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人一年刷100多遍,這個《三體》改編的沉浸科幻體驗劇場将迎來2.0版本的疊代

作者:周到用戶端

“我們刷了100多遍,就成了‘股東’。”一個女生過去一年平均每三天就來到徐彙西岸鳳巢AI PLAZA 7樓的《三體·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體驗劇場,“每次來體驗,演員的狀态不同,同伴不同,感覺就很不同。”這個女生告訴記者。

這個被稱為《三體·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體驗劇場,是由《三體》版權方三體宇宙官方授權,以劉慈欣科幻巨著《三體III:死神永生》為藍本打造的。

有人一年刷100多遍,這個《三體》改編的沉浸科幻體驗劇場将迎來2.0版本的疊代

整個體驗融合了沉浸式演藝、VR虛拟現實、AR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多種互動數字藝術,觀衆體驗時将化身為“萬有引力号”的艦員,乘坐太空電梯,登上飛船和莫沃維奇艦長追擊“藍色空間号”,和關一帆探索宇宙奧秘,親曆水滴襲擊至暗時刻,抉擇引力波發射,決定太陽系命運,開放式結局,見證星艦文明在黑暗森林中拔錨起航。

有人一年刷100多遍,這個《三體》改編的沉浸科幻體驗劇場将迎來2.0版本的疊代

過去一年,《三體·引力之外》展開了超過400場演出,接待了約3萬人次的觀演。體驗的門票價格超過400元,從頻次和花費來看,那位刷了100多遍的女性使用者,不愧為“股東”。

“過去一年,我們收到了很多使用者的回報,比如:為什麼不讓我進冬眠艙?為什麼不能換組?為什麼突然跳起了舞?”《三體·引力之外》的總編劇張喻澍說,也是基于使用者的回報,劇場在編排上要來一次更新,2.0版本的體驗及演出疊代将在5月正式推出。

有人一年刷100多遍,這個《三體》改編的沉浸科幻體驗劇場将迎來2.0版本的疊代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異和大衆對于文化體驗需求的不斷提升,沉浸式娛樂逐漸成為文化産業的新寵。“Z世代”的消費者也更加注重互動體驗的“沉浸式”娛樂,根據專業機構統計資料,2019年中國劇本殺行業市場規模是2018年的2倍,到2022年,“沉浸式”已成為新一代消費者的主流線下娛樂方式,擁有近千萬的消費者,市場規模達到百億元級别。

12萬字的劇本,從0到1突破

總編劇張喻澍是一個“三體迷”,2021年進入這項目組時,他到全國各地體驗了50多個沉浸式項目,包括迪斯尼、亞洲大廈等,也有劇本殺、密室等,光體驗也花了不少錢。

“決定進入這個三體項目組時,我做了很多心理準備。”張喻澍說,身邊有朋友演了《三體I:地球往事》和《三體II:黑暗森林》的舞台劇,“要做好這個項目,其實很不容易,很可能引發不好的口碑。”

有人一年刷100多遍,這個《三體》改編的沉浸科幻體驗劇場将迎來2.0版本的疊代

在一張照片上,張喻澍躺在地上,身下攤了滿地的是12萬字的劇本。這是以《三體III:死神永生》作為藍本打造,經過團隊的很多讨論,才有了12萬字的劇本。“因為劇情是多線的,就像遊戲一樣,當時我們寫劇本時列了一個大綱,橫軸是空間、縱軸是時間,最後寫出來有100多個格子。”

“12萬字的劇本是一個什麼體量?我們可以做一個參考,比如《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朱正豪翻譯的劇本,大約在8萬字;《等待戈多》的劇本字數大約是4萬字;本土的一些作品,比如《雷雨》,劇本大約也是8萬字。可見,12萬字劇本的戲,其實是蠻長的。”《三體·引力之外》的創意制作人張合說。

有人一年刷100多遍,這個《三體》改編的沉浸科幻體驗劇場将迎來2.0版本的疊代

“我最初進來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個大工地。”核心演員&執行導演張煥章說,很多演員都是一邊看着場地施工,一邊進行排練的。

整個項目由商湯科技全資開發,最終在2023年4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營業。

不僅是三體迷,還有戲劇迷

“從過去一年的人流來看,我們發現,觀衆大體分三類:一類是三體迷,他們看了《三體》的書,甚至也體驗了開發的各種IP的内容;第二類是戲劇迷,這些人更在乎體驗中的沉浸性、演員的專業性等,這群人也是很多舞台劇、音樂劇、戲劇現場的常客;還有一類就是學生,現在學生們看三體,就像當年我們看四大名著一樣。”商湯科技文化産業創新“科幻星球”的營銷負責人錢欣源告訴記者。

有人一年刷100多遍,這個《三體》改編的沉浸科幻體驗劇場将迎來2.0版本的疊代

當天來到現場和主創團隊互動的,有很多戲劇迷,“《無眠之夜》我看了很多遍,也會看百老彙的一些戲劇和音樂劇,他們的表演都相對更精準,《三體·引力之外》我也來刷了很多次,互動性更強,我比較喜歡這一點。”一個“股東級”的男生對記者這樣說。

大衆點評和大麥平台的使用者點評,也能看出一些使用者的特征,比如有使用者說:“三體原著小說相當優秀,近幾年來的衍生影視作品也不少,但沉浸式戲劇的形式是不是第一次見!化身為一個NPC路人,進入情節,和小說人物面對面交流,是不是很過瘾?!”

有一些使用者感到不滿意,比如現場裝置的體驗、演員的演技和投入程度、劇情的豐滿度等,。“看大衆點評上的評論,我們有時會有一種無地自容的感覺。對使用者的評論,我們也是定期開會,根據一些意見做一些改進。”總編劇張喻澍說。

對于即将在5月推出的《三體·引力之外》2.0版本,演員為什麼從16個人縮減為12個人?老的演員有多少能繼續表演?如何把原著中人文的思考創排到新一版中?……這些都成為體驗者關注的話題。

從互動到表演,提高精準度

此次主創團隊和使用者的見面會上,在複排導演朱蘇潔和陳芙蓉的指導下,現場觀衆來了一場“我很高興認識你”的互動,前後左右的人,大家通過這句台詞表現不同情緒或含義。

有人一年刷100多遍,這個《三體》改編的沉浸科幻體驗劇場将迎來2.0版本的疊代

“觀衆到劇場體驗2個小時,這個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我們作為主創人員,希望觀衆到現場體驗的每一分鐘,都是經過凝練過的精準的表演。”複排導演朱蘇潔說,沉浸式的體驗中,每個演員都像是一朵花,沒有正面或背面,即使演員在劇場裡走路,他的背影也應該講述着同一個故事,跟正面一樣。

“整個劇場,有各種各樣的空間,大小、尺寸以及他們的風格都太一樣,對演員而言,他們需要掌握所有不同空間的變化的靈活度。”朱蘇潔說。

據了解,《三體·引力之外》2.0版本的前期演員招募中,收到了300多份履歷,加上老演員二三十人,主創人員大約要在350人裡選出新一輪的角色,出演不同的角色。

5月上旬,《三體·引力之外》2.0版本中,表演的部分會更加強化,即興互動部分相對削弱,“從一些有影響力的沉浸式戲劇或音樂劇等情況來看,從互動到表演是一個趨勢。”現場一個重度粉絲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