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譚政看到劉亞樓的名字排在自己前面,默然道:以後别再寫我名了

作者:百年曆史老号

在星光璀璨的革命将領中,劉亞樓的名字無疑是耀眼的,他的戰功和事迹廣為人知。然而,在衆多的英雄人物中,譚政這個名字可能并不那麼響亮,但如果你深入了解他的經曆,你會發現他的存在同樣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他的資曆還要超過劉亞樓。

在抗日戰争的烽火歲月中,譚政擔任了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這一重要職務。這個職位在八路軍中可是非常高的,僅次于主任王稼祥。當時,王稼祥由于身體原因,常常卧病在床,無法親自處理大量繁瑣的政務。于是,這份重任就落在了譚政的肩上。

譚政不僅肩負着處理政務的責任,還是八路軍的重要文書起草人。每當有重要的電文需要拟定,或是需要起草一些鼓舞士氣的文章時,譚政總是毫不猶豫地拿起筆來,奮筆疾書。他的文字既有力度,又不失細膩,深受毛澤東的贊賞。

譚政看到劉亞樓的名字排在自己前面,默然道:以後别再寫我名了

有一次,譚政寫了一篇文章,毛澤東閱後大為贊賞,他笑着說:“譚政者,談政也。”這句話不僅是對譚政工作的高度評價,更是對他才華的肯定。譚政不僅能夠處理政務,還能夠用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種全面的能力讓他在八路軍中獨樹一幟。

在革命聖地延安,毛澤東與譚政的友誼深厚,兩人常常聚在一起聊天,仿佛有說不完的話。毛澤東特别喜歡和譚政聊天,因為譚政不僅思想敏銳,見解獨到,而且能夠準确了解他的意圖和戰略。

譚政曾回憶說,在延安的日子裡,許多軍隊裡的重大決策都是在與毛澤東的輕松聊天中敲定的。比如,關于重新恢複政治委員制度這一關鍵決策,就是在一次晚飯後的閑聊中确定的。毛澤東詳細闡述了恢複這一制度的必要性,譚政則認真傾聽,并詳細記錄了毛澤東的講話要點。

此外,還有開展擁軍愛民工作和反對部隊軍閥主義作風等重大問題,也是在毛澤東與譚政的聊天中逐漸成形的。這些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都是由譚政負責起草和推進的。譚政憑借着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對軍事政治的深刻了解,将毛澤東的意圖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為革命軍隊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譚政看到劉亞樓的名字排在自己前面,默然道:以後别再寫我名了

是以說,相比之下,劉亞樓在資曆上确實要稍遜一籌。尤其是在紅軍時期,劉亞樓曾在紅一軍團擔任師長、師政委等職務,與譚政在職務上可以說是平分秋色。但劉亞樓并沒有參與秋收起義,也沒有擔任過毛澤東的秘書,是以在與毛澤東的接觸和交流上自然沒有譚政那麼頻繁和深入。

而在抗日戰争那段風雨飄搖的日子裡,兩位傑出的将領譚政和劉亞樓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譚政在國内的抗戰工作中大放異彩,他憑借着敏銳的政治嗅覺和卓越的上司才能,在黨内和軍隊中赢得了廣泛的贊譽。他不僅在戰場上英勇善戰,更在政治工作方面有着獨到的見解和方法,成為了抗日根據地的一面旗幟。

而劉亞樓雖然也是一位傑出的将領,但他在抗戰時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蘇聯度過。在蘇聯的學習期間,他深入研究了軍事理論和戰略戰術,為後來的軍事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由于缺席了抗戰的大部分時段,他在國内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相對較低。

在黨内地位上,譚政更是占據了顯著的優勢。在中共七大上,他光榮地被選舉為候補委員,這是對他多年來在黨内和抗戰中卓越表現的肯定。而劉亞樓在這一方面則稍顯遜色,雖然他也在黨内擔任了一定的職務,但與譚政相比,他的黨内地位顯然要遜色一些。

譚政看到劉亞樓的名字排在自己前面,默然道:以後别再寫我名了

而劉亞樓星光閃耀,還是在四平戰役結束後。那時的東北的局勢變得異常緊張。原本氣勢如虹的東北民主聯軍,在這次戰役中不幸落敗,形勢急轉直下。為了儲存實力,部隊決定暫時撤離,退往吉林舒蘭進行休整。

當晚,月光如水,灑在營地的每一個角落。參謀處處長李作鵬與蘇靜、何敬之等幾位戰友圍坐在一起,點燃了篝火,準備借酒消愁。他們邊烤着火,邊痛飲着烈酒,仿佛在酒精的麻醉下,可以暫時忘卻戰場的血腥與殘酷。

然而,就在他們酒酣耳熱之際,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甯靜的夜晚。林總,那位以嚴厲著稱的指揮官,黑着臉闖進了他們的圈子。他瞪大了眼睛,掃視了一圈正在飲酒的衆人,然後猛地伸出手,一把掀翻了桌子,酒水四濺,火光搖曳。

“現在是什麼時候,你們還在這裡醉生夢死!”林總大聲怒斥道。李作鵬等人被吓得臉色蒼白,不敢吱聲。此次事件之後,李作鵬被調離總部,前往1縱擔任副司令兼參謀長。這意味着總部的參謀長一職空缺了出來,需要有人來接任。

