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作者:陌聞史談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前言

古人心中堅信“事死如事生”,雖然生不帶來,但是死後是一定要帶去的,因為他們堅信陪伴自己下葬的東西會在自己死後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發揮作用。

是以這就導緻了古時候厚葬蔚然成風,平民百姓家都會盡可能在下葬的時候多帶點随葬品,更别說帝王皇陵了,随葬品絕對極盡奢華。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但是随葬品豐厚就會導緻招人惦記,不管是出于報複還是貪圖随葬品的價值,盜墓賊從古至今從來就沒少過,大部分皇陵也都已經被盜過。

但是大陸卻有這樣三座皇陵完整儲存到了今天,他們的主人都是中國曆史上響當當的大人物,但是盜墓賊卻放棄了盜掘,這是為什麼呢?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一、不敢挖的皇陵——秦始皇陵

秦始皇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不管是曆史地位還是政治成就都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稱号,而秦始皇為自己修建的陵寝就更是無比恢弘了。

公元前247年,這位千古一帝坐上了秦國王位,但是彼時的嬴政僅僅隻有13歲,盡管胸懷大志,但是因為不能親政,是以十分受人牽制。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牽制他的人正是他的母親趙太後和相國呂不韋的政治集團,他們仗着秦始皇年幼獨斷專權,甚至一度想要将嬴政從秦王王位上拉下來,篡奪王位。

但是這一切最終都被秦始皇看破并鏟除,于是時年22歲的秦始皇終于能夠親政,帶領秦國走向無與倫比的巅峰。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在這之後,秦始皇選賢舉能、任用人才,使秦國成為了六國之中首屈一指的強國,并逐漸吞并了六國,建立起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

身為始皇帝的嬴政對于自己的陵墓自然也非常重視,秦始皇陵其實從嬴政繼位秦皇之後就開始修建了,但是最開始的時候修建的隻是諸侯王規格的。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在成為皇帝之後,秦始皇自然對他的陵寝規模會感到不滿足,于是秦始皇陵的修建工程從秦始皇繼位開始,一直到秦始皇死後第二年才完成。

可想而知,這座修建時長長達幾十年的陵寝有多麼宏大,即使修建于中國封建王朝的開端,但是後來也很少有能超越秦始皇陵規模的帝王陵墓。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秦始皇陵這麼大的規模,距今也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曆史,自然不可能沒有人惦記過,從秦朝滅亡開始,後世大大小小有過無數次盜掘秦始皇陵的記載。

盡管這些記載中有很多都聲稱已經進過了秦始皇陵的墓室,但是事實上,經過現代科技的勘探發現秦始皇陵的主墓室部分仍舊完好。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至于有人好奇現代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還不發掘秦始皇陵?其實這一方面是因為秦始皇陵在上千年間已成為了中國的一個文化符号,不友善輕易改變。

另一方面是因為如今的科技對于保護秦陵仍舊不夠先進,這會使秦始皇陵整的文物一旦被發掘出來就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比如最著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其實是彩色的,但是因為出土之後沒有妥善保護,導緻色彩迅速消失,變成了人們現在看到的灰撲撲的塑像。

是以,至少在我們有生之年内,秦始皇陵的發掘一定是遙遙無期的。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二、不能挖的皇陵——黃帝陵

時間回到上古時代,這時候中華民族還沒有正式形成,甚至國家的概念都還沒有産生,在中原居住的人們隻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部落,接受首領統治。

但是天下分久必合這個概念即使在上古時代也是适用的,部落之間不統一就代表必然會有争端出現,于是黃帝就聯合起來炎帝的部擊敗了蚩尤。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在此之後,在黃帝的上司下,生活于中原的人類從古早時期的蠻荒時代進步到了文明時代,後世的華夏民族也從此逐漸形成。

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黃帝的功績,就将黃帝奉為了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進行供奉,并逐漸形成了傳統。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史記》中記載,黃帝去世之後被葬在了蟜山,人們為了紀念皇帝,于是就在此修建了黃帝陵和廟宇祭祀他,并且在春秋時代的秦靈公時期正式将祭祀黃帝陵作為了國家大事,後世因為認同自己炎黃子孫的身份,是以也沿用了下來。

但是即使在春秋時期,當時的人們距離皇帝的時代也過于久遠,是以黃帝陵的位置基本隻是在神話傳說中流傳下來的,真實性已經不可考。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是以後人們祭祀的黃帝陵基本上也隻是一個寄托了中華民族認同感的代表性場所,它更像是一個屬于中華民族的宗廟,而不是一個真實的陵墓。

再加上黃帝作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古往今來人們對他的認同感已經無可替代,認為他就是自己的祖宗,你會去挖自己的祖墳麼?當然沒人敢幹這缺德事。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三、挖不開的皇陵——乾陵

時間來到大唐,唐朝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相當兼收并蓄的一個朝代,就連帝王陵墓也如此不同凡響。

曆史上很多帝王陵不是還沒被勘探出來就是已經被盜了個幹淨,唐朝的皇陵們除了乾陵以外都已經遭受過了盜墓賊的毒手,可以說相當可惜。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但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共葬的乾陵就是其中非常特殊的一個,在千百年曆史中,有很多人觊觎乾陵中的珍寶,但是這些盜墓賊不說盜走什麼東西,他們連進都沒進過乾陵!

在唐朝末年的黃巢之亂中,黃巢曾經下令大肆挖掘李唐皇陵,但是唯獨乾陵完好無損,黃巢讓人挖了深度超過40米的溝,愣是沒找到一點進入乾陵的方法,最終隻能放棄了盜掘乾陵。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而在五代十國期間,唐朝的皇陵再次遭受了洗劫,這一次仍舊隻有乾陵完好無損。

如果說古時候挖不開乾陵是因為盜墓工具比較落後,而乾陵又是根據唐朝皇陵的規矩“依山而建”,比較堅固和隐蔽,純人力作業很難破開乾陵的防護層,那到了近代有了炸藥還打不開乾陵就相當神奇了。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民國期間,國民黨将領孫連仲借口保護乾陵,展開了一次猖狂的盜墓行動,他手下一個師的兵力在乾陵用炮彈使勁炸,但是還是打不開乾陵,這就相當神奇了,可見乾陵的防盜保護相當完善。

是以這座被挖無數次但是始終沒破防的乾陵最終還是被盜墓賊放棄了,新中國成立之後成為了文物保護機關,乾陵的安全性就更完善了。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

結語

古代帝王陵對于後世的意義相當重大,一個帝王陵中就有可能埋藏着極為珍貴的文化藝術珍寶,甚至還有可能為當代研究古時候的曆史提供珍貴的證據。

但是在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也不能随便挖掘古代墓葬,因為隻要一打開就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失,與其這樣,還不如讓他們靜靜地躺在地下,文物保護任重道遠啊。

葬在龍脈上的三個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