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層“凡”星,她是患者跨區慕名來尋的基層醫者

作者:上觀新聞

近日,五裡橋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收到了一封來自患者的感謝信。信中,患者對中醫康複科的餘倩雲醫生表達了高度的贊揚,餘醫生不僅醫術了得,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準确的判斷,辯證地開出良方;更是殚精竭慮,每天連續工作數小時,為一個接一個的患者排憂解難。

基層“凡”星,她是患者跨區慕名來尋的基層醫者

餘倩雲,五裡橋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全科主治醫師,中共黨員,碩士畢業于上海中醫藥大學。她是國家名老中醫詹紅生工作室成員、中醫藥促進會骨傷分會手法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盆底功能障礙中級康複治療師,是詹紅生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基層站項目負責人,上海市社群中醫特色優勢頸椎病專病建設項目負責人,曾獲得黃浦區十佳家庭醫生、2023年度黃浦區優秀醫務工作者等榮譽稱号。

基層“凡”星,她是患者跨區慕名來尋的基層醫者

師出名門,技藝精湛

餘倩雲醫生師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石氏傷科傳承人詹紅生教授,深得其石氏傷科精髓,更有幸跟師陸氏針灸嫡系傳承人陸李還教授,雙師學藝,針傷結合,博采衆長,進而在中醫領域獲得了更為全面和深入的學術造詣。

基層“凡”星,她是患者跨區慕名來尋的基層醫者
基層“凡”星,她是患者跨區慕名來尋的基層醫者

有一天,患者朱阿姨捂着疼痛的臉,汗如雨下地跑到中醫科尋求治療,當天正好是餘醫生接診。她自認為是牙疼,但是伴随有臉部其他症狀,餘醫生通過查體問診發現她不是一般的牙疼,而是疼死人不要命的三叉神經痛。餘醫生當即就給出方案——針灸手法治療,在她的三次診治之下,朱阿姨的病徹底治愈,随即立馬要求簽約餘醫生作為她的家庭醫生,并從此成為了餘醫生的鐵杆“餘粉”。但凡有個頭疼腦熱的問題,她都會第一時間來問餘醫生,餘醫生也會不厭其煩地解答,朱阿姨說,“有她在,我就放心了”。

基層“凡”星,她是患者跨區慕名來尋的基層醫者

患者口碑,聲名遠播

“餘醫生,我來啦,今天帶着一大家子來了,姐姐、姐夫、妹妹、妹妹同僚一塊從普陀、浦東趕過來了。”

“餘醫生,我現在都不敢住回浦東,住在女兒家才能友善來你這治療。”

“餘醫生,等我下次回國了我要繼續找你看病。”

“請問哪位是餘醫生,我是朋友介紹慕名而來的,我就要找她。”

……

餘倩雲醫生的醫術和關懷,如同春風化雨,悄然在患者心中生根發芽。小區的花園裡總能聽到爺叔阿姨們時不時讨論她的名字,成為了患者之間傳遞的口碑;經常會有患者跑進診室要求找餘醫生,說某某某介紹的找餘醫生看看,她總能給你想辦法。

患者鄭阿姨和夫妻飽受腰椎疼痛和帶狀疱疹折磨,在大醫院看病的閑暇之餘,他們通過與其他患者交談,得知了五裡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有個餘醫生擅長看此類疾病。于是,她和夫妻驅車50公裡趕到市中心找到餘醫生,餘醫生耐心地詢問病情,開具治療處方,夫妻二人一周三次往返治療,在餘醫生的精心整治下,折磨一個多月的帶狀疱疹痛居然消失了,丈夫的腰痛症狀也得到極大的改善,還特意做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

餘醫生門診上有來自寶山、松江、青浦的患者,還有從蘇州坐高鐵過來就診的,聽說最遠的口碑傳到了澳洲。幾位華人圈的朋友每年回國度假時,都會特意前來找餘醫生進行診治,然後再傳回澳洲。他們對餘醫生的信任,超越了地理的界限,成為了一種跨越千裡的追随。

基層“凡”星,她是患者跨區慕名來尋的基層醫者
基層“凡”星,她是患者跨區慕名來尋的基層醫者

餘醫生共收獲了十多面錦旗,以及數不清的感謝信。這些錦旗,每一面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一段餘醫生與患者共同戰勝疾病的曆程。它們見證了餘醫生的醫術如何為患者帶來健康,她的溫暖如何為患者帶來安慰。這些錦旗,是患者對餘醫生深深的敬意和感激,是她醫療生涯中寶貴的财富。

持續學習,提升自我

餘倩雲醫生作為一位緻力于成為複合型基層中醫人才的醫生,她的學習之路和專業成長展現了她對醫學深度和廣度的不懈追求。她堅持每周跟師曙光醫院的骨傷科主任詹紅生教授,周末又進香山跟師陸氏針灸傳承人陸李還老師,并主持、參與了多項市級和區級課題研究,緻力于中醫學科的傳承創新與發展。餘醫生還經常進樓宇,利用功能社群進行中醫講堂、義診等,将中醫智慧普及給社群居民和白領,提高了他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基層“凡”星,她是患者跨區慕名來尋的基層醫者
基層“凡”星,她是患者跨區慕名來尋的基層醫者

餘倩雲醫生以堅定的醫學信念和樸實的醫者仁心,赢得了患者深厚的信任與尊敬。她用心治病、真誠待人,與患者共同譜寫了醫患情深的和諧樂章,成為了社群居民心中最信賴的健康守護者,以專業和仁愛诠釋了醫者仁心的真正含義。","origin":"五裡橋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