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作者:無錫釋出

一股“老街風”吹遍了無錫

無論是充滿煙火氣息的南方泉老街還是富有故事感的大窯路老街又或是可以一路品嘗美食的東亭老街都展現出了無錫獨特的魅力和曆史底蘊

往期回顧

無錫又一老街,要火!

和我,在無錫的老街走一走~

這條老街,突然火了!

今天小布再為大家推薦一條老街——東亭老街

無錫東亭,千年古鎮,素有“東南鄉之巨鎮”之稱。

從“勾吳”到隆亭,再從隆亭到東亭,這片土地自古便鐘靈毓秀,英才輩出,唐代著名詩人李紳,明嘉靖年間翰林院侍讀學士華察,現代著名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等名人均出于此。

當地還擁有學士坊、資敬觀、迎福橋等古迹遺存,千年積澱鑄就了東亭濃厚的文化底蘊和驕傲底氣。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圖為明華學士坊

直到今天,東亭還有一條路名為“學士路”,就是我們常說的“東亭老街”。

這條老街是幾代無錫人生活的無言記錄者,所有痕迹都深深镌刻在老街的一磚一瓦裡,讓戀舊的人每每想起就仿佛回到過去。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從前,江南的交通多靠水路。東亭老街的繁華,也是從東亭港上的迎祥橋(俗稱大西橋)和東亭港支流上的迎福橋(俗稱大東橋)開始的。

迎福橋,相傳最早為華察退居故鄉後以家财出資所建,後因水路便利,人口聚集,在橋兩側逐漸形成了繁榮的集市和村落。

民國時至解放初期,此地一度為無錫東蠶種産業的主要集聚地之一。據老人回憶,舊時,一到摘繭子的季節,十裡八鄉的農民就将繭子挑到公社定點的迎福橋邊收購站賣蠶繭,從早到晚,這裡都是人山人海。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迎福橋旁的小樓牆面上至今印有“東興蠶種制造場”字樣

史料也有相關記載:1949年前後,東亭以華察故居西南角的大西橋為中心,依水而建起街市,東亭港河畔向北為北街、向南為南棧房,祠堂浜南北河畔分别為西街及橫街,東街矗立在護莊河的北岸。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摘自《東亭鎮志》2003

後來,在70、80年代的城市建設中,祠堂浜和護莊河被填,原來的橫街、西街、東街位置修成了如今的學士路。

現如今無錫人眼裡真正意義上的東亭老街,是學士路兩側的沿街商鋪。

這條占據着東亭闆塊最為核心區域的街道,地理位置十分好,緊挨地鐵站,四通八達。這裡開着各種各樣、頗具活力的小店鋪——藥店、理發店、彩票店、影印店、服裝店……

人們總是喜歡在這條老街上,找那些消失已久的老味道……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阿桂馄饨,幾十年辛苦經營,是這條街最亮眼的小吃招牌,也是無錫草根美食的傳奇。皮薄、肉厚、味鮮美,一口馄饨一口湯,唇齒之間,曆久彌香。人們隻要到了這裡,總是要繞進來解個饞。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青青糕團,就開在阿桂燒麥旁邊,數十種團子餡料擺在門口,生意興隆。老闆小李三十多歲,年輕時在陽山知名糕團店打工,是以這裡的糕團是地道地道的陽山老味道,多年的經營也積累了很多老顧客。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阿妹湯團馄饨,主打湯團,還有馄饨、甜酒釀、粽子、米酒等各色小吃,全部都是老闆娘每天現包現做,這一做就是20年。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玖先生烤鴨,也是老街耳熟能詳的老店。因為做了太多年的烤鴨,片了無數隻鴨子,老闆熟悉鴨子身上的每一個部位。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還有街邊經營了多年老店,鹵味、雞子大餅、雞蛋餅……處處彌漫着牽腸挂肚的香味,那些深藏在記憶裡的味道,随時俘獲無錫人的胃與心。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如今的東亭老街,千年的浮華已沉澱,生活中的煙火氣沉穩自在地萦繞于街巷,新與舊又是别樣一番美感。

為還原東亭的水鄉繁華,2022年初,“藍灣1917文旅街區”項目在迎福橋西岸橋堍,憑借得天獨厚的老東街遺迹,重塑了一條全新的“東亭老街”。

這條老街,太好吃了!

進,是人流彙集、萬商彙聚的繁盛街區;退,成了市井家常、溫暖平凡的煙火人間。

一條街,多年曆史,幾代人的記憶。經曆了時光的洗禮,許多故事都在這裡發生。

公共交通

地鐵:2号線坐到莊橋站下車,約步行500米便可到達東亭老街;

公交:東亭老街周邊公共汽車站衆多,東亭老街站、金福南苑站、莊橋站、學士路(新光路)站、東亭(翠竹苑)站等,乘坐線路也很多,6路、106路、713路、715路、788路等都可到達。

你心裡有忘不了的“老街”嗎?在評論區留下你與老街的故事吧

來源:無錫博報、錫山釋出、錫山檔案、無錫博報生活

編輯:無錫釋出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