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作者:長江雲新聞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複長江生态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探索出一條生态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長江是萬古綿延的生命之河,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牽挂的中華民族母親河。

湖北省地處“長江之腰”, 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和三峽壩區所在地,既肩負着確定“一庫淨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的重要使命,也承擔着挺起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脊梁的光榮責任。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在長江岸邊實地察看,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問診、定向領航。

6年來,肩負重任的荊楚大地牢記囑托,以流域綜合治理為抓手,深刻作答推進長江大保護、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這道時代必答題,一幅人水和諧的長江畫卷正徐徐展開。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01

推進高水準保護

流域治理繪就新畫卷

長江經濟帶建設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是說不要大的發展,而是首先立個規矩,把長江生态修複放在首位,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不能搞破壞性開發。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宜昌市興發集團考察時強調。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宜昌興發集團新材料産業園2016年vs2023年衛星對比圖

站在宜昌猇亭區長江沿岸,放眼望去,一江碧水綠兩岸,近旁約1公裡長的沿江景觀帶,已融入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産業園。産業園裡,江邊一塊銅鑄的圓形地标上,“2018.4.24”幾個意義非凡的數字,記錄着一場重大轉型的開始。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宜昌興發集團新材料産業園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的首站就是興發集團新材料産業園,在這裡對長江大保護立了規矩。

“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用清澈的數字交出高分答卷。”宜昌興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李少平說。

6年來,興發集團産業結構不斷邁向綠色化、精細化、高端化;新開發出來的黑磷産品每克賣到了5000元,是黃金的十倍。2023年實作銷售收入605億元、利潤13.58億元,分别是五年前的1.59倍、1.78倍。

如今,宜昌北岸沿線的化工企業已然消失,再次臨江而望,江南岸,新質生産力熱潮湧動,湖北最大規模算力叢集正在崛起。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國家先進計算産業創新(宜昌)中心“矽立方”

興發集團的“綠色轉型”正是湖北堅持對生态環境高水準保護的一個縮影。 眼下,湖北正以流域綜合治理為綱,積極推進長江大保護。

2023年以來,湖北全面實施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堅決守住生态安全底線。其中,推進十堰茅塔河、恩施帶水河等5個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十堰市堅持保護和發展并重,實施治水“十大攻堅”行動,27個國控斷面100%達标,小流域綜合治理起勢見效,并入選全國碳達峰試點城市、建立國家生态産品價值實作機制試點城市。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十堰市茅塔河水域

從江漢平原到茫茫林海,從大别山到武陵山,省市縣統籌、上下一體推進流域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已經形成。

02

着眼高品質發展

科技賦能向新而行

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作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産業發展主導權。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烽火科技集團考察時強調。

一枚僅硬币大小的晶片如“火眼金睛”,能探測更遠更精。更讓人驚喜的是,它的成本可降至傳統短波紅外成像技術的1%!

湖北光谷實驗室日前傳來好消息,其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系列膠體量子點成像晶片實作短波紅外成像,目前已完成中試,性能優越,成本極低,有望颠覆傳統市場。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系列膠體量子點成像晶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湖北在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中向新而行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光谷,對科技創新工作作出重要訓示。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他在光谷指出:“我們是一個大國,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光谷時指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國家需要你們在這方面加快步伐”。

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來到光谷考察,他指出:“要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中國光谷

湖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要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2023年,湖北新增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數量全國第1、技術合同成交額全國第3、國家級孵化器總數全國第5,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長江存儲閃存晶片、衷華植入式腦機接口、銳科超高功率光纖雷射器等技術世界領先。

一項項全球領跑并跑的創新成果,一個個強勁跳動的資料,奮進中的湖北,正向“新”而行。

03

促進高效能治理

為居民幸福感“加碼”

共産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政黨,為民的事沒有小事,要把群衆大大小小的事辦好。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市青山區勞工村街青和居社群考察時強調。

4月25日,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中午10點40分,武漢市青和居社群85歲的江世學大爺在家裡領到了志願者送上門的一份熱氣騰騰的午餐,裡面有莴苣燒肉,芹菜幹子肉絲,紅燒魚塊,番茄炒雞蛋,一份米飯和一碗湯。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武漢青和居社群志願者上門送餐

