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杠杆資金:融資追漲殺跌明顯 融券利空影響有限

作者: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陳見南 張智博

融資融券是大陸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交易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場交易活躍度,且有一定的價值發現功能,但其固有的杠杆屬性也為A股帶來了諸多不确定性。本文對融資融券曆史發展以及與二級市場的互相作用進行梳理,探究其對于市場波動的影響。

融資融券業務在動态中發展

融資融券交易,又稱兩融交易,是指投資者向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上市證券或借入上市證券并賣出的行為。由于兩融資金具備促進價格發現、提供流動性等市場功能,能夠更好滿足投資者交易需求,長期以來,監管層積極引導兩融市場發展,促使其發揮正面作用。

大陸資本市場融資融券業務于2010年3月試點啟動,2011年轉入正常。試點期間,兩融業務發展較為緩慢。但在2012年至2015年,兩融規模急劇擴張,餘額在一年内翻了4倍有餘,并于2015年6月18日達到曆史峰值2.27萬億元。2015年下半年,監管層為遏制過熱的融資行情,出台多項限制措施,兩融餘額飛速跌至1萬億元左右。

2016年至2019年,兩融餘額和交易額常年處于低位,主要系A股回落,市場整體震蕩;同時也有來自于投資者對于保證金制度不确定性的擔憂。2020年至今,随着市場交易開始活躍以及相關政策制度的不斷健全,兩融業務也趨于平穩。截至4月24日,兩融餘額約1.53萬億元,占流通A股市值2.25%。

投資标的方面,融資融券标的前後經曆過七次擴容,最新一次是在2022年10月。截至目前,上交所主機闆标的共計1000隻,深交所注冊制股票以外的标的共計1200隻,實作了對滬深300指數和創業闆指數成份股的全覆寫。

監管層對于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也不斷進行着調整。2015年11月,滬深交易所修訂《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50%提高到100%,以限制融資杠杆水準,防範系統性風險;2023年9月,滬深北交所再次修訂《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以增加市場流動性,提振交易情緒。

2023年10月,證監會調整優化融券相關制度,将融券保證金比例由不得低于50%上調至80%,對私募的這一比例上調到100%,以限制融券交易,對市場進行逆周期調節(圖1)。

客觀看待兩融資料參考意義

作為資本市場中的敏感資金,兩融資料被認為是市場情緒快速變化的特征之一,同樣也是投資者分析後續市場走勢的重要參考變量。

市場規模方面。截至4月24日,A股融資餘額14859.35億元,占流通A股市值比例為2.19%;A股融券餘額398.42億元,占流通A股市值比例為0.0588%。A股兩融餘額合計15257.77億元,占流通A股市值2.25%。

雖然整體規模不大,但兩融資金在市場交投方面的作用卻不可小觑。在2014年至2015年的大牛市中,兩融成交額占A股成交額比例長期保持在15%左右的高位水準波動,最高曾躍至20%以上;在這一時期,兩融餘額占流通A股市值比例也曾短暫地達到過3%,甚至4%。

長期來看,在非極端行情下,兩融餘額占流通A股市值比例約為2%至3%;兩融成交額占A股成交額則通常處于6%至12%之間。在這個區間範圍内,可以認為市場交投總體上處于相對溫和的水準。

2024年以來,A股兩融交易額累計55273.59億元,日均融資買入額746.94億元,占A股日均成交額的8.36%。目前A股市場交投仍處于溫和區間。

複盤融資融券交易發展與A股市場近年來走勢。在業務試點初期,由于交易規模體量不大,兩融餘額、交易額占比均較小,因而未能對市場造成顯著影響。但當時間進入2014年後,情況開始變得不一樣。

2014年5月,中國證監會釋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闆上市管理辦法》和《創業闆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放寬創業闆首發條件并建立創業闆再融資制度。彼時,杠杆資金環境寬松,資金大量湧入A股催生牛市。

在這波牛市中,雖然各路資金通過傘形信托、股票質押回購、股票收益互換等杠杆工具先後入市,但融資融券顯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一年時間内,兩融餘額內插補點由4000億元升至2萬億元,兩融成交額占A股成交額比例也由10%一路飙升至20%上下(圖2)。

