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作者:有意思教練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首次約教練,享特價68元

昨天是世界讀書日,咱們就來聊聊讀書這件事。

畢竟我也寫了三本書,還要周更公衆号,平時還要講課。

要保持高頻率、高品質地輸出的前提是高頻率、高品質的輸入。

是以說,對于讀書這件事,我覺得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很多人讀書是為了增長知識、提升技能、充實大腦,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個人的觀點——

讀書是為了汲取能量。

我覺得人與人之間差的不是能力,差的是能量。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被别人的能量所吸引,讀書也是一樣。

無論讀書還是上課,你想要的就是汲取作者/老師的能量,對自己起到積極正向的作用。

是以如何在機關時間内讀到對的書,能夠最充分地汲取到營養,為你提升能量,這就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事情。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我每次做企業教育訓練的時候,下課之前都會跟大家說一個特别紮心的話:

隻有20%的人會把課上講的東西拿回去應用,這部分人會發生真正的行為改變,而對于剩下80%的人來說,都是無效的。

讀書也是一樣。

為什麼我們經常會覺得讀完一本書之後,感覺好像記住了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記住,再過一段時間,讀沒讀過這本書都記不起來了。

根本原因就是在讀完之後沒有進行轉化。

沒有轉化就沒有内化,沒有内化就沒有提升為你的能量,也就沒有起到作用。

這是我了解的讀書。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第一個層次:炫耀

有學員問我,會不會為自己制定每年要讀幾本書的目标?

我說不會,因為我覺得讀多少本書不是用來炫耀的,我不會通過“一年讀多少本書”來獲得别人認可。

老實講,你讀過多少書都是寫在臉上的,不用說别人也知道。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第二個層次:好奇

這一層屬于興趣使然,包括小說、詩歌、散文等等,也就是自由閱讀。

是以讀快、讀慢都沒有關系,自己喜歡就好。隻要有足夠的量,就算是沒有刻意練習,也會沉澱在骨髓裡。

第三個層次:引發思考,解決問題

這也是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的——

為了學習知識,引發思考,解決問題,發生改變而讀書。

這個改變可能是行為上的,也可能是思維上的。

改變的過程是層層遞進的,最後理想中要實作的目标應該是——發生持續改變,模式上的改變,以及習慣上的改變。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比如:我曾經帶讀過一本經典好書《第五項修煉》是關于系統思維的。

這本書讓我從根本上了解了為什麼要有系統思維。

在日後的工作中,我總是會讓自己先不急于做事,而是先從系統、全局的角度去思考。

但這個終極目标屬于理想化的,單單靠讀書很難實作,大機率是從生活中不斷的反思得來的。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咱們今天讨論的範疇僅限于非虛構類(關于事實和現實的意見或推測,比如傳記,論文,評論)的書籍。

第一類書籍是搞學術的人寫給搞學術的人。

這種類似論文的書,通常普通人是看不懂的,也沒必要看懂。

這一類我們就可以直接Pass。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第二類是素人寫給素人的。

世面上大部分書籍,包括我們看到的經管類、心理類的書大部分都屬于這種。

在挑選這類書籍的時候重點要看:

這本書裡面是否有足夠多的樣本案例。

如果隻是個人的經驗總結,那麼可能值得借鑒的價值是有限的,畢竟個體的差異化太大了。

假設王思聰寫了一本書,内容講他是如何成功的,那借鑒意義就不大,因為你沒有他爹。

那如果是《納瓦爾寶典》就可以看,因為作者作為白手起家的投資人,除了個人經曆豐富之外,又投資了很多企業,他的樣本案例是足夠多的。

這樣的内容對大部分人來說才是有借鑒意義的。

第三類是搞學術的人寫給素人的。

這類書如果寫得足夠深入淺出的話,它的理論架構就會非常夯實,而且有非常多的樣本案例作為支撐,不管過去多少年都不會過時,非常值得一讀。

比如德魯克全系列,德魯克不僅僅是一個學者,他也有象牙塔之外的實戰經驗。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除了上述3種特定的類型,我還想跟你講一個選書的常見誤區。

有學員問我:“我當下想解決一個問題,那我就去看專門解決這個問題的書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我們的時間都非常有限,是以選書的時候有點功利心無可厚非。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常見的誤區:

很多時候你以為問題是A,然後選擇了解決A問題的書籍,結果讀完發現根本沒用,這是因為你的問題根本就不是A,而是B。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我舉個例子說明:

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然後理所當然地覺得是時間管理有問題,就去讀了時間管理類的書籍。

然後發現沒有解決問題,繼續猜測可能是精力管理不行,又去學習精力管理,然後發現也沒什麼用。

為什麼?

