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打個賭,你不能邊吸氣邊說話

作者:金川融媒

挑戰!請嘗試:一邊吸氣,一邊說話。

聊天、哼曲、吼叫(?),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進行這些發聲行為。理所當然的,我們會視發聲為平常,“以為”我們時刻都可以發聲。但一個簡單的小實驗告訴我們:至少在吸氣時,我們不能說話。

有些時候,你會發現一些人聊到興起,忍不住滔滔不絕,似乎沒有人能打斷他們。鑒于吸氣與發聲無法共存,如果他們真的停不下來說話,大概會發生把自己“聊死”這樣的慘劇。

好在,我們從沒有聽過這樣诙諧又恐怖的事件發生。畢竟人體總是會優先保障一個最基本的需求——生存。如果發現即将缺氧,那麼大腦會強迫你停止發聲,趕緊呼吸。畢竟,活着才是第一要務。

發聲與呼吸緊緊地捆綁在一起。我們似乎總是在呼氣時說話,吸氣時停止說話。因為發聲需要從肺部釋放氣流,流經喉部,迫使聲帶振動,才能發出聲音。這其中的關鍵是氣流與聲帶振動。

不過,如果仔細思考,吸氣顯然也會讓空氣流經喉嚨,為何逆向過程無法觸發聲帶振動呢?為何我們不能在吸氣時說話,擁有無時無刻喋喋不休的能力呢?為什麼我們不會“聊死”呢?

精細而複雜

要想了解前兩個問題,我們還需要更詳細地了解發聲這一過程。盡管發聲系統的複雜性因物種而異,但産生聲音的基本過程卻有着相似之處。正如前文所說,發聲需要氣流與聲帶的振動,這與喉部息息相關。

來打個賭,你不能邊吸氣邊說話

圖檔來源:Wikipedia

喉是一種古老的器官。當魚從海洋爬上陸地,演化為各種動物,這一過程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需要将呼吸的空氣與攝入的食物分開。喉部的功能就像是氣管的“前廳”,其内部有一層名為會厭的軟骨,可以防止食物或者液體掉入氣管,引發窒息。而在會厭的下方,哺乳動物演化出了額外的組織褶皺,這層褶皺正是我們發聲必備的聲帶。

而要想使聲帶振動,通常需要喉部收縮,讓聲帶内收,這樣氣流通過時才能激起褶皺的振動。如果你有意識地去感受,或許能發現,當擠壓自己的喉嚨時,發出的聲調通常偏高,而努力拓寬喉嚨時,則能發出低音。這一過程其實正是在拉緊或放松聲帶,進而調節聲帶振動的頻率。

然而,當我們試圖吸氣時,為了保證吸氣的高效,喉部需要打開,也就是聲帶外展,自然無法引起聲帶振動而發聲。當然,這是在自然放松的前提下,此時我們吸氣不會感到任何滞澀。但如果你有意識地收緊喉部,同時吸氣,其實也能發出一些類似“驚呆我”的感歎聲,隻不過會感到吸氣困難而已。

來打個賭,你不能邊吸氣邊說話

圖檔來源:Wikipedia

聲帶與呼吸複雜而精細的協調運動,使動物能夠發出聲音,彼此交流。但科學家依然好奇,在涉及生命威脅時,發聲為何一定能為吸氣讓步?如何保證呼吸的優先級高于發聲呢?

主導行為的“操縱者”

無論哪一種行為,都受神經回路調控。比如,聲帶閉合或外展會受喉部運動神經元控制,而呼吸運動則由複雜的呼吸回路控制。在喉部運動和呼吸之間,顯然也存在神經回路,能無縫且絲滑地調控二者的靈活切換,且能保證呼吸回路的優先級。

為了探索這種主導行為背後的“操縱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開始使用小鼠模型,試圖确定控制聲帶内收的神經元,并探究這些神經元會如何與呼吸回路互相作用。

小鼠的發聲,同樣需要呼氣,使氣體流經幾近閉合的聲帶。聲帶的内收會在中間留下一個非常小的小孔,當氣體穿過小孔時,就像吹口哨一樣,能讓小鼠發出超音波,來與彼此交流,這一過程也被稱為超音波發聲(ultrasonic vocalization,USV)。

研究人員知道,聲帶内收由喉部運動神經元控制,于是他們使用神經示蹤劑來繪制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接配接,開始向後追蹤,以尋找支配它們的神經元。經過觀察,研究人員在後腦區發現,一組位于疑後核(retroambiguus nucleus,RAm,此前的研究已鎖定它與發聲有關)的運動神經元在小鼠USV期間被強烈激活。最終,研究人員鎖定了 RAm 中的一部分發聲特異性神經元,稱為 RAmVOC。

來打個賭,你不能邊吸氣邊說話

圖檔來源:原論文

當研究人員阻斷 RAmVOC神經元時,小鼠不再能發出 USV 或任何其他類型的聲音,它們的聲帶不會閉合,腹部肌肉也不會收縮。反之,當 RAmVOC神經元被激活時,小鼠的聲帶又能關閉,産生 USV,同時呼氣。而且,激活時間越長,呼氣和發聲的時間也越長。

但如果持續刺激 RAmVOC 神經元兩秒或更久,USV 就會被吸氣過程打斷。在長時間的 RAmVOC 激活過程中,小鼠會周期性地中斷發聲來吸氣。呼吸的需求明顯“蓋過”了研究人員對 RAmVOC 神經元施加的刺激。

為了找出幕後“真兇”,研究團隊繪制了那些會向 RAmVOC 神經元提供抑制信号的神經元的圖譜。由此,他們發現抑制信号大多來源于腦幹中控制呼吸節律,被稱為前包欽格複合體(preBötC)的部分。

來打個賭,你不能邊吸氣邊說話

圖檔來源:原論文

當研究人員阻斷 preBötC 與 RAmVOC 的連接配接時,小鼠很難中斷發聲來進行呼吸。與正常情況下相比,小鼠的呼吸會淺很多。而且吸氣時,小鼠還會發出嘶啞、類似哮喘的聲音。

研究表明,RAmVOC 神經元能控制聲帶内收以發出聲音,但會定期被 preBötC 抑制,進而保證呼吸順暢進行。這項研究揭示了呼吸與發聲協調運動背後的神經回路,已于今年 3 月發表于《科學》(Science)上。

回顧人類的進化,在我們與早期猿類祖先分化後,發聲器官的形狀就發生了變化。人類的嘴部開始變小,突出程度有所減少,舌頭也向下移動,将喉位拉低,使我們有了更長的脖子。這些變化都讓人類能夠無比精确地控制各種微小的肌肉,發出其他動物無法實作的複雜聲音。

但機遇總是伴随着風險。由于喉位下降,我們吃的所有食物都必須經過喉部,錯開氣管,而後進入食道。這其中的驚險在于,一旦食物走錯位置,就會發生嗆噎。似乎,這些提升我們發聲能力的結構,反而讓我們能“更有效”地窒息而亡。

為了避免這種“高效”,還請大家注意:避免在說話時急切地進食和飲水,這會大大增加嗆噎的風險;或者持續說太久,也可能導緻喉嚨疲憊,引起嗆咳。

參考文獻

[1]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i8081

[2]https://news.mit.edu/2024/how-brain-coordinates-speaking-and-breathing-0307

[3]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ih-research-matters/coordinating-speech-breathing-brain

[4]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scientists-discover-how-some-whales-can-sing-while-holding-their-breath-underwater-180983836/

[5]https://www.npr.org/2010/08/11/129083762/from-grunting-to-gabbing-why-humans-can-talk

[6]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080-1

來源: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