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平線的進階之路:軟硬全棧技術與規模量産的雙輪驅動

作者:蓋世汽車Gasgoo

在智能汽車的浪潮中,智駕技術正成為推動汽車行業變革的核心動力。一些前沿的技術公司憑借其創新能力和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逐漸在行業中嶄露頭角,成為引領潮流的重要力量。

地平線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4月24日,地平線舉辦“征程所向,向高而行”——2024智駕科技産品釋出會。立足于智能駕駛時代,地平線憑借對軟硬結合全棧技術理念的前瞻預判和深厚積累,重磅釋出新一代車載智能計算方案征程6系列以及Horizon SuperDrive™全場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地平線的進階之路:軟硬全棧技術與規模量産的雙輪驅動

圖源:地平線

征程6和SuperDrive高階智駕方案的出現,是地平線軟硬結合的全棧技術實力與規模量産的政策布局的階段性顯露,将進一步鞏固其智駕科技公司第一陣營的領先身位。

地平線的“新征程”

縱觀地平線征程家族計算方案的研發,其實有一條比較清晰的脈絡,與行業發展的趨勢深度契合。

征程2,聚焦智能駕駛輔助與主動安全;征程3,引領高速NOA與行泊一體規模化量産;征程5,領跑高階智駕域控計算方案市場;征程6,則是覆寫低到高階全場景智能駕駛量産需求,實作從單點式向系列化的關鍵躍遷。

征程6系列的出現,恰逢其時。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智能駕駛配置資料庫資料,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L2級别(含L2+、L2++) 标配量達370萬輛,市場滲透率超過51%。

在高階智駕迎來拐點之際,智駕市場實際上呈現出一種“混雜”發展的狀态:既有城市NOA技術的内卷競争,也有L3級别技術的蓄勢待發,同時,低級别的智駕功能也在持續的開拓市場。

這種多層次、多技術路線的并存狀态反映的是市場和使用者的多元化需求。

而對于車企,不僅要求計算方案能夠靈活适應不同環境,提供相應的感覺能力和決策支援,還需要具備開放易用的特性,能夠高效支援不同定位車型的各種智能駕駛應用的開發和部署。最重要的是在性能和成本效益之間取得平衡。

此次征程6系列共推出六個版本,包括征程6B、征程6L、征程6E、征程6M、征程6H、征程6P,從一體機到域控,從主動安全到全場景智駕,可全方位覆寫智能駕駛全階應用,面向不同智能駕駛場景進行了計算方案的靈活配置。

地平線的進階之路:軟硬全棧技術與規模量産的雙輪驅動

圖源:地平線

其中,征程6B主要面向低階智駕市場,緻力于打造業界最強成本效益主動安全一體機方案;面向中階智駕市場,地平線推出可支援城區成本效益方案的征程6M,以及可支援高速NOA的征程6E,并提供符合AEC-Q104車規标準的SiP模組和Matrix 6域控參考設計,以超高內建度實作更低的功耗和更優的系統成本。

面向高階智駕市場,地平線則推出了專為新一代全場景智能駕駛而生的征程6P,其擁有高內建度、高算力、高效率、高處理能力、高接入能力以及高安全等六大産品特性,單顆征程6旗艦即可支援感覺、規劃決策、控制等全棧計算任務,支援全場景NOA功能。

如果僅僅是種類多,并不足以稱為“系列化”,更為重要的是,征程6擁有統一的硬體架構、統一的工具鍊以及統一的軟體棧,具備同代一緻、代際相容、系統最優的特性,并依托平台化可拓展的計算架構,以及配套一緻、完整成熟的智能駕駛量産開發平台。

咱們一個個的看過來:

統一的架構意味着車企能夠更容易地進行系統內建和更新,助力降低開發成本和提高生産效率。

統一的工具鍊和軟體棧為開發者提供了穩定的開發環境,減少了軟體開發過程中的相容性問題,提高開發效率。

同代一緻與代際相容,則代表在同一代産品中,不同的車型可以共享相同的技術和資源,同時保證不同代際之間技術的平滑過渡。

平台化可拓展的計算架構設計允許客戶在未來根據需要擴充功能和服務,確定了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和技術更新的可能性。

