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考生,困在二本線

作者:南方周末
藝考生,困在二本線

2024年1月21日,北京一家藝考教育訓練機構在對藝術生進行藝考專業教育訓練。(人民視覺/圖)

“藝考是捷徑”,這是一些人多年來形成的刻闆印象,但“捷徑”正在漸漸變成一座“獨木橋”。

2024年是藝考改革全面落地的第一年,其最大變化是文化課分數線的提升。校考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提升至二本線,而院校統考中文化課的成績占比也提高到50%。

這樣的變化讓一些藝考生措手不及。與二本線相差的幾十分,使很多人與目标院校的距離由近在咫尺變成遙不可及。

分數線一下子提高一百多分

王昊真最近很焦灼。出生于2005年的他是浙江台州的一名美術複讀生,在機構學畫畫時遇到央美畢業的老師,受其影響,便下定決心走藝考道路。

他比大多數考生幸運。目前已經拿到了中國美術學院的校考合格證,位次500多名,在國美的招生名額範圍内,隻要文化分達到浙江省二本線488分就能被錄取。這種在文化分過最低控制線後,按專業排名錄取的模式,被藝考界簡稱為“文過專排”。

大多數藝術類院校的錄取,都依據考生參加全國聯考的文化課成績,再結合省内教育考試院組織的專業課統考成績。但少數專業特色鮮明、人才培養品質較高的院校會在統考基礎上組織校考。每所學校校考的内容和難度不盡相同,錄取标準比較靈活,時間一般從1月持續到3月中旬,在專業課統考之後。報校考的前提則是統考成績合格。

令王昊真無比困擾的恰恰是文化分。2023年,浙江省美術專業文化課的分數線是366分,為二本線的75%,相比之下,2024年的分數線一下子提高了100多分。王昊真的文化課成績目前能考到420分,努努力可以到450分,但和二本線仍有距離。根據“文過專排”的錄取原則,中國美術學院的合格證對他來說,可能已經成為一張廢紙。

二本線成了衆多藝考生們升學路上的攔路虎。根據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布的資訊,該省2023年美術類專業統考過線考生為51743人。五萬多考生中有32792人可達到332分(二本線的75%),但僅有3027人可以達到該省二本線443分。

王昊真的室友在2023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文化課總分為372。其實,王昊真2023年拿到了天津美術學院的複試合格證,專業排名還在前200,原本十拿九穩,但他的目标是中國美術學院,便放棄了前者。但遺憾的是,他沒有通過國美的複試,便選擇複讀。

對于王昊真而言,如今還殘存一絲渺茫的希望。他今年又取得天津美術學院的校考合格證,排名在前10%,有破格錄取的機會,即文化分可以降至二本線的85%,約為415分。

但破格的前提是學校招不滿,也就是校考合格的考生中通過二本線的人數低于學校的招生數,而學校一般會按照招生人數的四倍發放合格證,是以,這唯一的指望也很渺茫。

在王昊真複讀的班上,有二十多位同學,文化課普遍集中在400至450分。得知校考院校錄取的前提是文化分不低于二本線後,有人主動放棄複試,“即使過了複試,文化成績也難以達到”。

河南鄭州的李怡然是一名應屆考生。她的文化分在高二時能達到本省的二本線465,但由于專業課成績不理想,整個高三上學期都在準備美術專業課統考,2024年的前三個月,還在不同學校間奔波校考。八個月沒碰課本的她回來後發現自己“啥都不會了”,現在文化課成績距離二本線還差50多分。

一圈校考後,李怡然隻拿到國美排名靠後的合格證,第一念頭是去畫室回爐,再來一年,死磕三大top級美院“國央清”(即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與清華美術學院)。但被她媽媽阻止,理由是這兩年政策在變,而2024年是河南最後一年老聯考,“可能明年文化課考得還不如今年,是以能走就走”。

在李怡然隔壁的文科班,有兩位學舞蹈的同學,得知文化課分數要達到二本線後,就很崩潰,“之前能有學上,現在都不一定,經常看到她們在朋友圈發瘋,一堆字母縮寫的發洩情緒的話”。

藝考生,困在二本線

2024年2月26日,中國美術學院專業課校考考點門口。(受訪者供圖/圖)

