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4月23日,中國基金報以“ETF大時代 投資新浪潮”為主題,在深圳舉辦中國基金業ETF20周年論壇活動。
易方達基金作為基金行業領頭羊,深耕ETF業務多年,公司副總裁範嶽參加活動并發表《ETF服務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主題演講。
範嶽主要從境外市場ETF發展經驗,以及對ETF發展的思考等角度進行分享。他認為,ETF市場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産品端和業務端的創新和疊代。借鑒海外市場的發展經驗,從産品端看,核心寬基ETF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從業務端看,ETF高品質發展離不開與投顧的深度融合。在财富管理大時代,券商投顧将逐漸轉型,更重視提供ETF等權益資産配置服務。
在演講中,範嶽強調,新“國九條”提出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這有助于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持續壯大長期投資力量。同時,随着新“國九條”等落地顯效、指數生态圈逐漸成熟、市場有效性提升以及産品創新加速,大陸指數市場有望迎來黃金大發展時代,長期市場空間可期。
全球ETF市場蓬勃發展
範嶽首先介紹了全球ETF發展的情況。他表示,全球ETF市場處在蓬勃發展期。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球權益類ETF規模突破9.5萬億美元,過去一年資金淨流入超過6000億美元。國内滬深交易所權益類ETF規模超過2萬億元人民币,過去一年流入近9000億元,迎來發展大年。相對海外成熟市場,國内ETF市場規模空間較大且資金流入速率較快。
範嶽表示,ETF市場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産品端和業務端的創新和疊代。
在産品端,境外産品創新趨勢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其中,一些适應國内市場環境的潛力品種值得我們關注,如主動ETF、政策ETF、多資産ETF、備兌ETF等。這些品種目前在國内尚處于空白或發展初期,但資産配置屬性和客戶需求整體較強,未來若能引入市場,将對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境外市場,主動ETF和政策ETF近年來規模快速增長,這也是國内未來的重要創新方向。主動ETF的問世與發展是近年來海外ETF産品最為重要的創新趨勢之一,并且呈現加速發展态勢。其中,場外主動基金轉型主動ETF趨勢明顯,頭部管理人如富達、JPMorgan等都在積極參與轉型布局。
2023年,美國主動ETF規模達到5300億美元,新發ETF中有76%的産品均為主動ETF;在新發的主動ETF中,期權政策ETF最為火熱,約占到1/4。而政策ETF占美國新發ETF比重已升至接近20%。這些豐富的ETF類型為境内産品差異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經驗。
在業務端,從其他主要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投顧過去十年投資ETF的占比大幅提升。以美國為例,目前費用制投顧41%的資産配置于ETF,主要因為其投資期限較長,偏重大類資産配置,而ETF費用低廉,可作為較好的資産配置底層工具。智能投顧是解決長尾客戶配置需求的重要工具,其底層資産基本100%采用ETF産品。在投顧場景中的應用拓寬,是美國ETF市場高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通過模型組合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體系,也是值得參考的境外發展經驗。在境外投顧的解決方案體系裡面,模型組合(Model Portfolio)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截至2023年年中,美國跟蹤模型組合的規模達4240億美元,比前一年同期增長21%,前十名模型組合提供商近兩年規模也實作了高速增長。
除了上述北美的ETF發展趨勢外,在亞洲範圍内,紅利政策近年受到青睐。尤其是中國台灣、日本、南韓等區域市場,紅利政策發展尤為迅猛。未來,在經濟轉型發展、市場利率下行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大陸紅利政策相關ETF有望進入發展新階段。
壯大長期投資力量産品和需求兩端發力
範嶽表示,從行業發展來看,新“國九條”提出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将有助于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持續壯大長期投資力量。
首先,ETF憑借透明度高、費用低廉等特點受到各類投資者青睐,成為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重要工具。目前國内機構持有權益類ETF規模達7840億元,占全市場比例達44%。上交所報告顯示,各類機構投資者過去幾年快速進入ETF市場,保險等機構的ETF持倉金額大幅增長。
其次,ETF投資中逆向投資占比相對較高,有利于增強市場穩定性。從曆史資料來看,ETF份額淨增加值與市場整體漲跌幅呈現一定的反向關系。2020年初、2022年和2023年下半年以來的市場調整過程中,ETF尤其是寬基類ETF份額均有顯著增長,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市場“穩定器”的作用。
從産品端看,核心寬基或将成為産品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境外成熟市場中,寬基類ETF占比普遍較高,在日本和中國香港ETF市場中的占比都超過了80%,而大陸寬基ETF的占比目前僅在50%左右,未來有較大提升空間。同時,核心寬基産品對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也起到較為積極的作用。
從業務端看,ETF市場高品質發展離不開與投顧業務的深度融合。券商投顧有豐富的服務場内股票客戶的經驗,進入财富管理大時代,有望拓展到為投資者提供ETF等含權資産的配置服務。
國内ETF迎來發展黃金時代
展望未來,範嶽直言,目前國内ETF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人民币,随着新“國九條”等政策落地顯效、指數生态圈逐漸成熟、市場有效性提升以及産品創新加速,大陸指數市場有望迎來黃金大發展時代,長期市場空間可期。
資料顯示,美國ETF市場從首隻産品推出到總規模達1萬億美元,用了17年時間;中國ETF市場2004年起步,到2021年市場總規模達1萬億元人民币,同樣用了17年的時間。美國從2010年到2014年,ETF市場規模從2萬億美元到4萬億美元,又翻了一倍,而中國僅用了兩年就實作了翻倍。自2015年以後,美國ETF市場規模從2萬億美元快速上升到現在的8萬億美元,也非常期待未來10年中國ETF能迎來一個黃金時代。
為了更好地迎接ETF大時代的發展機遇,範嶽也分享了易方達基金在ETF業務上的一些探索和經驗。
經過二十年的産品布局,目前易方達已經形成了覆寫寬基、行業主題、風格、跨境以及商品的産品圖譜。公司持續布局各類創新性指數産品,推出了不少全市場首隻、首批ETF産品,努力滿足多元化的投資需求。目前易方達基金共管理145隻公募指數基金,是産品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
其次,為提高客戶持有體驗,公司搭建起一套解決方案體系。這套解決方案體系以深度研究作為底層驅動力,涵蓋了季度、月度和周度等标準化内容輸出,提供投研、投教、投顧等全方位服務,多管道觸達不同類型客戶。
未來,易方達ETF業務将在産品布局、解決方案、組合管理等方面持續疊代提升,積極服務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
編輯:喬伊
稽核:許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