配套一緻、完整成熟的開發平台則是提供了一個全面的開發環境,使得車企能夠在一個成熟的平台上進行高效的應用開發和部署。

智駕産品需求呈差異化發展,卷價值和卷價格的本質,來自效率的瓶頸,解題關鍵在于計算底座的重構。基于統一硬體架構、工具鍊以及軟體棧的計算方案是終極答案。

基于以上種種特性,征程6将支援其客戶快速開發和部署智能駕駛應用,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加快産品上市時間,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取得先機。

高階智駕樣闆間

目前,中國智能駕駛市場已經進入了以“規模化量産”為核心的下一個競争周期,對本土供應商來說,未來幾年将是L2級智駕産品規模化取勝,并搶跑L2+/L2++級高階智駕市場的關鍵期,比拼的将是快速的規模化量産與降本,以及在有限的成本下實作更好的功能體驗。

若說征程6系列對應的是如今市場各場景智能駕駛的量産需求,那麼在此種多元化需求之下,行業更需要考慮的緊要問題,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智駕體驗到底為何?以及該如何打造下一代更普适的高階智駕系統。

因為使用者需求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市場上的解決方案絕大多數還是不盡人意。特别在城市NOA内卷不止的當下,大多數車企的城市NOA仍處于起步階段,尚無法滿足使用者的智駕需求。

綜合來看,目前的絕大多數使用者并不需要真正地實作無人駕駛,安全舒适、便宜可靠、智能高效等體驗是核心訴求。

站在智能駕駛邁向全場景大規模普及的重要節點,地平線認為,智駕系統将經曆從可用、好用到愛用的三個發展階段。而當下量産的以城區NOA為代表的高階智駕系統尚未充分達到使用者眼中“可用”的标準。

地平線的進階之路:軟硬全棧技術與規模量産的雙輪驅動

圖源:地平線

此次地平線釋出會的另一大重頭戲——全場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SuperDrive,提供了一種打造“好用”智駕方案的新解法。

據介紹,SuperDrive聚焦拟人化體驗突破,憑借動态、靜态、OCC(Occupancy占用網絡)三網合一的端到端感覺架構,資料驅動的互動式博弈算法,SuperDrive在不同的道路環境下均能兼顧場景通過率、通行效率和行為拟人,也能從容應對擁堵彙流、路口互動-動态Driveline、禮讓騎行人、擁堵換道、城市環島通行等城區複雜場景。

2023年以來,“端到端”成為了自動駕駛界絕對的“行業頂流”,特斯拉最新版本的FSD Beta v12就将城市街道駕駛堆棧更新為端到端神經網絡這一技術路線。

目前,端到端自動駕駛技術目前存在的發展瓶頸仍然是傳統的三大問題——算法、算力和資料。其中算力平台需要支援更大規模的端到端的自動駕駛系統裡面的網絡;資料層面需要有海量的、非常多樣性的,能夠覆寫普通使用者生活場景中絕大部分 case 的資料;而算法方面則需要探索可解釋、可幹預性強的端到端自動駕駛系統。

基于動态、靜态、occupancy三網合一的感覺端到端架構,其遮擋準召率提升70%,動态代碼行數降低90%,網絡負載降低50%,有效解決目前行業感覺架構時延高、規則多、負載重的問題。

地平線的進階之路:軟硬全棧技術與規模量産的雙輪驅動

圖源:地平線

此外,地平線積累了基于蒙特卡洛樹搜尋的端到端深度學習算法,大幅提升智駕系統在複雜交通環境中的感覺和互動式博弈能力。在擁堵場景下變道成功率提升50%,路口通過率提升67%。

