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佛大學一項耗時25年的研究顯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并不是出身

作者:航天器
哈佛大學一項耗時25年的研究顯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并不是出身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筆團

編輯 / 湯米

哈佛大學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長達25年的研究。

研究對象是一群在學術和智力上相差無幾的哈佛準畢業生。

通過對他們25年的人生經曆進行跟蹤,研究發現,造成這些人事業成就差異的關鍵,并不在于他們的出生背景,而在于他們最初設定的人生目标。

研究團隊在這些學生即将畢業時進行了一項關于人生目标的調查,結果顯示:

隻有3%的人設定了明确的長期目标

10%的人設定了明确的短期目标

60%的人雖然設定了目标,但目标不夠清晰

而有27%的人沒有設定任何目标

25年後的跟蹤調查發現,那3%設定了明确長期目标的學生,最終無一例外地成為了各個行業的佼佼者。

那些設定了短期目标的10%的人,成為了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享有較好的社會地位;

60%目标不明确的人,大都過上了平凡的生活,成了流水線上的普通勞工。

哈佛大學一項耗時25年的研究顯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并不是出身

剩下的27%沒有目标的人,生活狀況普遍較差,他們習慣于對周圍的人和事發牢騷,将個人的失敗歸咎于外部環境,認為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

盡管哈佛大學的畢業生本就具有比許多出身不佳的人更高的起點,

答案其實很簡單:

他們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是以無法制定有效的目标。

出生或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早期人生,但一個人的後半生将走向何處,完全取決于他們自己的選擇。

在上述研究中,那27%的人可能因為優越的出生條件或起點而擁有優勢,但由于缺乏人生規劃和對未來的明确方向,他們最終淪落到社會的底層。

是以,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他自己的選擇和決策,每個成年人的現狀都是其過去選擇的累積結果。

哈佛大學一項耗時25年的研究顯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并不是出身

盡管社會存在資源配置設定不均的現象,但幾乎所有社會環境都提供了一定的社會流動性,隻要有明确的目标并願意努力,最終都能抵達自己渴望的目的地。

我深受古龍的一句話的啟發,他曾說:

“每個人站的起點本來都是一樣的,關鍵看你是否願意向上攀登。如果你選擇在原地乘涼,旁觀别人汗流浃背地向上爬,等到别人成功後,再埋怨這個世界的不平等和不公平,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觀察那些最終能走到各領域前列的人,他們很少抱怨環境的艱難與困苦,無論外部條件如何,一旦确定了目标,他們心中隻想着一件事:

在現有條件下,如何實作自己的目标。

即使暫時未能達到目的,他們也不會抱怨或放棄,而是持續尋找機會,等待适當的時機。

哈佛大學一項耗時25年的研究顯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并不是出身

是否擁有明确的目标,取決于個體是否具有強大的内驅力。

心理學家榮格(Jung)首次提出了“内驅力(Internal drive)”的概念,定義為個體在與環境互動過程中自發形成的推動自己前行的動力。

人們在追求自身目标的過程中,如果擁有強大的内在驅動力,往往能夠有效地避免外界幹擾,堅持不懈地向着自我實作的道路前進。

相反,那些過度依賴外部動力的人,在遭遇環境變化時,往往會感到手足無措,生活也可能是以陷入停滞或退步。

生命本來就具有向上的強烈動力,每一個生命體從誕生之初就渴望掌控自己的命運。

然而,就像那27%的哈佛學生那樣,由于成長過程中受到錯誤的引導或限制,許多人最終喪失了主宰自己生活的願望。

這種情況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尤為明顯,中國的孩子們從小就被固定在一個預設的生活軌迹中,難以進行自主選擇,久而久之,他們便失去了做出選擇的意願。

哈佛大學一項耗時25年的研究顯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并不是出身

在此,我們不深入讨論基礎教育的問題,而是專注于成人如何通過自我教育激發内在動力,設定目标,進而最大化個人價值的實作。

下面提供幾點建議:

首先,不要自我設限。

不應将自己局限于某種身份或标簽,更不應因不利的出身而放棄或責怪他人。出生隻定義了你的起點,而終點則由你自己決定。

相信自己的努力能開啟不同的人生可能,進而拓寬思維視野。

其次,明确自己的需求。

從哈佛的研究可見,那60%目标模糊的人最終平庸,這驗證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明确的目标會使行動無效,并導緻傳遞的資訊混亂。

哈佛大學一項耗時25年的研究顯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并不是出身

再次,科學地設定目标。

有些人初設目标雖然宏大但最終仍平庸,這是因為他們的目标缺少可衡量、可控和現實的特征。

彼得·德魯克曾說:

“不能衡量的東西,就不能駕馭。”

設立一個過于宏大的目标如“改變世界”雖然聽起來偉大,但若沒有明确的執行方案就隻是空話。

在設定目标時,應確定目标是基于現實、可細化和可量化的,這樣才能有效地執行。

避免目标設定時的自嗨行為也很重要。這種情況常見于那些喜歡誇大其詞的人。

盡管吸引力法則強調要公開夢想以吸引資源,但過度沉醉于他人的贊美會削弱對目标的追求動力。

哈佛大學一項耗時25年的研究顯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并不是出身

最後,我們重新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更關鍵的是個人的規劃和決策。

知道這一點永遠都不算晚,年齡不應成為障礙,隻要有意向,總能找到實作目标的方法。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本文關鍵詞:成功、心理學

圖檔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微信公衆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