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樹發新芽”!平順縣立足非遺根脈打造文旅新業态

作者:黃河新聞網長治頻道

石頭民居嶽家寨、斷崖飛瀑虹霓村、晉陽古道老申峧、鄉愁走廊榔樹園、魅力鄉村白楊坡、民俗非遺北社村……一個個獨具山城特色的傳統村落靜靜地依偎在平順縣這巍峨雄奇的太行腹地。

“老樹發新芽”!平順縣立足非遺根脈打造文旅新業态

暖陽下的老街古巷

平順縣共有中國傳統村落32個,居全省前列,基本保留了秦代開始各朝更疊的北方村落風貌。2021年,平順縣被列為山西省“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試點縣”。今年4月又被評為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

這裡望山見水、古意盎然;這裡遠離塵世、抱樸含真;這裡古迹村落交相輝映;這裡非遺文化源遠流長;這裡是少有的原生态“活體博物館”。

村落風貌古樸純正

青石小徑探幽源,村社群山掩映間。平順縣的傳統村落多為依山而建,層巒疊嶂的太行山鑄就了平順古村落以村為山、山為村的特色民居建築群,鑄就了濁漳河畔特有的人與自然高度融合的鄉土人文景觀。

“老樹發新芽”!平順縣立足非遺根脈打造文旅新業态

傳統古村落——白楊坡

“世外桃源”嶽家寨村,坐落在海拔1000米的太行山山體斷層平台上,村莊東、南下臨絕壁,奇險峻峭,四周群山環峙、裸石擎天,蔚為壯觀。村中屋舍皆以石材構築,保持了原始的生态風貌,稱得上是一座沒有圍牆的“石頭文化博物館”。

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專家委員會主任、知名文化學者馮骥才,自2005年起多次赴平順縣調研考察,贊譽平順“無處不是景,到處都是寶”,并開啟了中國古村落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

自保護工作開始以來,平順縣域32個傳統村落環境基本維持原有風貌和格局,村落内部各民居建築順應地貌,依山勢起伏或河谷走勢集中分布、成片保留,較好地保留了村落曆史沿革、建築環境、建築風貌、選址格局等元素,整體未出現較大改變和明顯的破壞活動,基本保持着“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狀态。

文物古迹星羅棋布

平順縣是山西的“文物大縣”,龍門寺、金燈寺、天台庵、大雲院、九天聖母廟、明慧大師塔……可謂“五裡一廟、十裡一庵”。衆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多數分布于傳統村落内,這些祠廟建築類型多樣、形态各異,各種神系的祠廟建築并存,地方信仰活态存續。

“老樹發新芽”!平順縣立足非遺根脈打造文旅新業态

平順縣西社村曹家大院

平順縣人文底蘊深厚,古建民居數量衆多、儲存完好,是全國唯一六朝古建不斷代的縣,具有從唐代至清代完整的古建時代序列,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珍品和孤例聚集地。在傳統村落集聚的濁漳河谷沿岸,至今還保有着百餘座曆代古建築,濁漳河由潞城區向南轉為向東流的一段56.5公裡線路内,密集排列着從唐代到金元時期的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一向被稱為古建遊黃金線路。

截至目前,平順縣共有文物古迹1566處,其中以古建築類優勢最為明顯,儲存有330多處,多數是具有标本價值的孤品。全國僅存的9座唐、五代時期木建構築中平順獨占3席,其中天台庵為全國僅存的四處唐代木結建構築之一、大雲院五代壁畫國之僅有、龍門寺為現存唯一的集六朝古建于一體的木結構古建築。這些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産以其豐富完好的建築樣本,成為當下建築史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非遺民俗活态傳承

獨轅四景車、九曲黃河陣、傳統棉紡織、西社八音會……這些充滿鄉土氣息的非遺民俗至今仍在平順縣的傳統村落生生不息、經久不衰。每逢佳節喜事,它們就是活躍氣氛的主角。

“老樹發新芽”!平順縣立足非遺根脈打造文旅新業态

民俗表演

平順縣非物質文化遺産豐富多樣、獨具特色。截至目前,已成功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共47項,其中國家級非遺1項、省級非遺5項、市級非遺18項、縣級非遺23項,涵蓋了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地方戲劇、民間手工技藝、人生禮俗、民間信仰等方面。這些非遺項目在政府與當地村民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保護下,基本得到了活态傳承發展。

“老樹發新芽”!平順縣立足非遺根脈打造文旅新業态

非物質文化遺産——獨轅四景車

為進一步提高非遺資源的保護使用率,平順縣有效實施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工程,逐漸建立了省級以上各類非遺項目傳承基地,目前已建成白楊坡村非遺鄉村活态博物館、豆口村生态記憶博物館、奧治木雕非遺博物館、太行水鄉研學旅遊非遺小鎮實習基地、虹霓峽非遺保護研學旅遊寫生基地等項目。

多元業态融合發展

擁有衆多古村落、古建築、古民俗的平順縣,是一座巨大的寶藏庫。如何讓這些寶藏“活”起來?如何讓這些文化瑰寶發揮出它們的獨特價值?是目前平順縣正在開展的工作。

“老樹發新芽”!平順縣立足非遺根脈打造文旅新業态

通天峽風景區

近年來,平順縣堅持“活态保護、有機發展”的保護發展理念,依托豐富的文物資源與獨特的曆史、地理空間格局,重點打造“一廊兩翼”的“太行——濁漳河谷”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示範區,活化利用傳統村落古建民居,挖掘特色資源發展新業态,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将中藥材全産業鍊、特色文旅、健康養生等業态深度融合,建設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打造精品民宿叢集,積極開展電商賦能,使傳統村落“老樹發新芽”,賦予傳統村落新的生命力。

為進一步激發“留住鄉愁、留存記憶”的傳統村落保護内生動力,平順縣充分發揮片區内的曆史文化、地方特産、綠色生态、田園風光等特色資源,探索建構地域特色鮮明、主導功能突出、可持續發展的複興活化體系,構築了生态養生遊、山水觀光遊、休閑度假遊、山地探險遊、特色鄉村遊、古建文化遊六大主題闆塊,建設了“神龍灣康養度假休閑帶、通天峽自駕探險峽谷觀光帶、太行水鄉古建民俗文化體驗帶、西溝留村紅色教育傳承帶”四條傳統村落連片旅遊産業帶,形成以山、水、路、紅色文化、古建文化為主線的傳統村落連片發展旅遊産業格局,真正把傳統村落建設成為城裡人的尋夢之地。

守住鄉土氣息,留住鄉愁記憶。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願景,在平順大地熠熠生輝!(來源:上黨晚報 王靜芳、李仲勳、王超)

編輯:原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