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作者:青煙小生a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文|青煙小生a

編輯|青煙小生a

資訊源: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4月12日,鳳凰網釋出了一位高知群體學者的生活,日夜與屎尿相伴,“24小時貼身的照護者”的起居。

這也再次讓“老齡化”的話題,推到社會的風口浪尖上。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這位學者的身份是已經年過半百的北大教授,那麼他為何會過上如此生活呢?

“老齡化”日益嚴重的社會下,網友們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孝道當先

一位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教授——胡泳,不僅在學術界有着卓越的成就,更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入的思考,在網絡新媒體研究領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出生于湖南嘉禾的胡泳教授,擁有政治學博士學位。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他的研究領域廣泛,涵蓋了英語、新聞學、管理學和政治學等多個領域。

他參與創辦了《三聯生活周刊》,并先後擔任《網際網路周刊》和《環球管理》的主編,以及中央電視台《經濟資訊聯播》的主編。

除了學術研究和媒體工作外,胡泳教授還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活動。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他關注社會問題,尤其是與網際網路相關的議題,通過發表演講、撰寫文章等方式,為公衆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思考和啟示。

而這位曾經的北大教授,如今的生活卻囫囵于一方宅院裡。

有如此成就的他,如今的他卻不再是那個在講台上揮斥方遒、引領學術風潮的學者。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而是一位全天候的“家庭護工”,日夜照料着患有重度阿爾茨海默症的母親,從此過上了“24小時的照護人”沒有自己自由的生活。

患有老年癡呆症的患者,不僅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能力,還可能導緻其出現性情改變、了解力和判斷力下降等情況。

是以“24小時”的全天照看成了許多患者的“家庭版藥方”。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家庭綱常,指導着孩子,報答父母的恩情。

從喂食到洗澡,從換尿布到清理污穢,每一個細節都需要這位北大教授的親力親為。

胡泳必須時刻關注母親的飲食和排洩情況,以防止她弄髒衣物或弄髒房間。

這種生活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挑戰,更何況是對于一位曾經風光無限的教授。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然而,胡泳并沒有放棄。他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默默地承受着這一切。

當然在這期間,也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把母親送到養老院?

親力親為

這一問題,胡泳早在幾年前就問過自己和父母了。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胡泳的父親在世時,雖然歲月已在他的臉龐上刻下了痕迹,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铄。

老人善于交際,喜歡與人分享生活的點滴,對于外界的新奇事物也保持着濃厚的興趣。

他常常坐在那把舊藤椅上,眼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與來訪的親友暢談天下事。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當胡泳提及有意将他們送往養老院時,父親并未顯露出過多的抗拒,反而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期待。

然而,與父親的坦然不同,胡泳的母親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抗拒。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她是一位典型的中國婦女,一生都深深地紮根于那個熟悉的社群圈子。

她的世界,就是那條熟悉的街道,那些熟悉的鄰居,以及那個充滿煙火氣的家。

在她的傳統觀念裡,養老院似乎是一個與子女隔絕的陌生世界,一個讓她感到恐懼和不安的地方。

每當胡泳提起養老院的話題,母親的眼神就會變得黯淡下來。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她擔心在那裡失去與子女的聯系,擔心那裡的生活會讓她感到孤獨和無助。

對于新事物的恐懼,始終像一團烏雲籠罩在她的心頭。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在她看來,養老院并不是一個更好的歸宿,而是一個讓她感到陌生和恐懼的地方。

其實,對于很多中國家長來說,“養兒”确确實實是為了“防老”。

想着自己在人生即将結束的那段日子裡,有孩子相伴,有親情相伴,得一個“善始善終”。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是以,胡泳深知母親的擔憂和恐懼,他了解她的抗拒和不舍。

他明白,一旦真的将母親強行送入養老院,她迎來的可能不是更好的照顧,而是更加痛苦和孤獨的生活。

是以,他選擇了尊重母親的意願,放棄了将她們送往養老院的念頭。

于是,這位在别人眼裡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大教授,因為對母親的愛和牽挂,被牢牢地困在了屎、尿、屁的生活裡。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他每天忙于照顧母親的飲食起居,處理那些瑣碎而繁重的家務事。