其實早有規定

變化是有征兆的。比如,那些複讀三四年的考生,都趕着去年離開,而如今的複讀班上,基本都是和王昊真一樣複讀一年的考生。

王昊真在2023年聯考時也偶然聽說文化分要提升至二本線的消息,但他抱有一絲僥幸心理,“不會突然提高那麼多”,也就沒有放在心上。

王昊真如今的同班同學許茜在複讀前也沒有從學校和教育訓練機構聽說這一消息。直到2023年12月底,一些校考院校釋出招生簡章後,她才留意到。

“怎麼一下子高了一百多分”,許茜最初不相信,反反複複看好幾遍,還是驚訝。她和周圍同學讨論,大家都對招生規則有些摸不着頭腦。

實際上,他們所不清楚的這一規定,是教育部早在2021年9月就釋出的,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确了藝考改革的方向和時間節點,從2021年開始推進,到2024年基本完成。

在此番改革中,校考範圍和規模被大幅壓縮。2024年起,全面實施音樂、舞蹈、表(導)演、播音與主持、美術與設計、書法等6個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與此同時,僅有38所高校的部分藝術類專業開展校考,而2019年時還有近百所。對于統考已覆寫的藝術類專業,許多高校将直接采用統考成績招生。

2023年11月,教育部又釋出《關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認真落實2021年9月所釋出的指導意見。

無論是國家的藝考招生政策,還是高校的藝考招生改革實踐,都在不斷強化文化成績的占比和重要性。2016年以前,各省藝術類大學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不低于二本線的60%;2016年起,這一标準被提高至65%;2019年又提高至75%。

對于更多藝術生會選擇的統考路線,在計算綜合成績時,教育部也要求文化課成績所占比例不低于50%。

以往,山東省美術類專業文化課成績占比為30%,浙江省舞蹈類專業文化課成績占比為40%,河北省音樂類專業文化課成績占比為30%,2024年都按50%執行。

“此次與衆不同之處是将其形成檔案,變成硬性條件來執行,動真格的。”廣州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汪曉曙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過去各個學校執行時未必如此嚴格,它們可能隻是将文化課的占比從30%提高到40%,如今一律要增加到50%,那文化課自然會被重視起來。

而這些學生們的焦灼與無奈還是由于知道消息太晚,緩沖時間有限。

許茜并不後悔複讀,因為她的專業統考成績由249提升到271,更加遊刃有餘,隻是她沒想到應該将重心更多放到文化課上。半年多沒碰過文化課,要考到二本線,她感覺有點難,最近身體查出來一個小問題,但沒有時間做手術,隻能等聯考結束。

而王昊真如今覺得天津美術學院也還不錯,早知道去年就去了。

報考人數減少了

改革後最直接的變化是報考人數的減少。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資料顯示,2024年省級統考中,美術與設計類考生為2.4萬人,比2023年減少近0.8萬人。而中國美術學院在2020年報考人數為5.6萬人,2023年為3.8萬人,而2024年降至2.8萬人,僅有2020年的一半。

中央美術學院招生辦的從業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24年報考的學生與之前最大的差異會在文化課上,“文化課過低,考不到大學線的,可能會放棄”。

西南大學美育研究院視覺美育中心副主任李健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藝考改革後,選拔目标更清晰更專業,抱有投機心理的學生機會更少,藝考會變得更理性,行業來講回歸到正常的軌道上。

中國的藝考熱從2002年前後開始持續至今。全國設定藝術類專業的高校,從2002年的597所增加到如今的近2000所。伴随藝考熱,藝考教育訓練市場曾野蠻生長。資料顯示,從2015至2022年間,藝考教育訓練市場規模從274.5億元上漲至535.6億元,藝考機構數量從873家增加至6474家。

準備藝考的成本不菲。李怡然集訓半年的學費為10萬元,而像王昊真這樣的複讀生花費自然更高。

周良2016年進入藝術教育訓練行業,他切實感受到政策帶來的影響。“即使是疫情那三年,生源數量也沒有下降,機構不過是将線下課轉為線上,而如今分數線提高後,不少學生會放棄這一選擇。”生源減少導緻市場萎縮,機構招生困難。他了解到,這兩年有80%的機構關閉或轉行。

