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對抗世界的方式,是下班回家自己做飯

作者:一裡夫人
我對抗世界的方式,是下班回家自己做飯

前幾日,在公司電梯間偷聽陌生人說話,一位身着正裝的男子問另一位身着正裝的男子:在公司每天吃什麼?男子回答:點外賣啊。男子問:那下班回家以後吃啥呢?男子回答:點外賣啊。

聽完這番對話,感覺電梯間的燈光都暗淡了幾分。這恐怕就是大部分上班族的日常。

那麼假如,每天下班後吃點好的,會不會心情變好一些呢?假如假如,下班後自己做飯吃,還能樂在其中,是不是可以算作一個懂得生活的人呢?公司裡一位每天堅持自己做菜、帶飯的朋友說,她就是用這種方式,反抗着工作對她的異化,争奪着生活的主動權。

推薦你也試一試這樣的反抗,要是做不到或是懶得做,那就推薦你讀讀今天的文章,也可算是反抗的代餐(不是)。

下文選自蔡瀾的新書《煮個面,等糖吃》和《大吃一頓,大笑一場》,是他讨論一些平常到我們都不會去正視的食物:雞蛋、湯、米飯、燒烤,他在文中寫道,“隻有在生活節奏慢的地方,才能做出美好的煎蛋”,因為做飯是一件需要投入專注和耐心的事情。能說出這種話的人,應該就是距離班味兒最遠的那種人吧。

01

各種形态的蛋

煎蛋

煎蛋沒什麼大道理,切記看到油生煙,再打蛋進平底鍋煎就是。

最重要的是要有耐性,慢慢煎。火要小,火一大,蛋就焦了。炭火當然比瓦斯爐來得好。蛋白四周先開始發出泡泡,此時也不必翻動,讓它繼續煎下去。

煎到某種程度,就可以取出上碟了。至于什麼程度,那你就要試了,一次不行,來兩次、三次,直到掌控自己喜歡的生熟程度為止。我常強調,烹饪并非高科技,經驗可以讓你成功。

喜歡吃荷包蛋的話,等蛋白發泡後将左邊翻到右邊,或者從上至下,從下到上,都行。

蛋黃的熟度憑個人喜好,有的喜歡半生,有的喜歡全熟。到外國吃自助早餐時,有的店裡有專人為你煎蛋。要是你要熟一點的蛋黃,可兩面煎。有句英文俗語,叫“Sunny side up”(太陽面向上)。此話也有毛病,要想像太陽的話,那不應該兩面煎,我一向是吩咐:“Egg yolk very hard(蛋黃煎硬)。”

我煎蛋時不吃蛋黃,一個原因是小時候吃蛋黃差點嗆死,有了陰影;另一個原因,是當今的蛋多以激素催生,不知其有無細菌,不像小時候的蛋,可以打開一個小洞生噬。從此我看到生蛋害怕,煎熟了也隻吃蛋白。不過若選擇打勻後炒起來,我也是可以接受吃蛋黃的。

煎蛋全靠功夫,愈花長時間去煎的,愈好吃。你可以先試試新加坡的煎蛋,沒有吉隆坡的好吃,吉隆坡的又沒有曼谷的那麼美味。這就證明很多現代人不肯花時間做飯,隻有在生活節奏慢的地方,才能做出美好的煎蛋。

我對抗世界的方式,是下班回家自己做飯

影視劇《問題餐廳》

在快餐文化影響下,當今的快餐廳廚房裡,煎闆上常擺着十幾二十個鐵環,各打個蛋進去,煎蛋就那樣被制作出來。我一看到這種圓扁蛋即倒胃。這也是我從來不走進麥當勞的原因。

煮蛋

煮蛋最容易不過。水一滾,放雞蛋進去,煮至熟,就是煮蛋了。

問題在于每一個人對蛋的生熟度喜好不同,怎麼煮才算标準呢?煮出的蛋通常有半生熟蛋、全熟蛋和外硬内軟蛋之分。

半生熟蛋:用一個大鍋,放2/3的水。水一滾,要精确的話,煮足一分鐘。如果你想蛋白硬一點,那麼多煮30秒,即熄火,一共是90秒。

這時即将蛋從鍋中取出,不然蛋會繼續熟,愈來愈硬。把雞蛋放在蛋盅裡,用一把利刀,在1/4處割開殼,就可以用茶匙挖來吃了。

外硬内軟蛋:煮法和半生熟蛋的一樣,不過要煮足3分鐘,記得水一滾就要轉小火。

蛋熟後将其用湯匙舀起,放進一鍋冷水之中,至少要浸足10分鐘,如果太熱可加一點冰塊進去。

剝殼的功夫很重要,不然蛋白會黏住殼,除了浪費,還影響美觀。具體過程是這樣的:先用茶匙在殼圓的那一端敲碎殼,那裡有一個氣袋,較易打開。再一面剝一面沖水,那層膜就會被水分隔離。你會發現這樣一來,蛋的形狀是完美的。

