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作者:藍鲨消費

本文轉載自啟承資本(genbridge)

在目前的全球經濟大背景下,宏觀環境的不确定性和複雜性正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給消費産業界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是以,在本次日本食品産業深度行之前,我們針對夥伴企業們希望在訪學中學習到的内容進行了前置調研。大家最關注的問題也代表了廣大消費創業者的普遍焦慮:“面對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環境和内外部經營挑戰,新周期下結構性增長的機會在哪裡?”。

啟承認為,即使在當下的内外部環境下,消費産業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增長潛力。消費者對于高品質、好價格産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這為那些能夠适應變化、創新産品和服務的消費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過往日本消費産業“失去的三十年”期間,在零售管理和産品研發方面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從零售管理的角度,日本在經濟衰退期仍然誕生了衆多優秀的消費企業,比如全球知名的7-11連鎖便利店、唐吉诃德折扣店、“日本版宜家”Nitori,社群水産專賣連鎖店角上魚類、肉類殺手業态Lopia,還有通過選品将單店銷售效率拉到極緻的食品超市Ozeki,以及通過獨特定位獲得巨大成功的連鎖便利店Seico Mart。雖然它們提供的解法各不相同,但是無疑都經過了長周期的驗證,成為了每一個垂直類目的标杆。

從産品研發的角度,日本企業對産品的“匠人精神”一直被大家學習和推崇;他們的産品不僅好吃而且好看,從包裝、形态、質感以及成本效益等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一定要買的理由”。這一切是如何做到呢?這背後不僅要求産品開發者有獨特的視角和價值觀,更有一套非常科學且詳盡的産品開發、商品組合和供應鍊管理的方法論,非常值得中國消費創業者學回來,因地制宜去融合到自身的企業管理中,最終為中國消費者創造出高質價比的産品。

本篇,我們把訪學中邀請到的四位專家的精彩分享内容進行了提煉彙總,分享給希望一同學習進步的消費産業同行人。大家可以了解到零售業态、零售營運、産品開發、産品營銷四個消費領域非常普适且重要的觀點,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獲得相應的啟發和解法。

一、藤卷克己:《向零售供應鍊進化,建立護城河和内生增長》

能率協會是日本曆史最悠久的咨詢公司,實施的咨詢項目覆寫日本過半的上市公司,一直在給日本社會各行各業普及“提效”的方法論。

能率協會的分享主要圍繞“零售供應鍊”的變化展開。資深咨詢師藤卷克己老師,為啟承訪學團講述了零售供應鍊競争力的三個關鍵點,即52周MD帶來的門店商品吸引力,制造與售賣相結合帶來的供應鍊高效化,以及自有品牌零售實作的差異化商品和成本效益。

1、零售業态趨勢和52周MD(MD,Merchandise Development)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日本零售業态有向着中小型店鋪增多發展的趨勢。正在崛起的中小型店主要定位是社群店,賣場面積300~400㎡,主打“快、省、好、多、刺(刺激)”。其中刺激,即天天低價格。但低價的商品如果總是相同,消費者會感到厭倦,很難有回頭客。是以門店通過每周開展驚喜活動(MD)吸引客源來到店裡,讓消費者短時間内買到心儀産品。52周MD即制定每周計劃來變更産品線,公司制定每周企劃,并通過執行快速驗證計劃是否準确,基于原計劃做調整,并回報到下一周的計劃中,不斷改善。

通過52周MD來平衡促銷與高附加價值産品,提供滿足顧客期待的産品:日本消費者在一星期内會去4.8次超市進行消費,門店希望能夠提供“滿足顧客期待”的産品,吸引顧客在這“4.8次”全部來到自己的門店。但吸引的前提不能完全是“促銷”,否則毛利率将下降,更多需考慮提供附加值較高的産品,如菜單套裝(冬天消費者會吃火鍋,打包備齊所有跟火鍋有關的食材,進而提高客單價與利潤率)。

2、制販同盟:制造與售賣相結合

從零售的角度來看,中日物價基本都呈現上漲趨勢,消費者在健康安全的基礎上會盡量節省開支,選擇也變得更加“精明”。面對這樣的現實情況,廠商在定價不變的情況下,要更注重減少供應鍊損耗來提升效率。這就需要零售企業與廠商共同合作。

以7-11為例,制造與售賣相結合的方式将是未來供應鍊發展的方向:7-11通過與供應商共同開發産品,實作了強強結合和優勢互補。7-11通過共同開發産品能夠實作品質管理與低成本供應;廠商以7-11賣場為出發點,也能反向思考自己需要生産什麼産品。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3、自有品牌零售:Seico Mart案例

