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書推薦」讀《童年樹》:植于土,植于行,植于心——塞罕壩上“童年樹”

作者:長安街讀書會
「好書推薦」讀《童年樹》:植于土,植于行,植于心——塞罕壩上“童年樹”

讀《童年樹》:植于土,植于行,植于心——塞罕壩上“童年樹”

好書推薦

「好書推薦」讀《童年樹》:植于土,植于行,植于心——塞罕壩上“童年樹”

★★★★★

塞罕壩,這個地名既别緻稀奇,又美麗高遠。它是蒙漢混合語,“塞罕”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壩”是漢語,意為高嶺,全名可譯為“美麗的高嶺”。

百餘年前的塞罕壩和現在的塞罕壩,确實地如其名。中間的百年,它卻名不副實。這便讓人疑惑了:那百年間,塞罕壩發生了什麼?

塞罕壩距離北京400多公裡,位于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最北端。清朝康熙年間,這裡水草豐美、森林繁茂,是皇家的木蘭圍場。但清朝末年圍場開圍放墾,抗日戰争時期更是遭受了日本侵略者的掠奪采伐。不過百年,這裡便成沙海一片、寸草不生。新中國成立後,西伯利亞寒流長驅直入,沙海南移,直接威脅北方生态。1962年,原林業部決定建立塞罕壩機械林場,來自全國18個省區市、畢業于東北林學院等院校的127名大中專畢業生奔赴塞罕壩,與當地林場242名幹部職工一起,組成了一支平均年齡不足24歲的造林隊伍,把火熱的年華獻給了這片被風沙掩埋的北方高嶺。60多年來,三代塞罕壩人不畏艱苦、接續奮鬥,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生态系統。

塞罕壩是中國故事,更具有世界意義,為全球生态保護事業貢獻了中國經驗。隻有共産黨人上司下的中國人民,才能具有這樣的胸懷、意志與遠見,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創造這樣的綠色奇迹。塞罕壩的成功,貴在“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謀劃,成在“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幹”的實幹。

是樹的童年,也是人的童年

塞罕壩的成就衆所周知,然而在一串數字背後,兒童文學作家、《童年樹》作者保冬妮看到了塞罕壩人的艱辛:第一代塞罕壩人平均壽命不高,他們的子女多數沒有進城,而是選擇成為“林二代”。

現在的塞罕壩,百萬畝人工林像一隻展開雙翅的雄鷹,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緊緊衛戍着華北地區的生态安全,成為阻斷風沙的屏障、存蓄水源的“衛士”。然而這些屏障、“衛士”,與溫暖濕潤地帶生長的同種同齡的樹相比,似乎還處于童年。畢竟在年平均氣溫零下1攝氏度的幹旱高原,樹木的生長速度也被按下了減速鍵。

《童年樹》的故事就發生在20世紀70—80年代的塞罕壩。書中壩上小“林二代”們的父母,有的是育苗員、教師,有的是種樹人、種地人,有的是育林人、護林人,他們各有分工,卻都是“童年樹”的培育者、守護者,同時也是小“林二代”們的培育者、守護者。

書中“林一代”原型人物之一陳彥娴在采訪中曾說:“我們吃黑莜面窩頭和鹹菜,喝雪水、雨水、溝塘子裡的水,住地窨子、窩棚、泥草房……”“那時候從沒想過生活有多苦多累,腦子裡總是回響着要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們那一代,把青春、汗水甚至生命都抛灑在這裡,無怨無悔!我們很欣慰,既完成了黨交給我們的任務,也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綠色。”

“林二代”與“童年樹”同齡且相伴成長,長大後他們大多接力父母,成了“童年樹”的培育者、守護者。“童年樹”作為貫穿全文的題眼,展現了這片世界最大人工林的童年期經曆了多少艱辛與困苦,更彰顯了兩代塞罕壩人“還祖宗賬、留子孫糧”的偉大奉獻精神。樹生漫漫,人生更不易,但樹與人在未來都将風華正茂,共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

是精彩故事,也是真實映射

在如此艱苦卓絕的背景下,對讀者來說,《童年樹》仍是一個好玩有趣、生動真切的優美故事。得益于作者獨特的故事構架和對兒童心理的深入研究,整個故事讀來如初春冰面破裂後自然流淌的溪流,有崩裂、破碎、撞擊感,更有僵而複暖、潺潺湲湲的活力,還有咕噜咕噜、嘩啦嘩啦的可愛聲響。

