天天看點

品牌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品牌,這個曾經被視為營銷與傳播小版塊的概念,如今正悄然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軸。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本文将深入探讨品牌的真義,并揭示它如何成為推動企業長遠發展的核心力量。
品牌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

我終于下定決心寫下這個題目了!這句話在心裡盤旋了數年,終于确定的把它告知出來。

【品牌,是企業各種經營管理活動的中心軸】,這,就是我真正了解的品牌真義。

它不是什麼營銷,也不是傳播PR,更不是什麼營銷創意符号口号廣告,那些都是過去式了。品牌屬于(或等于)廣告和創意的時代,可能要結束了。

有人可能又要出來杠了:你沒讀過市場營銷的書嗎?!品牌,隻是市場營銷闆塊下的一個小業務闆塊而已,甚至都沒法跟營銷并列,怎麼一下子還成了整個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中心了?!你到底懂不懂品牌?

品牌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

來,給我五分鐘,聽我講完。

一、“赢利”隻是企業經營的限制,而不是出發點

沒錯,過去的理論和常識裡,品牌隻是企業各方面工作中的一個技術性、創意性小版塊,它承擔着包裝和“吹牛”的職責,是企業的“喉舌”,在小一些的企業裡,它與營銷傻傻分不清楚,于是經常人員和工作一鍋燴處理。

在過去,我們經營一家企業,“赢利”當仁不讓的成為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軸心。企業的一切經營管理工作,都圍繞着“赢利”進行,是的,這裡沒有錯别字,就是“赢得利益”的“赢利”。大多數企業的管理、組織、經營,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緊緊圍繞着“赢”和“利”進行。“赢利”才是一家公司,尤其是中國初創型公司最大的頂層正确。在企業裡,不管說什麼,總之就是“能拿單的人最大”,“能赢的人最厲害”,“能賺錢的人最偉大”。

真的是這樣嗎?

為什麼反而企業越來越難賺錢?為什麼管理問題越來越麻煩?為什麼90後00後動不動就出來整頓職場?

翻遍所有的管理學教材,翻遍德魯克先生所有的書,我們唯一能找到的答案是:利潤不是企業和企業活動的出發點和目的,而是企業經營的一個限制性因素。赢利不是企業做企業決策的原因,而是驗收一個合格企業的名額。

也就是說,“赢利”隻是一個企業的底線,而不應該是出發點和終點。換句話說,一開始就抱着為了“赢”和“利”而出發的企業,注定走不久遠。

因為“赢利”根本不是應該驅動一個人,一個企業的真正動因。把這件事當作動因去經營企業的,往往抱着對這個世界“複仇”一樣的粗暴心态,這種心态下做管理,從一開頭,就全錯了。

我們來看看用“赢利”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軸和核心的症狀和表現形式:短期内,鐵軍聚首,士氣高昂,為了赢對手,為了賺金錢,效率是很高的。簡單高效,目的單純。但是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發現,組織開始出現問題,沒賺到錢有人等不了了嚷嚷着離職,賺到錢了有人覺得分的少人心渙散。有些經營的還不錯的企業,一旦混上市,管理者紛紛各自為戰,開啟人事鬥争,維護自己幫派的利益。在組織效率上,大家将目标定為“赢利”,一開始效率很高,但很快就進入人浮于事,方向不清,戰略不明的狀态。有的人考慮為長期發展舍眼前利益,有的人想的是眼前的錢不賺是傻瓜。往往CEO坐在中間缺少判斷依據,最終隻能居間調停,兩邊安撫了事。

用德魯克的話說:隻要員工把獲利當作企業的目的,他就會認為自己的利益和企業利益之間有基本的分歧,并且堅信是自己創造了利潤。

我說到這裡,當然不是在抨擊一個企業賺錢有罪。經營和利潤,是作為一個商業企業的底線,是一個限制性因素。也就是說,沒有好的經營和利潤,這個企業也就完蛋了。但是,及格線的事,就等于滿分嗎?一個優秀的高材生,是因為入學第一天“立志要及格”,才成為高材生的嗎?

