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踏青賞春,何必遠方!“農民”花匠将“花博會”搬到了家門口

作者:上海徐彙

春日灼灼,一場“古美之花”種植活動在徐彙區虹梅街道古一、古二、古三、古四居民區(即古美小區)同時開展。日前,居民親手種下屬于自己的“古美之花”——月季,将“花博會”搬到了自己的家門口,不出小區就能來一場媲美公園的flower walk。看着如此生動的春日種植畫面,誰能想到一年前,這裡還是綠地雜亂的樣子。

踏青賞春,何必遠方!“農民”花匠将“花博會”搬到了家門口

位于徐彙區西南部的虹梅街道古美小區,作為20世紀90年代的拆遷安置社群,老舊的房屋、荒蕪的綠地、乏力的物業曾是社群居民的痛點。如何在存量更新的時代背景下,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環境更新之路?古美小區用“園藝”打開了社群治理的新思路。

埋種:虹橋鄉的農耕傳統

踏青賞春,何必遠方!“農民”花匠将“花博會”搬到了家門口

古美小區的居民在自我介紹時往往會有一種奇妙的默契,他們會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關鍵詞——農民出身,而他們的出生地是現在的虹梅漕河泾開發區,過去的虹橋鄉。

虹橋鄉由于地接市區,曾是上海傳統蔬菜種植區,20世紀50年代起又成為上海重要的副食品生産基地,可以說正是虹橋農民用智慧和勤勞把虹橋鄉建設成為聞名全市的蔬菜之鄉。時過境遷,“上樓”之後的虹橋農民,在新時代将農耕傳統以園藝的形式得以保留與發展,在家門口自發改造出28個微型花園,成為古美小區的風景線。

萌芽:居民園藝社的誕生

踏青賞春,何必遠方!“農民”花匠将“花博會”搬到了家門口

2023年,虹梅街道攜手華東理工大學,積極探索老舊小區硬體改造與軟法治理相結合的參與式治理路徑。在項目的第一階段,項目組以“社群園藝”為主線,在小區内開展了六次“可系列園藝活動”,通過“活動吸納、居委動員、能人帶頭”的多元動員模式,在項目初期共發掘出十餘位居民達人。伴随着賦能課程的逐漸深入,以居民能人為核心,園藝愛好者逐漸彙聚,古美小區居民園藝社初具雛形。

育苗:打造“不會荒廢”的社群花園

踏青賞春,何必遠方!“農民”花匠将“花博會”搬到了家門口

如何實作社群花園的常态化管理,打造出一個不會荒廢的社群花園是項目第二階段的工作重點。對此,虹梅街道從隊伍、資金、機制三個層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

通過第一階段的深入動員與課程賦能,古一、古二、古三、古四居民區成功組建了以園藝達人為核心的居民志願者隊伍,他們的朋友圈還在不斷擴大中。有的園藝志願者隊伍遵循老少搭配的政策,由中青年園藝達人負責規劃設計,老年居民負責日常維護;有的園藝志願者團隊不斷吸納新鮮血液,呼籲青年居民加入一起幹;還有的園藝志願者團隊緻力于挖掘更多社群園藝達人,通過自治項目将其請出來,共同服務社群。

資金支援也是項目進行下去的一大重要助力。社群基金會公益創投完成了花園的硬體改造,社群自治金保障了花園日常維護,星巴克社群公益資金打造了特色花園……社群不斷拓寬資金管道,持續連結周邊優質資源,形成“基金會創投、自治金支援、園區企業參與”的多元籌集模式。

在機制層面,則是根據各居委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古一團隊以點帶面,以社群花園為中心不斷輻射周邊樓棟開展門前綠地改造,逐漸形成風景秀帶。古二團隊以“主幹道提升”為目标,主要種植草皮、綠籬與花樹,低維護的同時,確定主幹道兩邊四季有景。古三團隊則發揮其園藝達人能人多的優勢,多點開花,移步換景。

踏青賞春,何必遠方!“農民”花匠将“花博會”搬到了家門口

目前,社群花園運維已步入正軌。居民自發設計、翻土、采買和種植已完成百餘平方米的花園改造,實作了環境更新的全鍊條改造閉環。

成樹:古美園藝的破圈之路

2024年初,通過民主讨論,居民一緻認為在目前的社群花園基礎上,園藝活動還需進一步“破圈”,吸引更多中青年主力加入志願者隊伍。為進一步擴大居民參與、延展項目範圍,項目第三階段則重點面向全體居民開展“古美之花”評選、園藝項目公益創投、家門口小花園規範化建設、古美社群園藝節等大型活動。

經過前期的宣傳與征詢,共有400餘位居民參與了“2024年度古美之花”線上投票,根據投票結果標明月季作為“古美之花”,并同步确定了種植點位。居民志願者代表、居委、第三方社會組織共同前往花鳥市場采購,每一盆種植的月季皆由居民親自挑選。

虹梅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激發居民的參與熱情,本次投票還增加了激勵機制,根據各居委的投票數設定不同梯度的花卉數量與改造基金,由居民志願者決定花卉與資金的使用,居委、第三方從旁輔助監督,真正讓居民從被動的參與者變成社群治理的能動主體,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

踏青賞春,何必遠方!“農民”花匠将“花博會”搬到了家門口
踏青賞春,何必遠方!“農民”花匠将“花博會”搬到了家門口
踏青賞春,何必遠方!“農民”花匠将“花博會”搬到了家門口
踏青賞春,何必遠方!“農民”花匠将“花博會”搬到了家門口

文稿:虹梅街道

記者:楊宜修、肖樂鑫、施昱辰

編輯:陳海笑

審校: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