“香,社群食堂的飯菜很适合我們老年人的口味,葷素自由選擇,味道也好吃,分量還大!”說起社群每日按時按點送上門的飯菜,江大爺連連稱贊。

一張食堂餐票,一份老有所依的關懷。給社群老人上門送飯,是武漢青和居社群延續了多年的傳統。2017年,社群食堂的“小餐票”應運而生,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和居考察時,這張放在桌上的小餐票引起了總書記的興趣。在得知65歲以上老人隻需6塊錢就能吃到兩葷兩素的愛心餐時,總書記動情地說這是辦了件大好事。

武漢愛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幹事汪洋當時沒有想到,這樣一件小事竟獲得總書記這樣大的肯定,現在回憶起依然是激動不已。如今,好味道食堂開在了武漢市青山區全部12個街道,居民年齡要求從65歲擴充到了60歲,老人吃飯這件小事,被社群當成了頭等大事來辦。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青和居社群好味道食堂

小餐票,大民生。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人民”是貫穿始終的高頻詞。

2022年6月,湖北發出号召,動員黨員幹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倡導用“共同締造”的價值觀與方法論去辦實事、解難題。老舊小區裝上電梯了,房前屋後整潔美觀了,道路橋梁變得寬敞暢行了,破舊的菜市場整治一新了。

近兩年時間,湖北各級黨員幹部累計下基層超過240萬人次,累計收集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群衆關心的問題48萬多個、解決43萬個,制定出台農村寄遞物流、老年人助餐服務、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政策性檔案15個。“共同締造”成為荊楚大地最富生機、最有活力的基層實踐。

04

創造高品質生活

山水人城新意盎然

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鬥。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宜昌市許家沖村考察時強調。

“壩頭庫首第一村,三峽茶谷東大門,黨員公約是根本,明示黨員亮身份……”在宜昌市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沖村黨支部書記謝蓉的歌聲裡,既有對家鄉許家沖村的驕傲,也有對黨員身份的責任。這首用漁鼓調填詞的《黨員公約》,正是那首習近平總書記曾點贊的峽江小調。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宜昌市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沖村

2018年4月24日,許家沖村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了解村裡的變遷和發展特色産業等情況。他強調,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鬥。

六年來,許家沖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黨員幹部群衆不等不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電商、旅遊、民宿等産業蓬勃發展。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許家沖村“三峽·艾”手繡基地裡,峽江繡娘們忙着趕制牽花繡工藝品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下,這幾年我們的産業也越做越好了!”談起變化,謝蓉喜上眉梢:“這幾年,村裡擴大了手繡基地的生産規模和線上銷售管道,開起了第一家民宿,帶領村民吃上了生态旅遊飯,在我們團隊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參與村莊建設,大家都對村子的發展充滿了期待。”她自己,也于去年當選為許家沖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

跟着總書記看中國|荊楚足迹 新動長江

▲許家沖村老年活動中心

好事接連而來。謝蓉介紹,去年,許家沖村建起了老年活動中心,辦起了幸福食堂,為8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的就餐服務,讓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養。還建立了籃球場、共享洗烘房,辦起了第一屆鄉村春晚……大家都覺得更有幹勁和沖勁了!

在湖北,越來越多臨江的鄉村紛紛利用生态優勢、鄰江優勢等,打造炙手可熱的鄉村旅遊景點。枝江市仙女鎮向巷村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昔日的荒山湖塘如今已化作豐收的橘園;巴東縣馬鬃山村三面環水,村東側一條長江支流小溪河,交通便利,物産豐富,被譽為“長江入鄂第一村”。

一大批農旅融合發展示範點接連湧現,許多農民吃上了“生态旅遊飯”,農村人氣逐漸旺盛,村民日子越發紅火。

長江奔流不息,發展永不止步。奮進新時代,湖北正揚帆啟航,以強烈的使命擔當續寫新時代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出品人:王彬

總監制:岑卓

監制:洪燕

編審:梁延 康耀方 林如峰

統籌:羅峰

記者:鄒敏

美編:石璐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