就在這時,羅榮桓站了出來。他深知林總對于參謀長的要求極高,必須是一位既有戰略眼光又具備卓越指揮能力的人才。于是,他适時地向林總推薦了劉亞樓。就這樣,劉亞樓一躍成為了後來東野的103,成為了天下聞名的名将。

譚政看到劉亞樓的名字排在自己前面,默然道:以後别再寫我名了

1948年初的春天,東野司令部迎來了一次重要的變革。那時,司令部裡的氛圍嚴肅而緊張,每個人都深知即将到來的戰鬥有多麼重要。為了更加高效、準确地傳達指令,司令部決定摒棄傳統的名字稱呼,采用數字代号制。這樣一來,即使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也能迅速、準确地傳達指令。

林總,這位在司令部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核心人物,被賦予了101的代号。這個數字不僅是對他地位的認可,更是對他多年來為革命事業付出的肯定。每當有人提及“101”,大家都知道那是對林總的尊稱,是司令部中的靈魂人物。

緊随林總之後的是羅榮桓,他得到了102的代号。接下來是劉亞樓,他被賦予了103的代号。而譚政,作為司令部中的智囊團,被賦予了104的代号。

但數字代号的大小,并不代表他們在東野司令部的真實地位。以呂正操和周保中為例,他們雖然沒有數字代号,但他們的職務卻是東野的副司令員,地位明顯高于劉亞樓。是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根據數字代号來判斷這些将領的排名。

如果結合軍内職務以及黨内職務來看,譚政仍然應該排在第三位。雖然他并沒有劉亞樓那麼高的知名度,但他在軍内所立的功勞卻是有目共睹的。譚政不僅在戰場上英勇善戰,而且在黨内也有很高的地位,他的貢獻和付出都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

然而,盡管譚政在軍内排名比劉亞樓高,但他的存在感卻不如劉亞樓。這并非是因為他的能力和貢獻不如劉亞樓,而是與他的性格有關。譚政是一個儒雅、敦厚、謙讓的人,他總是把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大局考慮,常常願意放棄個人的榮譽和地位。這樣的性格讓他在軍中赢得了廣泛的尊重和贊譽,但也讓他在存在感上稍遜于劉亞樓。

譚政看到劉亞樓的名字排在自己前面,默然道:以後别再寫我名了

電文署名這個問題,原本是個小細節,卻牽扯出了譚政和劉亞樓之間的一段佳話。那時候,電文的署名順序是“林羅譚劉”,按照職務高低來的。可劉亞樓這個人性格直率,行事果斷,他可不管那麼多規矩。每次起草電報,通常都要經過參謀長的手,于是劉亞樓就随手把署名改成了“林羅劉譚”。

譚政聽說這事兒後,倒也沒有生氣,隻是淡淡地說了句:“以後電報就不要署我的名字了吧。”他這一說,反而讓劉亞樓有些不好意思了。從那以後,電報的署名就變成了“林羅劉”,譚政的名字就這樣消失了。

有人為譚政抱不平,覺得這樣做不公平:“政治部主任放在參謀長之後說得通,但也不能不署名吧!”可譚政聽了隻是笑笑,說:“你們知道将相和的故事嗎?”他這麼一提,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譚政就是這樣一個不争不搶、顧全大局的人。

時間過得很快,到了1949年,東野改編為第四野戰軍,譚政被任命為政治部主任兼副政委,而劉亞樓則由參謀長改任14兵團司令員。從這時候開始,譚政在軍内的職位就已經超過了劉亞樓。可盡管如此,兩人之間的關系依然融洽,就像當初在電文署名問題上所展現的那樣。

譚政看到劉亞樓的名字排在自己前面,默然道:以後别再寫我名了

譚政這個人,敦厚儒雅,待人寬厚。他不像有些人那樣斤斤計較,而是總是以大局為重。在軍内,他的口碑極好,無論是上級還是下級,都對他敬重有加。他的這種性格和品質,也讓他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在1955年的大授銜儀式上,譚政被授予大将軍銜,他的排名在大将中位列第五,僅次于粟裕、徐海東、黃克誠和陳赓這四位傑出的将領。而劉亞樓,盡管也是一位功勳卓著的将領,但在這次授銜中,他卻被授予了上将銜,比譚政低了一級。

授銜儀式結束後,譚政被任命為總政治部主任,而劉亞樓則出任空軍司令。這兩位将領在新中國的建設中,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同兩根擎天柱,為新中國的發展撐起了一片廣闊的天空。

在電報中提到的“林羅劉譚”排名,實際上并不能反映出他們在職務上的高低,也不能證明劉亞樓在東野的地位比譚政更高,或者他的功勞超過了譚政。這個排名更多的是一種象征,展現了他們在軍隊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譚政看到劉亞樓的名字排在自己前面,默然道:以後别再寫我名了

譚政和劉亞樓,這兩位功勳将領,雖然都在新中國的發展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他們的性格和才華卻有着泾渭分明的差異。譚政以他的深思熟慮和穩健著稱,而劉亞樓則以其果斷和勇敢聞名。他們在不同的領域都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總的來說,譚政和劉亞樓都是新中國曆史上的傑出人物,他們的貢獻和成就值得我們銘記和敬仰。盡管他們在職務和排名上有所差異,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相反,這些差異更加凸顯了他們的個性和才華,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這些功勳将領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