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降價後,有門店銷量漲近10倍,逼死同行的節奏?

作者:胡華成
特斯拉降價後,有門店銷量漲近10倍,逼死同行的節奏?

特斯拉最大的競争壁壘是什麼?

可能有人會說,它的品牌、馬斯克或者是FSD。我個人認為以上這些可能都不是,而是特斯拉豐厚的利潤空間。

以特斯拉2023年的淨利潤和銷量為例,有媒體算出特斯拉平均每輛車可以淨賺43000元以上。請注意,這是淨利潤。這個利潤水準在新能源車領域屬于獨一檔的存在。平均單輛毛利潤超過了70000元。這意味着一輛起售價為24.59萬元的Model 3的成本低于17.59萬元。

反觀國内的新能源汽車“一哥”比亞迪,它四季度的平均單輛淨利潤才提高到9000元,隻有特斯拉淨利潤的20%左右,這也是為什麼比亞迪銷量遠超特斯拉,但是淨利潤不如特斯拉的根本原因。

理想汽車相對來說淨利潤會更高一些,2023年平均每輛車淨賺3.13萬元,但是它的銷量還不能跟特斯拉相提并論。關鍵是,理想汽車在銷量遇到危機之後,給老車主直接返還了3萬元的現金紅包,這讓一些車主驚呼:“第一次見買車遇到回頭錢的”。巨額的現金返還,讓理想汽車的淨利潤恐怕會很不理想,畢竟每輛車才賺3.13萬元,結果給直接給車主返還3萬元,僅剩下1300元的淨利潤。很明顯,理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隻是為了安慰一波老車主的内心,也為降價搶銷量提供了良好的切入點。

就連熱度很高的小米SU7也被花旗集團預估,平均每輛車要虧掉6800元。小米當時對此進行了否認,因為這個消息對于股東來說很不友好。近日,雷軍又對外表示,小米SU7的毛利在5%-15%之間。由于小米汽車的售價在21萬-30萬之間,我們假設這些車的平均價格是25萬元,那麼每賣出一輛車,小米最高有2.5萬元的毛利。算淨利的話,小米汽車可能剛好夠盈虧平衡。當然,這也跟小米汽車沒有大規模量産有關,利潤在銷量和量産之中産生。

環顧四周,你會發現,特斯拉盡管一直在被唱衰的情況下,依然手握着降價的主動權。近日,特斯拉全系車型降價了14000元,這算是比較大的降價幅度了。這個價格也讓Model 3的起售價接近曆史最低價(僅差2000元)。

特斯拉降價後,有門店銷量漲近10倍,逼死同行的節奏?

就在特斯拉降價之後,特斯拉門店非常火爆,人流量劇增。杭州某門店的特斯拉銷售表示,他的朋友周六才定了一輛Model 3,結果周日就全系降價14000元,這真的沒辦法。降價之後,他自己也買了一輛。平時店裡每天的銷量是六七輛,昨天賣了62輛,銷量漲了接近10倍,這真的很誇張。該銷售還補充道:“現在我們就是在搶銷量,不讓别的車企活,今年肯定會死掉一大批新能源車企”。

就因為特斯拉價格時不時地漲價和降價,有網友對此表示不滿。馬斯克看到之後,也進行了回應。馬斯克表示,可能大家沒有意識到,就算是傳統的經銷商模式,價格也是不穩定的,特斯拉的價格需要不斷調整,確定産量和市場需求所比對。

馬斯克說的挺委婉的,其實說白了,特斯拉在不降價的情況下,産量很大,但是銷量不行。要想讓銷量跟産量之間達到剛好比對的關系,那麼就要降價。

特斯拉降價後,有門店銷量漲近10倍,逼死同行的節奏?

事實證明,降價确實有利于提高銷量,杭州特斯拉門店的資料可能具有獨立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降價對于市場選擇的作用。

假設降價了14000元之後,特斯拉工廠的産量依然遠遠大于銷量,那麼特斯拉就存在進一步降價的可能。

特斯拉降價最大的底氣就是“利潤護城河”足夠深,很多車企是沒有辦法跟特斯拉互拼降價的。

在比亞迪、特斯拉等兩個巨頭紛紛降價的情況下,其他新能源車企的銷量真的值得擔憂,因為大陸每年的乘用車銷量是下降的趨勢,在巨頭市占率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必定會如特斯拉銷售所言,會有一部分新能源車企是以倒閉。至于到底是今年倒閉還是明年,這個猶未可知。

目前比較火的幾個品牌可能暫時沒有倒閉的風險,但是那些月銷量低于1000輛的品牌可能面臨着較大的困難,在大品牌持續降價的情況下,它們該如何破局,成了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特斯拉降價後,有門店銷量漲近10倍,逼死同行的節奏?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資本思維與新商業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業的世界裡,沒有被淘汰的行業,隻有被颠覆出局的企業,現在所有的商業競争都會聚焦在“模式創新與資本運作”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闆,如果創新能力與資本思維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沒有想象力,何來競争力;要想破局突圍,必須颠覆原有商業模式,重構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