《童年樹》中不僅有許多育苗人、種樹人,還有日複一日為壩上拉油的祥林叔,挖空心思給壩上人補充營養的地羊大叔,為林場防蟲、治蟲費盡心思的大柱媽,幫着大人們種樹苗、抓毛毛蟲的小琳、松果兒、大柱等孩子們……是一個個、一代代塞罕壩人“功成不必在我”的長久耕耘,把個人理想與林業事業、個人追求與國家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恪盡職守、無私奉獻,構築起了塞罕壩上的“碧波”萬頃。

要寫好這個故事,作家需要熟識京、津、冀、蒙的風土人情,需要對塞罕壩的自然生态、動植物了如指掌,需要娴熟的兒童文學與自然科普創作筆法,需要知曉塞罕壩機械林場人、事的變遷發展,需要有切合題材、地域特色的語言風格……最重要的是,需要對塞罕壩具有發自内心的敬愛與珍惜。

而以上種種,從細節處最能見真章。塞罕壩“林二代”“林四代”的大名或小名都與樹木相關,如書中的小主人公名為“小琳”“小松果兒”“小松子兒”“大柱”等。孩子穿的連帽棉襖,被稱為“小棉猴兒”。書裡有一種叫“莜面大王”的壩上主食,還有塞罕壩的特色動植物,如黑琴雞、馬鹿、蓑羽鶴,金蓮花、假鼠婦草、兔兒尾苗等。沒有細緻入微的前期素材積累和采風,書稿中涉及的細節之處是無法落地的。書中事物均有出處,且在不影響閱讀的基礎上盡量還原它們當地約定俗成的名稱,讓筆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第一代塞罕壩人的生活、工作氛圍。

視覺上是綠色的,精神上是紅色的

《童年樹》讀來,視覺上是綠色的、欣欣向榮的、充滿生機的,在字裡行間還原了高原,而内在,卻讓筆者更深層次地看到了大地脈絡間催生出來的無數“童年樹”的紅色血脈。

六十一甲子,樹木更樹人,塞罕壩人走的是一條保護環境、堅持綠色發展,持之以恒推進生态文明建設,以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的發展道路。塞罕壩人創造了荒原披綠裝、沙地變林海的奇迹,寫就了綠色發展的生态詩篇,所凝結的塞罕壩精神彙入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之中,“是人的實作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作了的人道主義”的統一。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幾代塞罕壩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一鍁一鎬、一坑一苗,像養育孩子一樣辛勤植樹,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塞罕壩,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那片林海。

如今已是滿頭銀發的陳彥娴,憶起當年的艱苦磨難卻未曾有過後悔:“每每看到自己親手栽下的樹苗長成大樹,幸福感就難以言說。”在黨的召喚下,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像小琳、大柱父母那樣的建設者,不斷進行綠色接力,塞罕壩精神跨越時空、薪火相傳。

在故事的開始,已成為外婆的小琳,就用别具一格的方式為外孫女朵朵講述“童年樹”的故事。在故事的結尾,已經成為大學教授的大柱,帶着研究所學生回到壩上建立研究站,為在塞罕壩建立穩定健康的生态體系而努力。還有童年時離開塞罕壩,成為一位優秀的歌舞劇導演後,執導了歌頌塞罕壩精神的兒童歌舞劇的黎林。書中更多的是像三福和他的兒子那樣,成為營林員,紮根塞罕壩,為子孫後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中國而默默耕耘的普通勞動者。

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栖樹”的荒漠沙地上鍛造出來的塞罕壩精神——“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在輝煌燦爛的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裡,彰顯着綠色發展的重要意義。一代代塞罕壩人聽從黨的召喚,始終牢記修複生态、保護生态的曆史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幹,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迹。

樹木植于土,生态理念與偉大精神植于心。塞罕壩的綠色傳奇難能可貴,具有永恒的意義,值得為成人書,更值得為孩童書。

【辛向陽:長安街讀書會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

注:授權釋出,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訊、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視界、中原標準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用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注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出處和作者。

責編:邱詩懿;初審:程子茜、陳佳妮;複審:李雨凡

長安街直播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機關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準許,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機關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并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