因為根本問題不是時間管理,也不在精力管理,而是你沒有做好足夠的戰略——

沒有去篩選什麼是重要的事情,什麼是真正應該去做的事情,大包大攬了所有事,才導緻時間不夠用。

是以這個時候應該選擇《精要主義》去讀,才能解決你的問題。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最後一點就是,要選擇一些能夠拓展自己能力邊界的書。

如果你選擇的書讀起來都很舒适,那固然是非常好的閱讀體驗。

而像《第五項修煉》《思考的快與慢》這種大部頭的書,讀起來雖然費勁,甚至讀第一遍根本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但卻會拓展你的能力邊界。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和模糊資訊共處”的能力。

接受自己有的地方讀不懂,可以跳過去繼續讀,等你再多讀一些,再回過頭來看,原來不懂的地方,也慢慢懂了。

想想看,人生不也是一樣,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總想追求各種确定性。

但是當我們拿出勇氣,在不确定性中邁出腳下那一步。

回過頭來看的時候才發現,哦,原來老天爺是這個安排!

讀懂了書,就讀懂了人生。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融會貫通這個詞其實是4個動詞的組合,即融、會、貫、通。

我很喜歡代際專家Leo叔叔對這四個字的解釋。

什麼是融?

融就是努力+熱情。

我剛去英國讀博士的時候,讀那些英文論文,真的是每個字都認識,但湊到一起就是不知道在說什麼?

這時候怎麼辦?

就隻能一點點地去啃,啃到後來啃不動的時候,要用身心的溫度去融化。

遺憾的是,很多人往往到這步就已經放棄了。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接下來是“會”,“會”非常好了解,就是字面意思。

“會”靠什麼?

靠的是刻意練習,而且隻有刻意練習,沒有其他任何辦法。

那麼“練習”和“刻意練習”差的又是什麼?

差的是回報。

是以為什麼你學的東西沒有“會”?是因為沒有人給你真實的回報。

接下來是“貫”。

古代的“貫”是用來把銅錢串到一起,叫一貫。

所謂“貫”其實就是要把你學的東西串起來的意思。

串起來靠的是知識的體系化,而知識的體系化要靠輸出,輸出的過程就是把學到的東西串起來的過程。

舉個例子:

邏輯思考能力、結構化表達能力欠佳的人,光讀《金字塔原理》并不能幫到你。鍛煉寫作能力,反而能。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最後的“通”是什麼意思?

在生活中能夠舉一反三,就是“通”了。

想要做到舉一反三,就要多思考,每次到相似的場景下,都能想到曾經經曆過的“一”。

甚至還沒遇到相似的場景,就要思考學到的這個“一”能夠用在哪裡。

那麼當你下次遇到的時候,下意識就會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說了這麼多,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就是:

如果大家真的想要做到融會貫通,就隻有一個辦法——跳出自己的舒适區。

不斷地在工作和生活中挑戰自己,把工作中的每一個難題,關系中的每一個難點,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都把它變成學習;

隻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地融會貫通,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這個過程或許會艱難,但其實你并不孤獨,你讀過的每一個文字都在擁抱你。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讀書和教練的共同點就是,幫助你升維,覺察到問題背後的實質問題,然後去解決那個真正的本質問題,獲得自己的答案。

那麼當讀書遇到教練呢?就是雙重升維!

歡迎加入第二曲線成長共讀營。

全年共讀20本經典書籍

每月共讀2-3本經典書籍,均為高琳老師精心篩選過的書籍,省去挑書的麻煩。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部分書籍預覽

國際認證教練擔任領讀官

通過點評回報,教練以專業視角,協助大家自我探索,将知識延展到職場和生活中,活學活用。

輸出倒逼知識整合

每日教練問題打卡作業,通過輸出幫助你将書中知識真正内化為自己的收獲。

小組共讀,思維碰撞

與一群高潛力高能力的同學共讀、讨論、分享、讨論,碰撞思想花火。

寫了三本書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會讀書

《不被定義》全球巡回作者見面會火熱報名中

杭州站、蘇州站、大連站、南京站報名通道已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