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微更新中重新想象城市的未來

作者:上海規劃資源

中國城鎮化程序已進入“下半場”,城市改造模式已發生改變,以“小修小補”代替大拆大建成為城市治理與發展的新潮流,從整體性規模更新到漸進式微更新,城市更新呈現出新趨勢、新路徑。

微更新也可以帶來大改變。而如今,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城市微更新如何做到“有裡有面”“有形有神”,如何更新疊代、提質提效?

在微更新中重新想象城市的未來

以張園為代表,上海見證了大陸城市更新模式的更疊。

理想的城市

“輕量”與“有機”的改變

在這個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人離開故土奔向城市,開始新的生活。

來到城市,建立聯系,在此紮根。

但是,和幾百年前相較,我們更擅長在城市生活嗎?

城市已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聚居地,人們對于城市有着理想生活的想象。對于“理想的城市”,每個置身其中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描繪。于是,在保持城市肌理的基礎上,對已有城市空間進行小範圍、小規模的局部改造,進而實作空間活化與區域振興,也變得更為重要。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從西歐到亞洲,城市的物質環境與社會網絡進入了更新階段,開發、改造、複興與重建在此時發生,人們開始更加謹慎地對待小型社群空間,并開始思考其對于城市活力的重要性。

明治大學理工系建築學科教授小林正美長年緻力于城鎮建設與設計活動,帶領專家與市民共同努力營建社群,在她所著的《再造曆史街區》中,她講道,在日本,這項運動被稱為まちづくり,即“街區營造”。日語中的“營造”又指“稻米的培育”以及“人的培養”,換言之,“街區營造”的深層意味是指這件事情本身是需要用心規劃與培育的。

與“城市更新”不同,“城市微更新”所要強調的是“輕量”與“有機”,以輕微的姿态帶來改變,易操作易實施,且這種改變可以與社群産生聯系,居住環境得到改善的同時,改變可以永續進行,持續激活。“微更新”的實踐者,是政府、公益組織,是專業開發人士、建築師和規劃師,也是社群居民,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是“微更新”實作目标的關鍵。

2000年,英國《城市更新手冊》的出版,标志着英國城市更新工作的新起點。這部手冊對城市和規劃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在當時的英國,也在全球範圍内得到熱烈反響。

在《城市更新手冊》序言中,利茲大學名譽教授彼得·羅伯茨指出,城市更新是一個經曆豐富卻鮮為人知的現象。對于城市地區所遇到的問題,沒有普遍适用或“一刀切”的解決辦法。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開發中國家,這似乎都是正确的。

同樣的,《世界城市規劃與公共政策前沿譯叢:英國城市更新》一書也全面介紹了二戰以來英國城市更新的各個發展階段,是迄今為止比較全面地展示英國城市更新曆程,并全面深入介紹英國城市更新理念、相應政策設計及政治經濟背景的專著,對大陸當下的城市微更新具有很好的參考借鑒意義。

總而言之,城市微更新是基于城區肌理和風貌,尊重城市本身秩序與規律,強調多元共同參與,以地區當下的核心問題為突破點,以合适的規模,對局部進行修補更新,進而激發一種自主的連鎖效應,為地區創造更具歸屬感的空間與影響力的文化。

曆史記憶

塑造一個活生生的城市

在上海靜安區,始建于1882年的“海上第一名園”正在重制百年前的光華。地處南京西路風貌保護區核心位置的張園,至今已有140餘年的曆史。它是上海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建築風格最豐富的石庫門建築群之一,也是上海首個保護性征收改造的城市更新項目。

為了呈現張園“重生”的心路曆程,今年3月,張園文化叢書第一本《海上名園:張園與海派文化》出版,并創新提出“城市文化元空間”的理論。

在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市文史館研究館員熊月之看來,張園有機地将商業性、休閑性、大衆性、開放性和流行性彙集到一點,五性合一。其中商業性指市場性、消費性,免費開放、有償服務;休閑性指娛樂性,可散步、賞景;大衆性指其公共性,不設門檻,對公共開放;開放性即世界性、多元性、包容性;流行性即變易性、先鋒性、創新性。

熊月之總結,最初的張園融合商、旅、文、教為一體,如今煥新後的張園重新成為潮流中心,可以說剛好和它100多年前的“身份”結合了。這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城市微更新。

城市記憶是城市的故事,貫穿城市的曆史,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街坊裡巷、廟堂遺址等都是城市曆史記憶的組成元素,承載着這片土地上居民的共同記憶。重視對這些元素的文化保護和挖掘利用,可以讓人們漫步其中,觸景生情,達到以文化人、環境育人的效果。

簡·雅各布斯曾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說:“設計一個夢幻城市很容易,塑造一個活生生的城市則煞費思量。”