全熟蛋:做法與外硬内軟蛋相同,不過要煮足6分鐘。

煮豬肉時,最好是将肉和全熟蛋一起紅燒,鹵肉時也同樣烹調。全熟蛋的名菜,有茶葉蛋。

做法是這樣的:蛋煮了6分鐘後全熟,用湯匙在蛋殼上輕輕地敲,千萬别打得太碎,隻要有裂痕即停,切記裂痕要均勻分布于蛋面。

放茶葉——鐵觀音和普洱。前者取其香,後者取其色。再加八角、桂皮、甘草、醬油、胡椒粒去煮,當然得添酒,一般的烈酒比紹興酒更好,但不能用藥性太強的,像五加皮酒之類的。成龍的父親教我,倒1/3瓶白蘭地進去,效果最佳;煮個20分鐘,浸過夜,翌日加熱,即能做出完美的茶葉蛋。

我在非洲做過一個,吃過的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顆鴕鳥茶葉蛋。

炒蛋

我的炒蛋手藝自小從奶媽處學到,做法是這樣的:取兩個蛋,先打一個。記得打第二個蛋時用另一個碗,看看有沒有問題。如果蛋白和蛋黃混淆不清,即棄,不然會浪費第一個蛋。

開猛火,加豬油入镬。你若用植物油,也随你,隻是做出來的炒蛋不那麼美味罷了。

油熱之前,把蛋打勻,加胡椒。不同時做這個步驟的話,一炒就來不及了。

油生煙,即刻把蛋漿倒進去,随手灑幾滴魚露。蛋味很寡,有了魚露即起複雜的味覺變化。若嫌魚露腥,可以用鹽,但鹽要在打勻雞蛋時下,否則太過花時間,雞蛋會過熟。味精無用。

這時會有“沙”的一聲,不必等熄火,要即刻把镬拿開,用木匙或镬鏟攪動蛋,在雞蛋沒有完全硬化之前将其倒入碟中。

你如果喜歡硬一點的,就再翻兜幾下。雞蛋在半生不熟的情形下最滑,猛火之下迅速炒好,也是最能把蛋的甜味引出的辦法。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吃到一碟完美的炒蛋了。

我對抗世界的方式,是下班回家自己做飯

影視劇《多謝款待》

炒蛋,洋人稱“手忙腳亂蛋”(Scrambled Egg),意思也是要你快點炒好,慢條斯理做不出好的炒蛋來。

他們也不相信植物油會炒得好蛋,用的是牛油。除了用牛油,他們還會加奶油或鮮奶去炒,雖然他們認為那樣會更香,但一加其他東西,炒的速度就慢了,蛋的味道發揮不出來,此為弊病。

洋人做得最好的是一道簡單的菜肴——黑松露炒蛋,炒了蛋之後削幾片黑松露進去,這是一組極美妙的配合。

我在法國佩裡戈爾鄉下也吃過一道,黑松露不被削成薄片,而隻是被切成小方塊,和蛋混來炒,更有香味和咬頭。

在黑松露不應季的時候,買瓶用它浸的橄榄油就好了。隻有此油,可以和豬油或牛油匹敵。這種油可以在進階食材店買到,你試試看吧,炒出來的蛋不同凡響。

02

“一直喊不會煲湯的人,是懶人”

“你喝些什麼湯?”記者問。

最好喝的當然不是什麼魚翅、鮑魚之類的湯,而是家常的美味。每天煲的湯,當然要用最容易買到的應季食材。

今天喝些什麼呢?如果想不到,往九龍城菜市場走一趟,即刻能決定。

看到肥肥胖胖的蓮藕,就想到章魚蓮藕豬骨湯了,回到家裡,拿出從南韓買回來的巨大八爪魚幹來,洗個幹淨,用剪刀分為幾塊,放進陶煲。排骨選尾龍骨那一大塊,肉雖少,但骨頭最出味,極甜。另外把蓮藕切成大塊投入,煲個兩三小時。煲出來的湯是粉紅色的,就是上海人倪匡兄最初見到時形容不出,把它叫為“暧昧”的顔色。他試過一口即愛上,佩服廣東人怎麼想得出來。

當今天氣炎熱,蔬菜不甜又老,最好還是吃瓜。而瓜類之中,我最愛的還是苦瓜。将小排骨即肉排最下面那幾條,斬成小塊,加大量黃豆。苦瓜切成大片,最後加進去才不會煮得太爛。這口湯,也是甜得要命,又帶苦味來變化,的确百喝不厭。

至于要煲多久,全憑經驗,有心人失敗過幾次就能掌握。一直喊不會煲湯的人,是懶人。

我對抗世界的方式,是下班回家自己做飯

電影《小森林 冬春篇》

雖說天熱導緻蔬菜不佳,但也有例外,像空心菜,也叫蕹菜,就愈熱愈美。買一大把回來,先把江魚仔(鳀魚幹,到處能買到,但在馬來西亞槟州買到的最鮮甜)中間的那條骨去掉,将其分為兩半,滾它兩滾,待味出,即下蕹菜和大量蒜頭,煮出來的湯也異常美味。