Seico Mart是誰?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Seico Mart 成立于 1971 年,是源自于北海道的便利店連鎖品牌。全國約 1200 家店,約 8 成門店為直營店,門店端銷售額約 100 億人民币。企業常年位居日本便利店品牌顧客滿意度第一名。

3.1商業模式和差異化

差別于前三家的全國性便利店,排名第四的Seico Mart把北海道作為基地市場,利用北海道豐富的農産品資源,形成了垂直供應鍊為基礎的産品開發能力。

供應鍊采用制造+零售的模式,實作“從農作物栽培、畜牧培育以及海鮮産品采購,到商品的加工制造、到配送”全由公司執行的模式,實作提供高成本效益的自有品牌商品,能把門店開到僅有3000人口的北海道村鎮,樹立了日本前三大便利店無法突破的獨特定位。

3.2 Seico Mart品類豐富

SKU總數~3000個,其中1200個是自有品牌商品。

現場烹調的熱便當:差別于其他便利店的便當由工廠統一配送,Seico Mart在店内進行加工。一方面可以即時確定商品需求,減少機會損失和食品浪費;另一方面現場烹調的便當口味更好,一熱頂三鮮,更受消費者好評。

品種豐富、高成本效益的預制菜:Seico Mart在便利店中擁有最多品類的預制菜;價格有高有低,鑒于北海道有較多的單身人群和鄉鎮獨居老人,消費者需要省時省力的同時,需要多加一道小菜。Seico的小菜價格在~110日元(5元)以内。

豐富的酒品選擇:擁有自産與海外直采産品;其中自産紅酒毛利率~70%,通過自控供應鍊,毛利率非常高。海外直采的南美葡萄酒被譽為日本成本效益最高的葡萄酒選品,提高了門店的專業性和高成本效益形象。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結合本地需求和特産研發的商品:在夕張自行栽培哈密瓜(附加價值高),公司在此基礎上開發哈密瓜味的雪糕等産品,進而提高原材料的利用價值;專門研發更适合北海道人的友善面産品;自營農場栽培供給預制菜等自有品牌加工食品。

二、河原成昭:《零售業的變革方向》

河原成昭老師是日本零售改革專家,也是原羅森100社長、成城石井社長,他曾在伊藤洋華堂、波士頓咨詢、羅森便利店等公司任職,有20+年零售行業工作經曆。

在課堂上,河原老師從宏觀角度介紹了日本零售行業目前的發展趨勢,并且分析了日本大型商超所面臨的困境,并拆解了不同零售業态的發展現狀。此外,河原老師還重點圍繞日本便利店業态和羅森便利店的案例,給出了未來便利店要向專業店“EDLP”(天天低價)發展的建議。

河原老師認為,零售業應當積極布局上遊(如優衣庫的SPA模式),完善上下遊資訊共享的鍊條,打通供應商與零售商,幫助縮短交貨周期、改善庫存管理等。其次,零售業應當同時積極收集消費者端的使用者資訊,向上回報,提高整體供應鍊效率。

1、日本零售市場以及消費者需求正在加速變化,這些複雜變量最終通過業态競争展現出來:

以百貨公司、購物中心等大型商超為主的日本零售,正在面臨着非常嚴峻的挑戰,而品類店、專門店正在崛起;

以日本零售業2022年度業績資料為例,前二十排行榜中,綜合類大型業态和專門店已經平分秋色,這和中國市場的發展在大方向上也有着相似之處;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2、大型零售業态有着以下痛點:

門店數量太多,規模越大、營業利潤率反而越低;大型商超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增加店鋪的同時提升利潤率;

大型商超的産品結構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目前商超賣點僅有食品,未來大型商超增長點在食品以外的醫療、服裝、家電等;

日本經濟快速發展時,部分行業與企業的基礎打并不紮實;

3、在大型零售業态衰退時,業務發展向好的零售業态有着以下實踐經驗:

首先,大型零售業态想要複蘇,需要要為消費者提供這些價值:

必須性——Essential,成為一個“不能沒有的地方”;

目的地——Destination,是消費者“想去的地方”;

場地給人帶來的情緒價值——Sense of Place,能夠“連接配接地區或朋友的地方”與地區共同成長,為地區提供優質服務。如永旺、西友的EDLC政策(Every Day Low Cost,天天低成本);

4、小零售店開始分割整個零售市場,綜合店開始向專業店轉變,不斷疊代品類和業态組合,其中有幾個關鍵點:

日本人氣比較高的商超類型是折扣化零售;

業務超市從向餐飲店提供高成本效益食材起步,賣的量大而價格相對便宜;

廉價商超,以廉價的成本進貨,再以較低的售價出售;

