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作者:素素曆史閣

1975年,23歲的知青王桂珍跛着腳去陳家串門,正巧聽到大嬸問22歲的兒子:“前幾日相親的女兒那麼俊,你都不要,那你到底要找什麼樣的?”王桂珍正想偷偷離開,卻聽到他羞澀地回應:“我想找桂珍姐那樣的!”

王桂珍捂着怦怦直跳的心髒,昔日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她突然生出破釜沉舟的勇氣,一把推開陳家大門,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願意!”

沒多久,她成了陳家媳婦。許多知青聽到她的婚事,紛紛搖頭歎息。甚至是昔日和王桂珍朝夕相處的高玉梅,也都反對這場婚事。

不曾想多年以後,這些從北京來江西插隊的知青們,慘遭打臉。他們紛紛感歎:“咱們這些人,都沒有王桂珍那樣幸福。”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說來,王桂珍也真的是一個知恩圖報的有福之人。

王桂珍剛從北京去江西陳家莊插隊的時候,是在1968年。當時她年僅15歲,和大她一歲的高玉梅一起,被安排借宿在陳德興家中。

初來乍到的不習慣,很快就被陳大叔一家人的淳樸善良化解開。

起初的幾天,陳大嬸會樂呵呵地招呼王桂香兩人和一起吃飯。但到底寄住在人家底下,王桂香兩人還是頗有些不自在。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陳大嬸細心地察覺她們的不自在,便建議分開,在自個的窯洞裡吃飯。王桂香兩人對陳大嬸的貼心感激不盡。

可分開後,王桂香發現,陳大嬸每次都把好吃的塞給他們,差的留給自家吃。王桂香左思右想後,和高玉梅商量道:“這樣不行,雖然陳大嬸他們是一番好意,但我們不能總這樣受她的恩惠,也得學會自食其力!”

于是,她們兩人便主動和陳大嬸說想學習煮飯,畢竟她們的窯洞裡也有鍋竈,寒冷的冬天,也需要燒火取暖。

陳大嬸聽到她們的請求,樂呵呵地說:“行!做飯很簡單,學一學就會了!”于是,陳大嬸開始手把手地教她們發面蒸馍,炖菜熬糊糊。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等到她們學會了煮飯,就開始面臨打水和砍柴的問題。可看到那幽深的井口,膽小的她們不敢靠近,更不會用那辘轳打水。

無奈之下,王桂珍去找了一個社員幫忙打了水。等到王桂珍将水挑回去的時候,不僅桶裡的水剩下半桶,腳上的鞋襪都濕了。

陳大嬸看到她們這樣,心疼不已。這大冷天的,這樣肯定會凍生病的。

陳大嬸連忙叫兒子陳興存出來,幫忙王桂珍卸下肩上的水桶,自己則轉身去屋裡,滕出一個盛谷子陶杠搬到王桂珍的窯洞。陳大嬸叮囑王桂珍道:“以後打水就存興幫忙,你們就不要再去了,不然被辘轳打着哪,可了不得。”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王桂珍兩人想到那口井,心裡也是隻發怵,感激地對陳大嬸連連點頭,并轉頭對陳興存道:“以後要勞駕你的幫忙了!”

對此,陳興存憨厚地笑道:“小事,以後你們的水缸就讓我負責了。”

于是,從那天後,王桂珍他們的水缸都是滿的。不僅如此,她們做飯所需要的柴火,陳存興父子兩一早就會幫她們打來。

王桂珍和高玉梅相視一笑,感謝陳家的付出,兩人就此在這裡安頓了下來。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後來,春耕備耕生産開始,王桂珍兩人開始往山上挑糞。雖然她們早有心理準備,但身體依然吃不消。等到傍晚下工後,王桂珍直接倒在炕上,她的肩膀火辣辣的疼,腳酸脹得一點力也使不出,手掌又腫又痛。

這個時候,王桂珍突然很想家,她在家裡,有自己的父母幫她操持家務,現在卻什麼都要靠自己。想到這些,她心裡突然有了一些委屈。

沒多久,陳大嬸便找上門來,她将王桂珍拉起來,關心道:“吃過飯了嗎?”看到她那溫暖的眼神,王桂珍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對着她“嗚嗚嗚”地哭了起來。

看到王桂珍無助的樣子,陳大嬸連忙一把将她抱住安慰,卻碰到了她的肩膀,對方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陳大嬸連忙檢查她的肩膀。看到那又紅又腫的肩膀,陳大嬸控制不住地掉眼淚。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當天晚上,陳大嬸細心照顧王桂珍兩人,忙前忙後地給她們煮飯、洗碗後,就連忙趕回自己的窯洞裡。

那一晚,因為情緒被發洩出來,原本睡不着的王桂珍,在酸脹中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夜。等到了第二天,她和高玉梅正要上工的時候,陳大嬸火急火燎地出現,塞給她們兩個棉墊肩。