地平線的進階之路:軟硬全棧技術與規模量産的雙輪驅動

圖源:地平線

地平線對SuperDrive的期待是在頂級軟體算法技術的加持下,搭配征程6旗艦版打造出最佳的軟硬結合高階智駕系統,讓好用的城區NOA方案加速規模化量産落地。

而對于整個行業而言,SuperDrive緻力于提供高階智駕樣闆間,通過全棧技術能力的靈活開放,支援提高研發與傳遞效率,加速産業邁向高階智駕終局。

軟硬一體,全能玩家

釋出征程6和SuperDrive,地平線無疑所圖甚大。綜合來看,地平線想要作為智能駕駛賽道的一個底層賦能者,以軟硬結合的全棧技術,加速智駕行業的創新發展,核心是實作規模量産。

智駕發展幾經波折之後,行業已然明白,智能駕駛能力的進化必須依托大規模的量産,進而才能實作技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的有效驗證。

其實觀察征程6和SuperDrive的各種特征,以及地平線以往産品研釋出局,都有一個清晰的指向,也是規模量産。

對于高階智能駕駛領域而言,軟硬結合全棧技術的規模量産能力是決定企業競争成敗的關鍵因素。

大規模量産驗證,是促進軟硬協同,推動智駕能力進化的前提,而軟硬結合加上開放靈活的商業模式是規模量産的保證。

随着智駕技術的不斷進步,軟硬一體的趨勢将更加明顯。未來的競争不僅僅在于單一的軟體或硬體能力,而在于如何挖掘軟硬協同的全棧技術能力,建立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特别在軟體定義汽車時代,傳統的開發模式也在變化。主機廠和一些Tier 1,在需要協調硬體和軟體供應商解決相容難、融合難等諸多具體痛點的同時,還要在産品的全生命周期加強供應商管理,是以,行業更青睐具備軟硬體綜合能力的合作夥伴。

地平線一直被市場稱為“披着硬體外衣的軟體算法公司”,其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市場領先的乘用車進階輔助駕駛(ADAS)和高階自動駕駛(AD)解決方案供應商”。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表示:“地平線以終為始,前瞻布局了軟硬結合全棧技術,以軟體為牽引、硬體為驅動,打造出面向全場景、全生态的軟硬結合智能駕駛系統,并以極緻的開放打造極緻的效率,抵達智駕終局。”

地平線對于軟硬全棧技術的堅持是一以貫之的。

還是拿端到端來說,地平線早在2016年便提出了自動駕駛端到端的演進理念,并在在2022年提出自動駕駛感覺端到端算法Sparse4D。2023年,由地平線學者一作的業界首個公開發表的端到端自動駕駛大模型UniAD,獲得CVPR 2023最佳論文。

與此同時,在硬體技術上,地平線專為大參數Transformer而生的新一代智能計算架構BPU納什,能夠以高度的軟硬協同打造業界領先的計算效率,加速端到端和互動博弈算法的應用普及。

地平線的進階之路:軟硬全棧技術與規模量産的雙輪驅動

圖源:地平線

現今,端到端成為高階智駕算法技術競逐的焦點,地平線又一次趕上時代風口,也是基于多年前的前瞻布局。

地平線的軟硬體綜合能力,從其能夠提供的産品也能得到綜合展現。

地平線一直在強調自家的定位是Tier2,其既可以提供軟硬體産品解決方案,也可授權客戶使用地平線的算法、軟體及開發工具鍊。

當然,僅有技術産品還不夠,沒有與之比對的商業模式,還是無法獲得客戶的青睐。地平線給客戶提供的是具備高度開放性的不同合作方案。

SuperDrive以全棧的能力支撐合作夥伴量産傳遞,實際上是地平線始終堅持的商業理念的展現。

也正是因為多元軟硬具備的産品組合、靈活開放的商業模式,無論是車企還是Tier1,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合作夥伴,都可以在地平線提供的開發環境和多元産品組合中,找到合适的商業合作模式,讓地平線能夠得以構架起成熟的智駕生态,不斷拓展合作夥伴。

現今,地平線量産定點車型已達200+款,征程系列累計傳遞已超500萬片,連結超過30家車企以及200家上下遊夥伴,建構起成熟、高效和開放的商業生态體系,持續推動不同級别智駕系統的性能提升與成本優化。