“需要加大宣傳,讓更多人知道”,周良指出,如果高中老師不推廣,機構教育訓練從業者則希望這件事的透明度來得越晚越好。

李健了解到,重慶有幾個大型的連鎖藝考教育訓練機構在轉行辦藝術高中,“能招大量文化課學生,藝術教育訓練隻是它的一個特色”。

從宏觀上看,國家和高校也在控制藝術類專業的擴張。

教育部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共有69所院校撤銷110個藝術學類專業;2022年則共有79所院校撤銷113個藝術類專業。

而教育部釋出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開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大學專業設定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從嚴控制藝術類專業設定,高校申請增設藝術類專業,應符合辦學定位。對就業率過低、不适應社會需求的專業,高校應謹慎增設、及時調減。

為什麼強調文化課

四川大學的副教授廖愛民在《藝考文化成績的重要性及其改革舉措》一文中指出,長期以來,藝術類專業招生一直存在“重專業、輕文化”的觀念,主要表現是藝術類專業招生對文化課成績要求較低。這也讓大量文化成績不高的考生看到希望,認為可以通過藝考找到上大學的“捷徑”。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公共課教學部副主任李鳳霞曾以2013級的1610名新生為例分析,他們的聯考英語成績及格率為20.4%。而同年普通文、理科大學生的聯考英語及格率都在50%以上。

不過,從藝考報名人數來看,藝考在過去這些年正變得愈來愈熱,競争也愈加激烈。2020年,全國藝考報名人數為117萬,占聯考報名總人數的10.92%,而在藝考熱剛起步的2002年,報考人數是3.2萬。

提升藝術生的文化課要求其實也屢被提及。十幾年前,汪曉曙還在擔任教育部美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委員時,他就與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曹意強等人提出藝術類教育需要加強文化課的分量,甚至寫過提案。他感慨,如今算是真正落地實施。

“對于大部分藝考生而言,要達到二本線肯定有難度”,汪曉曙認為,現在提高文化課要求,改變篩選标準,雖然将一部分考生卡在門外,但也将(文化課成績)更好的考生放進來。比如,學校在100名考生中錄取50人,當中文化課成績更好的25人可能占點便宜。

“在過去,文化課二百多分的被錄,而那四百多分的卻沒被錄,他們找誰說理?”汪曉曙四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是,入校時文化水準高而專業水準相對弱的學生,四年後甚至可能成為班上專業水準最好的。因為他們的認識能力、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更強,在學習過程中,更可能事半功倍。

李怡然也贊同這一點,文化課好學美術更有優勢,否則,可能了解不了為什麼要這樣畫,為什麼這裡要弱處理、那裡要強處理。

汪曉曙表示,任何改革都存在陣痛,但更多要考慮的是對于行業是否有促進作用,他相信,經過這輪改革,藝術院校應該能夠吸納一批真正熱愛藝術、具備藝術天分、文化水準很高的學生。

眼下,距離聯考僅剩一個多月,李怡然們還在為了達到二本線苦苦掙紮。由于學校的二輪複習已經結束,李怡然無法跟上進度,她隻能在機構上一對三的小班文化課,許茜則是在家上一對一的私教網課。而這些文化課補習的花費其實也不菲。

在12月的統考之前,藝考生們多半要開展為期半年的集訓。時間被壓得很緊,早上八點上課,晚上十二點下課,回寝室後還要繼續畫作業。許茜記得有同學将小台燈拿到漆黑的畫室挂在恰好能照到畫闆的位置,借着微弱的燈光,揮動手中的畫筆。她那時總是冒虛汗、想嘔吐,但會逼着自己繼續畫。

“老有人說美術是捷徑,在網上看到那種言論真的很想反擊。”李怡然說。

汪曉曙說,在大的前提下,應盡量為這些學生做些彌補性工作,或是為他們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讓他們也能夠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

李健則表示,“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都要清醒地意識到,今後學藝術可能要付出更多”。

• (應受訪者要求,考生和教育訓練機構老師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魏翠翠 南方周末實習生 張烨靜 許語芹

責編 錢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