原來,她連夜将拆了自己的舊棉褲,做成墊肩給王桂珍兩人用,希望借此可以保護他們的肩膀。

王桂珍趕緊向她道謝,陳大嬸的體貼和照顧,總會在第一時間解決她們的燃眉之需。這個時候,陳大嬸已經成了她在異地他鄉的“母親”。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後來,經曆了一個春耕春播的鍛煉,王桂珍兩人也都适應了勞動的艱辛。秋收後,隊裡給知青們修建了新窯洞,知青們可以搬到新窯洞裡吃住,再也不用借住在老鄉家裡。

搬家那天,陳大嬸揉着眼睛,對這王桂珍兩人道:“嬸是真的舍不得你們,以後常來串門,我給你們擀面吃!”

王桂珍早就将陳家當成了自己的家,但也不好一直叨擾他們,答應會經常來串門後,才和高玉梅一起離開。

後來,搬到知青點的王桂珍依然經常去陳家串門,吃上一兩口陳大嬸做的飯,也幫忙她洗碗做家務。空閑的時候,她也會教陳興存識字認字,教他溫習國小和國中的功課。雖然不是一家人,但相處起來勝似一家人。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後來,高玉梅被招工到縣裡工作,而王桂珍的名額被别人頂替,繼續留了下來,參加了鐵路支線建設。可在臨近春節的某一天,她突然被一塊滾石砸傷,小腿骨裂,大腳趾骨折。

經過醫生的處置後,陳興存用架子車拉着王桂珍,趕了一天一夜的路将她送回知青點。可知青點的知青都去修鐵路了,王桂珍不能走路,上茅房都需要有人照顧。陳大嬸不放心她一人住,便将她接回家照顧。

一連三個月,陳大嬸精心照顧王桂珍的飲食起居。直到無礙後,王桂珍才回到知青點,對陳大嬸的照顧,王桂珍發自内心地感激。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轉眼又是一年春天,王桂珍去陳家串門,剛好聽到陳大嬸在屋裡和陳興存聊他的婚事。陳興存已經22歲,這個年紀的農村男孩,大都已經結婚生子,陳興存姐姐的孩子都已經有3歲大了。

可陳大嬸給陳興存相看了許多人家,陳興存都不滿意。這下,陳大嬸開始着急了,拉着他問到底想要找什麼樣的女子。不曾想,陳興存說:“娘,我想找識字的,像桂珍姐那樣的……”

陳大嬸這下是驚得不知說什麼好,雖然她将王桂珍當女兒一樣對待,但王桂珍以後很可能會回城,兒子的心意怕是不會有好結果。

她還沒想好怎麼勸兒子,王桂珍就推門而入,直接來到她跟前,答應和兒子交往。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沒多久,兩人便結了婚。雖然王桂珍的父母反對,但奈何桂珍先斬後奏,也無可奈何。看到女兒在婆家一直受家人的照顧,也就放下了心裡的芥蒂。

後來,王桂珍參加了聯考,考上了運城師範。她讓婆婆幫忙照顧一歲半的女兒,便到運城讀書。畢業後,她回來當了一名國文老師。學校和家離了8裡路,但她沒住校,天天騎自行車回家。

輾轉過了幾年,陳興存承包了大隊的拖拉機,搞起了運輸,成了村裡最早的萬元戶。之後,他又考了駕照,買了大貨車搞起了長途運輸。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直到2008年,王桂珍退休,和丈夫一起在運城買了樓房,和女兒女婿生活在同個小區。

身邊有丈夫,子女也在不遠處,王桂珍的陳興存生活得很幸福。曾經和王桂珍一起下鄉的知青們紛紛感歎,回城的這些人啊,都沒有王桂珍生活的富足、幸福。

其中也包括了和王桂珍一起,在陳家生活了許多日子的高玉梅。當初王桂珍嫁給陳興存的時候,高玉梅也是持反對意見。但看到王桂珍如今的生活,她坦言自己看在眼裡,也是非常羨慕。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素素曆史閣

福來者福往,愛出者愛返。王桂珍的選擇,看似出人意料,實則深谙生活的真谛。

她以淳樸之心,融入鄉村,不僅找到了真愛,更收獲了内心的甯靜與滿足。這份真情,可能是她以不能回城的代價換來,是以當時許多知青不能了解她的選擇。

但這種樸實無華的真情,是許多錦繡前程都換不來的。在貧苦年代,雖然身邊銀兩無幾,卻能孕育出濃厚深沉的情感,這種情,是無價之寶,是有多少錢都換不來的。

知青挑糞回來癱在床上,農村大嬸見到,連夜趕制一東西塞給她

也正是王桂珍放下了回城的執念,珍惜當下擁有的,是以她過得比其他人富足、幸福。

正如梭羅所言:“一個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珍惜當下,愛惜眼前人,才是收獲幸福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