新推出的征程6系列已擁有10家首批量産合作車企及品牌,包括上汽集團、大衆汽車集團、比亞迪、理想汽車、廣汽集團、深藍汽車、北汽集團、奇瑞汽車、星途汽車、岚圖汽車等,以及多家Tier1、軟硬體合作夥伴。

據悉,征程6系列将于2024年内開啟首個前裝量産車型傳遞,并預計于2025年實作超10款車型量産傳遞。同時,SuperDrive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與多家頂級Tier1和汽車品牌達成合作,将于第四季度推出标準版量産方案,并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實作首款量産合作車型傳遞,此次釋出會上,地平線已宣布和均聯智行、零束科技達成合作,打造量産級的SuperDrive域控制器方案。

規模量産,決定未來

地平線取得今日的成績,并不容易。如果不是成立之初的路線設計,以量産為導向,堅持軟硬結合,恐怕也不會有今日之果,也就不會有未來。

一個很直覺的問題,為什麼一經釋出,征程6就能取得市場青睐,甚至在征程6可能還處在PPT階段時,就已有許多廠商表示了合作意願?

可以肯定的說,征程6的出現,離不開前三代征程産品研發與500萬套出貨經驗積累。

地平線的進階之路:軟硬全棧技術與規模量産的雙輪驅動

圖源:地平線

将軟硬體結合的智駕系統從實驗室轉移到量産車型上,絕非易事。這不僅包括系統內建的能力,還包括對成本、可靠性和生産周期的管理。

對于智駕系統的發展,地平線也指出:“從可用、好用到愛用,是對軟硬結合系統能力的綜合考驗,不僅要求前瞻軟體算法的深厚積累與應用,也考驗軟體與硬體協同的量産效率。”

也正是這種經過市場驗證的積累,讓地平線取得客戶的長期信賴。

智駕市場上自我标榜“實力玩家”的企業有不少,擠出其中的水分,落到實處的又有幾家?最重要的衡量标尺還是客戶和使用者願不願意買單。

我們無法給地平線的未來做一個确切的判斷。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确定,規模化量産是檢驗技術領先性的核心标準,率先量産的企業,優勢更加明顯。

依托豐富的智能駕駛生态,地平線打通了“研發與應用”閉環。廣泛的車企和生态合作,為地平線帶來了海量智能駕駛場景,提供了大量有價值、前沿的、複雜的、接近使用者需求的高價值回報,反向推動了地平線的軟體研發能力。

也正因為這種閉環,地平線得以實作軟體與硬體的同頻進化和共同打磨,最終成為具備擁有頂級軟硬結合全棧技術能力的智駕科技企業。

技術研發與規模量産形成正向循環,量産規模持續擴大,地平線的領先身位也将保持穩固。

随着智能電動汽車發展的逐漸深入,産業鍊的合作模式發生改變,如何建構穩定的合作關系是一道難題,對供應商的穩定性和拓展性提出更高要求。出于對合作穩定性的需求,行業更傾向于具備長遠生存能力的企業。

基于地平線建構的護城河和技術領先的優勢,至少在短時間内,地平線應該不會出現太多的生存顧慮,這是地平線保持發展的保障。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釋出會最後為地平線站台,并表示:”比亞迪早在2021年3月就與地平線開啟了戰略合作,到今年,已有百萬輛汽車搭載了地平線的征程2、3、5系列,我們成為地平線最大的量産落地夥伴。今天,我宣布,比亞迪車型也将搭載征程6,我們将繼續與地平線強強聯合,深度合作,共同為消費者打造更安全、更可靠的智駕體驗,全力推動高階智駕普及和中國汽車智能化發展。”

地平線的進階之路:軟硬全棧技術與規模量産的雙輪驅動

圖源:地平線

高階智能駕駛之路剛剛走向轉折點,作為國内智駕科技的頭部供應商之一,地平線已取得通往決賽圈的門票。

地平線的“地平線”,可能比我們想到的還要遠得多。畢竟,地平線在智能汽車時代要做的,是PC時代的Intel+Windows、移動終端時代的ARM+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