以張園為代表,上海見證了大陸城市更新模式的更疊,從新中國成立後的“大拆大建”到改革開放後的“多元開發”,從加入WTO後的“重質輕量”,再到大資料時代的“可持續發展”。

如今,上海已進入“城市更新4.0”時代,這一時期的核心概念是“有機更新”,将城市看作一個永遠處于新陳代謝之中的有機生命,人為介入應順其肌理、循序漸進。

文化場域

城市空間的內建式設計

作為上海首批完工亮相的城中村改造項目之一,蟠龍天地曆經8年籌劃、4年建設,從郊區的“髒亂差”蛻變成“網紅打卡地”,曆史建築、小橋流水吸引着衆多上海市民和外地遊客前來遊覽。

外灘“第二立面”也在煥發新貌,如今的“外灘·中央”項目,親民又時尚,咖啡館、餐廳、爵士樂中心……市民可以走進去休憩、遊玩,感受老建築不一樣的方寸之美。

136畝的“雲間糧倉”也是上海松江微更新的一個生動樣本,這裡已經華麗蛻變為集科創、文創、體創于一體的人文新地标,引入了展覽展示、演藝劇場、文化教育訓練、休閑娛樂、體育運動等創意業态,活力滿滿。

利用好、保護好具有曆史文化價值的街區、建築,才能進一步彰顯城市文化的特色化和多樣性。利用曆史文化特色區域建築的高低和質感、街頭小巷的場景、自然的風貌等各類特質,營造富有特色的氛圍,以達到“聚微成網”,延續城市生長的脈絡。

上海城市更新正朝着小規模、針灸式、多元度的有機更新方向發展,在《水城共生:城市更新背景下上海黃浦江兩岸文化空間的變遷》一書中,作者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學術發展部副主任丁凡、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伍江探讨了黃浦江發展的趨勢和特征。

書中的案例選取範圍涉及已經相對成熟的四個黃浦江典型水岸案例——外灘、陸家嘴、徐彙濱江以及後世博園區水岸區域,并逐一分析每個區域城市更新的發展曆史、空間層級的水岸再生中的特征與沖突、城市更新政策,對大陸城市更新和城市水岸文化研究有重要的借鑒與參考價值。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趙穎将以上案例稱為內建式設計理念。所謂內建式設計理念,是指突破傳統規劃建築領域的設計專業邊界,探索“設計+”的新模式應對城市更新的新命題,打造一個統一整合的、跨專業跨領域的內建化的城市更新服務體系。其目的是以規劃設計為核心,統籌平衡多專業要素,推動城市有機更新與活力提升。

在《人本城市:歐洲城市更新理論與實踐》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案例:巴塞羅那的城市更新曆程,前後共曆時30餘年,其第一階段即“微觀整治”時期,以老城和城市邊緣區為核心,實施“城市針灸”。“城市針灸”即選取城市中重要節點進行空間活化與建築改造,以“點式更新”帶動全域。巴塞羅那政府提出“通過雕塑塑造城市公共空間”的政策,随後大量出自大師之手的藝術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老城區。

西班牙詩人費德裡戈·加西亞·洛爾卡曾筆繪“世界上唯一我希望永遠不會結束的街道”,微更新後的蘭布拉大街承擔起這一職責。這條曾被稱為“流浪者大街”的林蔭道,連接配接了城市地标——加泰羅尼亞廣場和哥倫布紀念碑,成了真正永遠不會結束的街道。

内生動力

人是城市微更新的主體

“我走在鼓樓下面/路在堵着/雨後的陽光散落/人們都出來了/執着的迷惘的文藝青年很多/如果我無聊了就會來這裡坐坐。”趙雷的一首《鼓樓》使得鐘鼓樓一躍成為北京的新晉打卡地。遊人如織的同時,鐘鼓樓周邊地區也在進行騰退與更新。

與之類似,北京的白塔寺也經曆了這一過程。在中國人民大學城市規劃與管理系助理教授趙益民的觀察中,這樣的城市微更新更注重居民的訴求,力求達成“最大公約數”。

類似這樣的案例在《城市微更新:城市存量空間設計與改造》中還有很多,作者李濤認為,城市微更新中最應該關注的還是人。居民是城市生活的主體,也是微更新的主體,要堅持“以人為本”。

在上海,當你走在由安福路、武康路、巨鹿路、長樂路等構成的遠近聞名的衡複風貌區時,你能真切感受到曆史文化風貌區的優美景色。但徐彙區委書記曹立強說,徐彙衡複風貌區城市更新的重點,是要保護好曆史文化風貌,也要保住城市的煙火氣,最重要的是,要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條件。