他的生活,似乎與那些光鮮亮麗的學者形象格格不入,但他卻毫無怨言。

因為他知道,這是他作為兒子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他對母親深深的愛意的展現。

好在,胡泳有兄弟姐妹互相幫襯,這段日子的燃眉之急,也得到了稍許的緩解。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他知道,母親需要的是他的陪伴和照顧,而不是被送進養老院。

對于他來說,母親的存在就是他的責任和義務,他不能也不願将這份責任推給别人。

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資料報告顯示,截止到2022末,我們中國已經有大約4400萬失能的老人。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胡泳的事情被曝光,也不禁讓大家聯想到這4400萬失能的老人。

他們的生活起居又是怎麼樣的呢?

在父母日益老去的時間裡,我們年輕人應該要做些什麼準備呢?

憂心忡忡

根據2021年的第7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8%,其中65歲以上的人口百分比更是包攬超過三分之二。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而在“阿爾茨海默病”的具體年齡段劃分中,65歲以上人群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率為5%-6%,70歲達到10%,90歲可以達到48%。

此外,有資料顯示,大陸目前有超過900萬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居世界首位,65歲以上老年人群中其患病率為4%~7%。

是以,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了老年癡呆症的患病風險。

随着老齡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阿爾茨海默病及其它癡呆的患病風險會大幅增加。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老年癡呆症的防治工作面臨着巨大的挑戰。

是以,我們确确實實應該思考未來如何贍養好我們父母一輩了。

“為什麼人家外國就不擔心養老問題呢?”

但事實上,我們政府早就着手解決了,隻是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地。

為了應對這一狀況,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政府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老年癡呆症患者的安置工作。

政府可以出台相關政策,提供資金支援,推動養老機構和護理服務的建設和發展。

同時,社會各界可以加強老年癡呆症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公衆對該疾病的認知和了解,為老年癡呆症患者創造一個更加友好和包容的社會環境。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例如,國家衛生健康委釋出了關于開展老年癡呆防治促進行動的通知,決定在全國組織開展相關行動。

同時,也加強了老年癡呆症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公衆對該疾病的認知和了解。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而在安置患者的“藥方”裡,家庭的支援和照料,一直都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家屬需要了解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需要,制定個性化的照護計劃。

對于輕度癡呆患者,可以居家照料,提供一個安全、舒适的環境,避免危險物品,保持房間地面平整。

對于中到重度癡呆患者,可能需要專業的護理機構或養老院來提供更為全面的照料。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其次,社群資源也是老年癡呆症患者安置的重要支援。

社群可以提供一些日間托老所等服務,讓患者在白天得到專業的照料,晚上則回家與家人共度時光。

這樣既可以減輕家庭的照料負擔,又能讓患者保持與社會的聯系。

最後,對于老年癡呆症患者的安置,我們還需要關注他們的精神需求。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癡呆患者可能會出現性情改變、了解力和判斷力下降等情況,是以與他們溝通時需要傾聽、鼓勵,避免責備和指令。

同時,也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援和疏導。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我們需要為這些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料和支援,讓他們在老齡化社會中得到應有的關愛和尊重。

結語

胡泳的故事讓我們深思,在父母與自己的工作無法平衡時,到底該不該把他們送進養老院呢?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這是一個複雜而敏感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

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将父母送進養老院,以便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工作和其他事情。

而有些人則可能會選擇像胡泳一樣,親自照顧父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陪伴他們度過晚年。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無論做出何種選擇,我們都應該尊重每個人的決定。

畢竟,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家庭背景、經濟狀況、工作壓力等都有所不同。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是以,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對或錯來評價他人的選擇。

對于胡泳來說,他選擇了親自照顧母親,這是一種對母親的深深的愛和責任的展現。

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無論生活有多麼艱難,或許,真正的孝順并不是将父母送往養老院,而是用心陪伴他們度過每一個平凡而溫馨的日子。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作為子女,我們都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照顧和陪伴我們的父母。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親情更加珍貴和重要了。

參考資料:

胡泳-百度百科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環球網:失能老人大約有4400萬個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澎湃新聞:24小時的照護者

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裡,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