中古二手店,日本有不同的社群和人群,大家希望用更廉價的價格買到衣服;

技術的改善:冷凍食品因技術的提升,品質和味道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消費者會認為冷凍食品是一種好吃的預制菜品類;

特色的服務:成城石井超市,售有魚、肉,還有一些加工食品,靠熟食吸引消費者;零售便利店Seico Mart,給北海道地方居民提供特色服務,售賣特色商品;

5、以羅森便利店為例,河原老師分析了小型零售業态潛在的增長機會:

日本便利店表面上看業績非常好,但也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困境。在少子化老齡化的市場環境下,現有店鋪數量過多,市場飽和,營業利潤率下降;顧客需求多樣化,店鋪需要差異化經營;

而在面臨挑戰時,羅森采用4個定位不同的品牌(羅森,羅森100,羅森natural、成城石井)滿足細分群體的多樣化需求,這是一種小型店鋪的多品牌競争方式;

羅森4種門店根據客群不同,在營業時間、門店模式、主打産品等存在差異。比如有羅森100,目标客群以家庭主婦、銀發一族,所有商品都是100日元,主打“價格優先”的戰略;羅森Nature,主要應對女性的需求,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

便利店未來發展建議:未來專業店“EDLP”(天天低價)的關鍵在于供應鍊管控,比如羅森就和上遊+下遊使用者共同合作,完成供應鍊管理的循環;

向上:零售業應當積極布局上遊(如優衣庫等),完善上下遊資訊共享的鍊條,打通供應商與零售商,幫助縮短交貨周期、改善庫存管理等。

向下:零售業應當同時積極收集消費者端的使用者資訊,并向上回報,提高整體供應鍊效率。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三、山本博康:《讓商品實行爆賣的能力》

爆品開發專家,使用者潛在需求研究家的山本老師,為啟承訪學團介紹了爆品背後的秘密。山本老師曾就職于日本飲料企業伊藤園,經曆過了企業從1到100的發展,後加入了日本可口可樂以及日本煙草産業株式會社,從事品牌經理人工作20年,為企業進行“自我品牌塑造”指導長達10年。

圍繞着産品研發邏輯和市場營銷,山本老師根據他自己過往成功的案例,分析了每一個爆款背後的思維邏輯和陷阱。話題涉及如何變化視角赢得消費者認可、如何定位産品和開發爆品等。此外,山本老師還通過分享日本飲料行業的爆品實際案例,詳細闡述了商品開發方法論的實際應用。

山本老師強調到,常青産品必定是雙赢的,伴随着企業和顧客的一緻認可。企業需要從長期利益思考如何開發出暢銷的産品,讓消費者能夠切實的感受到這家公司是在幫助自己。

1、常青品牌的産品研發邏輯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懷揣“幫助消費者”的心情,才能促進銷售與商譽增長;否則則會積累不良庫存,利益受損。而暢銷的原點是“利他模式”,而非推銷模式。常青産品必定是雙赢的,伴随着企業和顧客的一緻的認可。

找到準确的産品定位,生産能夠滿足消費者痛點的産品。同時,讓消費者參與進來,通過敏銳的應對來提高消費者信任度,最終提高品牌實力與影響力。可以通過使用“非……不可”的這樣的句式定義産品,即如果沒有這款産品,消費者會比較為難,這樣産品的路就會更寬。麥當勞、星巴克、蘋果都具備一定品牌價值,很多蘋果使用者都是“非蘋果不可”。

爆品的開發沒有通用的經驗,但每個爆款在産品命名、外觀/包裝以及開箱的儀式感是有共性的。首先,産品的命名很重要,決定了一款産品是否能夠爆賣的50%;其次,産品的包裝、外觀的精美度貢獻了20%的成功率。而産品的好壞本身對于能否成為爆款的重要性較弱,但這并意味着産品本身不重要,而是爆款需要在産品好的基礎上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

案例:日本很多食品廠商(如螃蟹、大米、農産品等)都在做品牌化,如會在蔬菜上貼上農戶的照片,營造産品可溯源的品牌印象;定位高端的豬肉品牌Super X(品名很好,成功了50%),通過在豬肉上貼上非常酷的Super X标簽,實作商品大賣。

2、企業如何根據消費者需求并進行選品開發?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首先,要在“競争對手/客戶”和“意識到/沒意識到”的矩陣中,選擇獨特的産品,鑄就先發優勢。

其次,應當強調“發現顧客也沒有發現的需求”,而不是直接問顧客“你想要什麼”。比如三得利角瓶威士忌銷售額在産品不提價的前提下獲得了10倍增長,原因是三得利通過推出威士忌的新喝法Highball(加冰塊,加碳酸)。