2016年以來,兩融餘額內插補點占流通A股市值比例始終穩定在2%至2.5%之間(圖3)。

由于其杠杆屬性,在短期行情中,兩融資料變動稍落後于市場;但從長期來看,兩融資料對于市場投資者仍具有參考意義。當成交額占比較高、融資買入力度強、市場處于高位的時候,往往預示着市場過熱,此時應降低杠杆;而當上述資料處于相對低位的時候,則是預示着底部反轉的信号,此時入市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融資資金追漲殺跌态勢

較為明顯

通常來說,融資買入表明場外資金看好後市,市場多頭力量較強,股票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較大;反之,融券賣出表明場外資金看空後市,市場空頭力量較強,股票價格下跌的可能性較大。

從整體上來看,融資變化占成交的比例遠大于融券變化占比。資料顯示,以月度融資淨買入、淨償還占成交額比例來看,截至今年3月底,月度融資淨買入和淨償還力度在1%以上的記錄占整個記錄的比例超過91%;而月度融券淨賣出和淨償還力度在1%以上的記錄占比不足6%。這一方面是因為融資更為便利,另一方面則表明融券對個股影響力更為輕微(圖4)。

另外,融資買入和融券賣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情緒,但并不代表股價未來就一定會上漲或者下跌。據證券時報·資料寶統計,融資淨買入個股當月漲幅中位數為1.84%,跑赢滬深300指數0.64個百分點;次月則為跌幅中位數1.03%,跑輸滬深300指數1.22個百分點。由此可大緻判斷,融資淨買入對于當月表現影響為正面,但獲利出逃的機率較低,這較大程度表現為杠杆資金的追漲殺跌行為(圖5)。

投資者也難以根據融資淨買入的力度來判斷後市。将融資淨買入占當月成交額比例分為4檔,淨買入力度在2%以上的當月表現最優,漲幅中位數高達3.6%;淨買入力度在1%至2%的當月表現次優,漲幅中位數2.99%;淨買入力度在0.5%至1%的當月表現再下一層,漲幅中位數1.74%;而淨買入力度在0.5%以内的當月表現最差,漲幅中位數僅有0.34%,且普遍跑輸滬深300指數(圖6)。

融資淨買入對于個股後市行情并無預判價值。相較而言,融資淨償還或可一定程度預判個股後市表現。資料顯示,融資淨償還個股當月股價跌幅中位數為2.11%,跑輸滬深300指數1.65個百分點;次月跌幅中位數為0.07%,跑輸滬深300指數0.4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融資淨償還個股後市更大機率下跌且跑輸大盤,投資者提前賣出償還有望規避後市回調風險。

不過,從分檔名額來看,融資淨償還比例越大的個股,次月表現可能會更好。資料顯示,融資淨償還金額占比越高的個股,當月表現越差。其中,淨償還2%以上的個股,當月跌幅中位數為4.22%;但從次月表現來看,淨償還占比2%以上的個股次月漲幅中位數0.56%,表現最優且普遍跑赢滬深300指數。

由此可見,融資資金追漲殺跌的态勢較為明顯,在活躍市場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場波動。融資資金淨買入的過程往往伴随着标的股股價的上漲,但短期的超買和上漲帶來了股價回調的風險;融資資金淨償還的過程往往伴随着标的股股價的下跌,而短期的超賣和下跌則孕育了反彈的機會。

融券交易利空影響有限

目前,A股融券交易總體規模較小,對市場走勢影響有限,但對個股的影響值得關注。整體來看,融券淨賣出個股當月漲幅中位數為0.51%,略跑赢大盤;次月跌幅中位數為0.63%,且多數跑輸大盤。

同樣分4檔來觀察融券交易對個股的影響。資料顯示,不論是哪一檔的融券淨賣出,次月均表現為多數個股股價下跌且跑輸滬深300指數。單從資料來看,融券交易似乎對個股股價産生了負面影響。

但同時要注意的是,融券淨賣出力度在0.5%以下的個股在整個融券記錄中占比高達92%,實質影響微乎其微。

另外從融券償還對股價的影響也可以看出端倪。一般而言,融券償還需要從二級市場上買入股票平倉,如果融券對股票利空較大,則買入償還力度也将促使股價上漲。資料顯示,融券淨償還0.5%以内的個股當月跌幅中位數為1.4%,跑輸滬深300指數1.85個百分點,表現為空頭賬面浮盈;次月跌幅中位數為0.49%,整體跑輸市場。這意味着,融券淨償還的個股,後市繼續下跌的機率依然較高。融券償還後股價反彈的機率也并不高,從側面表明融券利空影響有限(圖7)。

(本版專題資料由證券時報中心資料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