當我們的企業從第一天,就把“立志及格”,成為企業的最高原則和出發點的時候。它的很多管理和經營動作就會圍繞着“想方設法”及格而展開。反正是及格,有的是辦法和手段。“抄襲一下”、“臨陣磨槍”、“能混就混”,這樣一來,這個企業所走的路基本上都是在“往下出溜”。

不管在戰術上如何勤奮,其最高志向将和最進階别的中心軸沒有,就隻能陷入低效的卷。

“做生意”和“做企業”的本質差別,其實就在這裡。

二、我所說的品牌到底是什麼?

品牌為什麼就能成為企業經營營運的中心主軸呢?我所說的品牌,到底指的是什麼?

品牌兩個字裡,其實包含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對企業核心的蒸餾和萃取。一件事是:對這個核心的應用和擴散。

兩件事都得做得好,才叫做了品牌。至于品牌有沒有做成?可以通過品牌的七個要素來驗證。七個要素的工作聽起來簡單,做起來要跟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方方面面都發生關系。是以,單靠傳統意義上的品牌總監之力去推動品牌的推導和建設工作,幾乎沒有可能。

一個公司真正的首席品牌官,應該是創始人或者CEO,至少是CEO。

比起其他管理經營工作,一個CEO最最該花時間的,就是搞清楚這個企業的“核心”,有了這個東西,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和判斷決策,才有了中軸線和主心骨。不然的話,如果每一項工作中,都有“有經驗的”專家參與,專家拿過去工作中的經驗和模式來推動事情索要資源的時候,CEO如何找到自己的立場?

有了中軸線和主心骨,CEO在每一塊工作中就了一個清晰的主張,從事這個崗位的人也會明顯自己的工作方向是什麼原則是什麼,繼而主要去發揮自己的技術和專業即可。同時管理者和CEO也不必事事追到骨頭縫裡,搞得做事的人被高管追細節逼瘋,甚至幹脆喪失主管能動性,變成被動的“打勞工”。

很多公司都用OKR這種目标導向的思路來督促全員目标對齊,我們要繼續想一件事,OKR的這個O(目标),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是這個O不是其他O呢?企業的最最上層,是想要往哪裡去?我們這家企業和其他同行企業個性的不同又是什麼?我們的氣質是什麼?什麼事是我們不會做的?什麼事是我們一定會做的?這夥人裡什麼人會得到這家公司的尊重和獎勵?什麼人一定不合适,會被清除出組織?這個企業的高層說的那些大家真的相信嗎?

我羅列的這些問題,絕不是危言聳聽,這些都是每一個員工,默默憋在心裡的真心話,是很多管理者選擇性忽視的内容。

如果一個企業,滿牆口号智語,管理者滿嘴戰略目标客戶導向,但是落到員工身上,大家都默默祈禱會議趕快結束,心裡想的是你說的鬼才信。落到組織上,依然是能拿單的員工當大爺,其他也在創造價值的員工圍着拿單員工轉,拿單員工圍着老闆的喜好轉。那麼,他們不管開多少會,說多少遍,這個企業,依然還沒有真正的品牌意識。

品牌,不是一項技術,甚至是工作。它更多的,是一種底層思維,是一種志向。

品牌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

三、品牌從古至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品牌當然不是第一天就是這樣的。最早的品牌,是個舶來品,英文叫Brand,詞源是古挪威語Brandr(燃燒的烙印)。那時候的品牌,就是個符号,一個賣貨的工具。隻要一個燃燒的烙印啪一下蓋在牛的屁股上,那就證明了這就是你的牛,它用來差別你的和别人的東西。你的東西就可以被人最早發現,賣出更好的價錢。

但是品牌随着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進化,後來的品牌,就變成了企業的一種資産,品牌是企業各項能力中的一項,我們有品牌,是以我們更值錢。我們有權力去營銷我們的品牌。

再後來,品牌發展成為一種感受,一種以人為本的體驗經濟,這時候,品牌瘋狂的代表“顧客”,顧客需求和客戶成功被瘋狂提及,

但是今天,品牌又來到了新的一個更完善的階段,進入了價值共建的周期裡。這時候的品牌,不是品牌方自己的,而是它和顧客共建出來的,關系和價值觀成為了品牌的關鍵詞,增長和信任成為了品牌管理的軸心。

本文由 @李倩說品牌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