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報仇雪恥:燕昭王派樂毅攻打齊國,報當年齊宣王攻燕之仇

作者:香茗史館

報仇雪恥,意思是說報複冤仇,洗刷恥辱。成語出自《戰國策·燕策二》,“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餘令诏後嗣之遺義。”

報仇雪恥:燕昭王派樂毅攻打齊國,報當年齊宣王攻燕之仇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崇信儒家禅讓學說的燕王哙,廢太子姬平,禅位于國相子之。此舉引發太子平等舊貴族的不服,進而引發燕國内亂。

齊宣王聽說燕國大亂,趁機以讨伐子之匡扶正義之名出兵攻燕,燕國軍民痛恨子之篡位,對齊國采取不抵抗政策,使得齊軍很快攻占燕國都城,燕王哙自缢身亡,子之則被押解齊國剁成肉泥。

此後,齊軍占據燕國兩年,齊軍在燕國境内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齊宣王本欲借機吞并燕國,但遭到趙、魏、韓、楚、秦等國反對,秦國出兵攻齊,送康王臨陣倒戈,趙國也吞并邊境要求齊國退兵,齊國最終被迫退兵,趙武靈王扶立公子職回燕即位,是為燕昭王。

報仇雪恥:燕昭王派樂毅攻打齊國,報當年齊宣王攻燕之仇

燕昭王即位後,不忘齊國滅國之仇,通過修築黃金台,拜郭隗為師,成功吸引了包括鄒衍、樂毅、蘇代等在内的大量人才奔赴燕國,并在他們的輔佐下,曆經二十八載,不僅使得燕國國力得以恢複,積累了一定實力,而且培養了奮發圖強的民風,為攻打齊國、報仇雪恥做好了準備。

與此同時,自負的齊湣王卻是仗着國力,向南在重丘擊敗楚國,向西在觀津打敗魏國和趙國,之後又聯合三晉進攻秦國,以緻四面樹敵。

燕昭王雖然一心想要滅齊報仇,但齊國畢竟是東方大國,即使燕國國力增長,但僅憑燕國一國治理,仍然難以達成所願,于是樂毅便提出了“與天下共圖之”的戰略。

報仇雪恥:燕昭王派樂毅攻打齊國,報當年齊宣王攻燕之仇

燕昭王與樂毅、鄒衍分析天下形勢後認為,彼時諸國中以齊、秦、趙三國最強,三國都在千方百計的擴張自己的勢力,而宋國的定陶乃是中原最繁榮的地區,三國早已垂涎欲滴,若是能夠唆使齊國滅掉宋國,勢必會加劇齊與秦、趙的沖突,同時也會引發韓、魏、楚的不安。于是,燕國便定下了“誘齊滅宋、孤立齊國”的方略。

為此,燕昭王表面上臣服于齊,使其放松對自己的戒備,并先後兩次派蘇秦入齊,離間齊國與列國關系,成功唆使齊湣王西進攻秦和向南滅宋。同時,燕昭王則派人與魏、楚聯系,又派樂毅赴趙,促使趙王勸說秦國伐齊。

秦國原本延續連橫政策,采取與齊結盟、蠶食三晉的政策,豈料齊湣王竟然拿毀約攻秦,又吞并了宋國,秦國遂欣然應允伐齊。

報仇雪恥:燕昭王派樂毅攻打齊國,報當年齊宣王攻燕之仇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趙、韓、魏、秦五國組成聯軍進攻齊國,由樂毅擔任主将,楚國雖未參與聯軍,但卻駐軍于淮南,準備奪取齊國淮北之地。齊湣王則親率齊軍主力于濟水之西迎戰,但在五國聯軍的猛攻下慘遭戰敗,率領殘兵逃回臨淄。

齊軍主力被消滅後,秦、韓兩國撤軍,樂毅又派魏軍南攻宋地,趙軍北取河間,自己則親率燕國軍隊一路攻向齊國臨淄,并最終成功攻占臨淄,齊湣王出逃莒邑。攻占臨淄後,樂毅将齊國宮室珍藏的珍寶财物和宗廟祭祀的器物全都運回了燕國。

燕昭王聞訊大喜,親自趕到濟水慰勞軍隊,獎賞立功将士。而齊湣王則在不久後被楚将淖齒所殺。

報仇雪恥:燕昭王派樂毅攻打齊國,報當年齊宣王攻燕之仇

此後五年間,樂毅先後率領燕軍攻占齊國七十多城,并将所占城邑全部建為郡縣以歸屬燕國,整個齊國僅剩莒和即墨兩城沒有攻克。可惜的是,還不等樂毅占領齊國全境,燕昭王便于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去世了。

燕昭王去世後,燕惠王即位,他本就與樂毅不合,又聽信齊人反間計而猜忌樂毅,以騎劫取代樂毅統率燕軍。樂毅擔心回國被殺,遂逃亡投奔趙國。燕國換将之後,齊國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很快便将燕軍驅逐出了齊國,收複全部失地。

報仇雪恥:燕昭王派樂毅攻打齊國,報當年齊宣王攻燕之仇

燕國戰敗後,燕惠王這才追悔莫及,又擔心趙國會任用樂毅為将,趁機進攻燕國,于是派人拜訪樂毅,樂毅則給燕惠王回了一封信,“報仇雪恥”這個詞便是出自于這封信,所說的便是燕昭王以樂毅伐齊,報了當年齊宣王趁着燕國“子之之亂”,攻打燕國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