3、日本飲料行業的産品研發案例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背景: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下滑;飲料消費呈現“健康化”趨勢,如飲品中添加蔬菜果汁、植物纖維等。日本消費者對飲料的訴求逐漸趨向于“好喝”+“健康”,健康飲品出現需求缺口。

産品定位:針對這樣的消費者需求,各個公司有不同的産品定位——三得利生産的烏龍茶添加了“助消化”的成分,打造“健康飲料”的産品形象;三得利黑烏龍茶添加了“植物纖維”,幫助控制糖分,屬于“解決型”的飲料;麒麟公司的紅茶,創新型地通過香料調制出非常逼真的紅茶味道,麒麟紅茶也成為暢銷産品。

産品命名決定一半的成敗。 以“日本煎茶”為例:由于品牌名難讀,讓消費者感覺很陌生,煎茶銷量很少。在7-11 回報該問題後,公司通過“更換品牌名+廣告投入”的方式。比如在廣告宣傳上強調“茶田”來幫助營銷。80~90年代,日本大衆喝茶就像喝水一樣,但以往日本社會不具備“消費瓶裝茶”的習慣,後來公司從“依雲瓶裝礦泉水”得到啟發,将茶飲料以瓶裝的形式銷售,進一步提升了銷量。

四、久塚智明:《從生活者的視角看食品研發》

久塚老師曾在味之素工作,後來在可口可樂的東京研發中心擔任副總經理。在他的課堂上,講述了圍繞如何拆解消費者的真正需求,讓制造商以俯瞰全局的眼光,捕捉到消費者端的細節變化,做出引領未來趨勢的産品。

久塚老師強調了隐性知識在食品開發領域的運用,例如在開發白醬汁的過程中,把大師做菜經驗的隐性知識,通過檢測技術顯性化,生産出一種普适化的工業産品,讓普通消費者也可以做出跟大廚一樣的菜。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1、産品的制造商要擁有“三隻眼睛”:

第一是“鳥眼”,能夠俯瞰全局;第二是“蟲眼”,能夠仔細且準确地觀察到細節變化,更加準确地捕捉世界的潮流趨勢;第三是“魚眼”,它能讀懂水流的趨勢,讀懂潮流和未來走向。

2、拆解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方法是拆解需求的“主謂賓”:

主語即需求的對象① 誰來用;謂語即需要怎麼做② 怎麼用;賓語即需要做什麼③ 用什麼。用椅子來做比喻。椅子是給人們坐的,考慮“坐”這個動詞、謂語,就會去思考它的主語或者主體,誰來坐。很多制造商,包括食品的制造商、工廠都是用名詞來思考的,隻考慮“椅子”。但比如輪椅也是椅子的一種,讓保時捷來做,它會研發出不一樣的輪椅。坐輪椅的人可能需要去拿位置比較高地方的東西,或者和自己說話的人比較高,他需要把輪椅調到相同的高度。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3、想要找到消費者真正需求,要站在客戶角度看需求

711的鈴木社長以前的理念是“為了客戶着想”,但是這一理念換為“完全站在顧客的立場上思考”。實作了換位思考,才可以更加容易地想象出客戶真正需要的商品和服務。

通過延伸産品矩陣 + 隐性知識顯性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延伸産品矩陣:制造商可以探索食物的多樣性,如香味和醬汁,讓烹饪過程變得有意思;添加一些新的感受也會使商品價值提升,比如車門向上開和向兩邊開沒有本質差別,但向上開可以提高車的價值。

隐性知識顯性化:在食品的開發中需要有效運用隐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結合,比如在開發一款醬汁時:制造商用裝置監測了一位巴黎廚師做菜的全過程(隐性知識,靠經驗),嘗試去尋找他做菜時的肌肉記憶和經驗,希望能把這種大師的工藝普适化并産品化(顯性知識,客觀性),這樣普通消費者也可以做出跟大廚一樣的菜。

啟承訪學:存量市場下,日本消費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增長

日本零售與食品産業的創新和進步不僅僅來自于個别企業的努力,而是來自于産業鍊各個企業的協同和共識。鍊路上各個企業互相加深合作,共同促成了整個社會的流通效率最大化。

啟承訪學的目的,也是希望通過專家分享和實地探訪,讓夥伴企業獲得對未來業務發展有啟發的經驗。通過導入專家的視角,促進零售企業獲得制造型企業的視角,品牌型企業獲得零售企業的視角,在多方面的互相交流下,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和機會,攜手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好産品和好服務。歡迎對此類内容感興趣的消費産業同行者們和我們交流和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