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作者:華商美食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上世紀50年代,香港的大街小巷風靡起了一陣武俠小說的追看熱潮。

彼時,市民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多半和武俠小說有關,中學生更是武俠小說的主力讀者,零花錢都要節省出來買報租書。甚至有與報刊社員工熟稔的金庸迷還要專程去報社的排字房,即使文字是倒排的,也要先睹為快。

這波熱潮後來襲卷了整個中國,甚至遍及世界。而出生于浙江海甯的金庸也許從未想到,自己會遠赴香港,憑一己之力,掀起這陣武俠熱。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1946年,上海《大公報》決定公開招聘三名翻譯,招聘廣告一出,應征者高達109人,這其中就有金庸。《大公報》拟擇10人優秀者參加筆試,當日試題是:電報一份,社論一篇,譯成中文。金庸僅用65分鐘就第一個交卷,随後立即進行口試。由于金庸筆試、口試成績優秀,不久被《大公報》錄取,并列為錄取者榜首。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青年時期的金庸

1948年《大公報》香港版複刊。由于缺人手,急需一名翻譯,上海《大公報》遂委派一位李姓翻譯前往,但當時這位李姓翻譯剛剛新婚,報館征得金庸意見後,暫派金庸前往香港分社工作。

沒想到,這一去就是七十多年,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1948年,24歲的金庸隻身遠赴香港。從上海起飛後,才發現自己身上沒有一分港币。幸而鄰座同行的香港《國民日報》的社長潘公弼借了他10塊港币,到香港後他才能搭船過海和乘坐計程車。剛到香港的金庸一句廣東話也不會講,坐上白牌車,說去餐館,司機卻載了他去差館(警署)。

起初,金庸是并不喜歡香港的,剛到香港時他曾說:“有點到了鄉下地方的感覺。”但很快就有了改觀:“不過一般香港人坦誠直爽、重視信心、說話可靠,我很快就喜歡了他們。”

金庸的大半個人生都在這裡度過,結婚、生兒育女、撰寫小說、創辦報紙,與香港結下了不解之緣。

後來,金庸也不禁感歎命運的神奇,他說:“就差這麼一點,可能就來不了香港,人生的命運可能就會完全不同。”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是金庸在香港的第一站。這裡是《大公報》曾在香港的分社地。

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的金庸化身最強“打勞工”,開啟了在香港的報人生涯。他不但擔任了編輯,還兼任了翻譯和記者,時常在報上發表有關外交和國際法方面的文章。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大公報》籃球隊人員合影

1952年,他轉到剛創辦不久的《新晚報》任編副刊。在《新晚報》,金庸開始以“姚馥蘭”(英文“your friend”的諧音)撰寫專欄“馥蘭影話”,此外他還以“林歡”的筆名撰寫影評,發表在《新晚報》“下午茶座”的欄目裡。

也是在《新晚報》,金庸認識了主編羅孚和陳文統。以此,他的人生開始了颠覆性的轉折。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金庸在和梁羽生下棋

香港自1842年開埠以來,其治安至20世紀中才有改善的迹象,是以民間一直有習武尚武的風氣。1953年,香港的太極拳掌門吳公儀與白鶴拳師父陳克夫大師打擂比武,成為民間重要的文化事件。

《新晚報》主編羅孚獲得啟發,決定開設《三劍樓随筆》專欄,約請能編能寫的陳文統、金庸出陣。陳文統以筆名梁羽生寫下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而金庸則以筆名金庸創作了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一炮打響,《新晚報》一時間銷量倍增,梁羽生、金庸亦是以聲名大噪,由此形成了以香港左翼為基準的民間政治文學的開端。金庸與古龍、梁羽生也被并稱為“武俠小說界的泰山北鬥”。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用當下流行的“卷王”一詞形容金庸一點不為過。從《書劍恩仇錄》開始,金庸全年無休,在《碧血劍》完結的第二天,《射雕英雄傳》已經在報上連載了,同樣《射雕》還未完結,新作《雪山飛狐》就已登上《新晚報》。17年連載了15部小說,部部火爆,讀者遍及全球,成為了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作家。

1958年,香港第一家專拍武俠片的電影公司将還在香港商報連載的《射雕英雄傳》搬上了大熒幕。這是金庸作品第一次被改編成為影視劇。

自此,香港共誕生了五十部左右的金庸電影,時間跨度也将近四十年。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1960年,金庸探班《神鵰俠侶》劇組 與謝賢、南紅、梁素琴合照

“金庸熱”的背後不僅僅是群眾對武俠小說的情有獨鐘,更是對中華文化深厚感情的展現。他在作品中張揚了人性的善良和美好,也不遺餘力地批判了傳統束縛下的理性對人性的壓抑,贊頌了解放之後的個性和情感。

我們大多更熟悉他作為小說家“金庸”的身份。但實際上,金庸自己說,辦報才是真正拼了性命來辦的,寫小說卻隻是玩玩。

1959年5月20日,35歲的金庸與中學同學沈寶新合資創辦的《明報》在香港登場。作為明報集團創始人、香港報業大亨“查良镛”的身份,也是他一生功業的重點。後來,他又創辦《明報月刊》、《明報周刊》和《明報晚報》,在新加坡創辦《東南亞周刊》和《新明日報》。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1989年金庸在明報辦公室

《明報》創刊号

“一手寫小說,一手寫評論”,金庸靠一支筆撐起《明報》大業,後無來者。

在政治領域,金庸同樣表現卓越,他曾擔任香港特别行政區重要的委員會委員,并為香港的政治發展作出貢獻。他曆任了香港特别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等多項要職。

2000年,金庸被授予“大紫荊勳章”,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别行政區授勳及嘉獎制度下的最高榮譽。

之是以能得到香港的最高榮譽,不僅是因為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更是由于他在社會、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貢獻和影響力。多面身份的背後,更是他無盡的智慧和深沉的責任感。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今天的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這裡,古老的中國傳統與現代西方文明交相輝映,孕育出了獨一無二的文化氛圍。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而20世紀50年代的香港,其在地理、人口、文化上的變遷所造就的獨特性,則催生了金庸先生作品的出現與風行,迸發出延續至今的閃爍光芒。

“千古文人俠客夢。”金庸先生建構的武俠江湖,是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是肝膽相照與情真意切的英雄豪傑,是“舍生取義”的終極義利觀……

而究其背後,則承載着人們對于正義、勇氣、忠誠等美好品質的向往和追求,根植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今天,我們讀金庸依然可以從其中汲取力量,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為紀念金庸先生誕辰100周年,香港再掀金庸熱潮。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香港文化博物館常設金庸館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香港文化博物館專題展覽 「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

本月28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内将開展「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紀念金庸百年誕辰論壇,華山論劍西鳳酒将作為獨家贊助商參與這一盛會,與衆“金庸迷”共聚一堂,在這個金庸先生曾日日生活的地方,一起緻敬緬懷、共議江湖。

本周日,我們在香港不見不散。

七十載香港情深,他的傳奇故事比小說還要精彩!

來源:華山論劍西鳳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