目前,衡複風貌區已完成一批改造,徐彙正加快“三舊”變“三新”,即“讓老舊住房穿新衣、老舊小區換新顔、老舊小區居民過上新生活”。

重建附近,其實是居民最關注的問題,已經退休的王司琴坦言,對她和朋友們來說,社群的公園非常重要。社群公園是可以讓居民得以在其中收獲更多休閑、交往體驗及舒緩身心的優質公共空間,重建附近的特征是在不改變現有綠地空間屬性的前提下,提升社群公衆的參與性,進而促進社群營造。

《重建附近:社群花園與社群營造啟示錄》由此衍生,它是對2019年及2021年兩屆社群花園與社群設計國際研讨會的成果進行的總結,集合了各地社群花園與社群規劃研究者的新觀點和一線實踐者們的近期實驗案例,對當下中國城市更新和社會治理,有着重要的方向探索和實踐意義。

如今,建築師俞挺發起的“城市微空間複興計劃”已經推進了七年。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建築師,他一直嘗試用理性的建築學工具表達他對上海的了解,“激活”城市的“失落”空間。

俞挺說:“微更新鑲嵌在城市肌體中,直接和具體的人發生關系。微更新需要城市的政策制定者、執行者和設計師以相當技巧的方式來設計。一旦做好,微更新對城市居民生活産生的正面影響,比大規模更新來得更直接與顯而易見。當微更新項目積累到一定數量以後,就會湧現出一種我們目前還無法預判的城市新面貌。微更新像小花一樣此起彼伏地出現,就像你走在梅雨季節的上海街頭,突然聞到一絲玉蘭花香的驚喜。此時城市的發展比之前的那種高歌猛進來得更讓人心定神閑。”

挑戰不斷

更新是城市永恒的狀态

城市微更新也面對挑戰。

我們看到,一些城市的微更新存在一定問題:或忽視了對曆史文化價值内涵的挖掘,大量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或缺少對城市各類文化資源的整合,地方特色不夠突出;或公衆參與程度不夠,改造缺乏認同感……

我們面臨的挑戰是碎片式的微更新,與需要大批資金投入的大規模更新不同。城市更新之是以可能有危險,是因為它會建構一種二進制對立——一方面是腦海中想象出來的又新又美的城市景觀,另一方面是對此時此刻存在的城市景觀的他者化,即不認為這樣的城市景觀值得在這裡存在。

如果我們想讓城市更新變得更加包容,擺脫這樣的二進制對立應當是接下來要走的第一步。

2023年3月起,山東淄博因燒烤火遍全國,引發了城市治理話題大讨論。随後天津、哈爾濱等城市,陸續被大衆關注,迎來了流量的“潑天富貴”。

在流量面前,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我們表面看到的是流量的紅火,殊不知要接住這“流量之考”,背後則有更深層次的城市治理邏輯。

《城事在人:淄博現象背後的城市治理與變革》便是這樣一部鮮活生動的城市微更新的教科書。淄博标本,從個體經濟的發展中升騰出煙火人間;城市之治,終不以流量論輸赢,回歸人本最為長遠。

俞挺發現,在細碎煩瑣的城市更新實踐中,建築師不僅要有強大的觀念和理想,還要懂得傾聽周邊嘈雜零碎的聲音和欲望,有開放的心态,能容錯,會應變,将一切綜合起來去執行,才能更好地實作改造。

在微更新中,以俞挺為代表的建築師和設計師想說的就是擺脫标準化。因為每個城市、每個社群、每個項目甚至每條道路,彼此之間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異,每個項目都有其“指紋屬性”,是以一事一議、一路一策是城市更新的“貼身”屬性,标準化無法實作滿足不同類型的城市、社群、項目、道路需求的标的。

是以,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教授陽建強等專家建議,在城市微更新的過程中要突出以人為本和回歸人的尺度、加強公衆在微更新工作中的深度參與、建立健全的微更新保障制度與長效機制等。

同時,技術的發展也會對城市微更新産生助力,比如,人們為什麼會喜歡或讨厭某條街道?“網紅打卡點”是偶然形成的嗎?在《城市更新的眼動追蹤診斷》一書中,作者陳筝發現眼動追蹤技術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人們是如何閱讀環境、了解環境的,在城市更新中運用這項技術,有助于更多以人的活動場景為導向,更加科學地去設計和改造環境。該書從眼動追蹤支援的理論基礎、風貌診斷和循證設計三個層面展開,旨在建立一個觀察人們在各類環境中的行為和感受形成過程的“慢鏡頭”,探索眼動注意力資料如何幫助設計師實作特定設計目的、了解使用者的感受和動機,如何了解并診斷具體空間中人的感受和行為,并圍繞城市更新中的典型設計問題來建構研究、支援設計決策。

城市的生命在于不斷更新并持續迸發的活力,更新是城市永恒的狀态和不變的主題。站在當今,我們需要更新的思維方式,重新想象城市的未來,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我們的未來。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