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作者:白色島嶼

近日,一件涉及通遼開魯縣農民耕作權的事件再次引發熱議。根據事件的主人公——被稱為“張氏兄弟”的張文柱和張文林的身份曝光,原來4元承包5000多畝土地的他們,并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2002年,大型乳品企業蒙牛乳業決定将建立的奶牛飼養基地設在開魯縣。眼尖的張文林當機立斷,2003年同弟弟張文柱合作,以每畝4元的超低價格承包了30畝土地開始發展奶牛養殖。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憑借蒙牛提供的低息貸款支援,加上兩人多年管理經驗,他們的奶牛養殖生意迅速擴大。僅僅幾年時間,已經增加土地面積到五千二百三十多畝,規模縮小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場。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然而,張文林和張文柱的身份遠不簡單。資料顯示,張文林大學時期便被外企相中,從事管理工作多年;張文柱本身畢業于大學,原任職于電廠,表面上看似普通職工,實際卻有深厚的管理經驗。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更重要的是,張文柱自從投身牧牛業後,步入了開魯縣的政治舞台。他不僅成為通遼市政協委員,還在開魯縣常委會取得一席之地,身價已達數百萬。這樣一個在政商兩頭都優秀的人,為啥還願意以4元每畝的超低價格承包土地?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随後,張氏兄弟又以每畝700多元的高價轉租這些土地給當地農民種植玉米。這筆差價太大,引發了公衆的猜測和質疑。有人挑明,他們最初承包土地的目的并非牧場,而是進行更高利潤的牽頭經營。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而作為當事人的農民也表示,他們承包的土地并非張氏兄弟改良好的,反而是自己投入大量資金對荒地進行改良,才能種植玉米。這與張氏兄弟稱要建設牧場的初衷形成鮮明對比。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此事一出,輿論起初傾向支援農民。但随着張氏兄弟背景曝光,态度開始轉變。人們開始質疑,以他們的資源和能力,4元承包5000畝地确實不合情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低價承包行為,可能侵占了集體利益。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一時之間,猜疑的眼光又投向開魯縣政府。作為主管部門,他們允許張氏兄弟以極低價格承包如此廣闊的土地,又從未對其高價轉租行為進行監管,難免引起懷疑。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對此,開魯縣政府回應說,當年 條件是準許建設牧場,未預料到後來的土地用途改變。承認在監管上存在纰漏, 今後将加強監督,維護集體和農民利益。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整體來看,開魯“張氏兄弟”事件遠比表面看起來複雜。它牽涉政商勾結、集體利益保護等多方面問題,也揭示出基層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之處。這不但造成農民權益受損,也失去了公共資源應有的公平性。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事後分析表明,最佳的解決方案應該是:張氏兄弟追繳土地差價,補償農民投入;政府加強監督,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三方一起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走向更為公平更有保障的軌道。隻有這樣,才能給社會帶來公平和持續發展。

4元拿5000畝地的開魯“張氏兄弟”,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有情況!

經此教訓,相信各方都應該檢讨過去的不足,以更加高明的手段解決類似糾紛。社會治理也将邁向一個全面而公正的新起點。這對保護農民利益和促進農業發展都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