老火湯太濃,不宜天天喝,要煮這種簡易的清湯來中和一下。

清爽一點的還有鲩魚片芫荽湯。鲩魚每個街市都有,買肚腩那塊,去掉大骨,切成薄片。先把大量芫荽放進去滾,湯一滾,投入鲩魚片,即收火。這時的湯是碧綠色的,又漂亮又鮮甜。

我喜歡的湯,是好喝之餘,湯渣還能吃個半天的。像紅蘿蔔煲粟米湯,粟米要買最甜的那種,請小販們介紹好了,自己是分辨不出的。如果要有療效,那麼放大量的粟米須好了,可清肺。下排骨煲個一小時,喝完撈出粟米,蘸點醬油來啃,可當點心。

說到蘿蔔,青紅蘿蔔煲牛腱,最好是用五花腱,再下幾粒大蜜棗,一定好喝。從前方太還教了我一招,那就是切幾片四川榨菜進去,味道變得複雜,口感爽脆。牛腱撈出切片,淋上些蚝油,又是一道好菜。

花生煲豬尾也好喝,将大量大粒的生花生下鍋,和豬尾煲個一兩小時,湯又濃又甜。我發現正餐之間,肚子餓起來,最好别亂吃東西,否則影響胃口。這時吃幾小碗花生好了。豬尾隻吃一兩小段,其實當今的豬,尾巴都短,要多吃也吃不到。

豬尾、豬腳的毛,一定要刮幹淨。除了用火槍燒之,另外就是用剃刀仔細刮個清清楚楚,不然吃到皮上的硬毛,心中也會發毛。有時怎麼清理都剩下一些,這是我最讨厭的事。我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問那些豬腳專門店的人如何去毛,他們也說沒有其他辦法。

說到豬腳,北方人多數不介意前蹄或後腳,廣東人就叫前蹄為豬腳,後蹄為豬腳,這樣就容易分辨了。總之,肉多的是腳,骨頭和筋多的,就是手了。

當今南洋肉骨茶也開始流行起來。到肉販處買排骨時,吩咐要肉少的首條排骨(肉太多了一吃就飽),再去超級市場買肉骨茶湯包,放進去煲它兩小時就能上桌。别忘記下蒜頭,要下一整顆,用汽水蓋刮去尾部的細沙即可,喝時會發現蒜頭比肉更美味。如果要求高些,當然要買最正宗、最好喝的新加坡“黃亞細”湯包,雖然價格比一般的湯包貴,但是是值得的。煲時除了排骨,可下粉腸及豬肝,豬腰則到最後上湯時灼一灼即可。

在家難以處理的是杏仁白肺湯,可多給點錢請肉販為你将豬肺洗個幹淨,加入豬肺和杏仁進去煲,煲至一半,另取一撮杏仁用打磨機磨碎再加上,這麼一來杏仁味才夠濃。

要湯味濃,也隻有用這方法,像煲西洋菜陳皮湯,四五個人喝的分量,最少要用上5斤西洋菜,一半一早就煲,另一半切碎了再煲。肉最好是用帶肥的五花腩,煲出來油都被西洋菜吸去,不怕太膩。總之要以本傷人,煲出一大堆湯渣來也可當菜吃。

另一種一般家庭已經少煲的湯是生熟地湯,用大量豬肉、豬骨,煲出黑漆漆的湯來,北方人一見就怕,我們笑嘻嘻地喝個不停,它對身體又好。

跳出标準食譜框來煲湯最好。當今的冬瓜盅喝慣了,已不覺有何特别;有一次在順德喝的,不是把冬瓜直放,切開1/4的口來做,而是把冬瓜擺橫,開1/3的口;瓜口不放夜香花,而以姜花來代替;瓜裡面的料是一樣的,拿出來時扮相吓人,但當然覺得更好喝了。

我對抗世界的方式,是下班回家自己做飯

影視劇《凪的新生活》

不過我喝過的最佳冬瓜盅,是和家父合作的,他老人家在瓜上用毛筆題首禅詩,我用刻圖章的刀來雕出圖案,當今已成絕響。

03

炒飯不能死守一法,太單調,便失去樂趣

有身份而不必自己做飯的人、對廚藝一點興趣也沒有的人,請不必看下去了。這篇文章讀了無益。

通常會自己弄幾道菜的人,要是不會做炒飯的話,真是該打。

炒飯,是烹調菜單之中最基本的一道,但是要炒一碟能稱得上好吃的炒飯,是最難的。

什麼叫好吃和不好吃呢?看一眼即知。

先把蛋煎熟,再混入飯中的,這已經不及格了,因為把這兩種東西分開,炒出來的飯就不夠香了。

炒飯的最高境界在于炒得蛋包住米粒,呈金黃色。要達到這個效果,先得下油,待熱得冒煙,倒入隔夜飯,炒至米粒在镬中跳躍,才打蛋進去。蛋不能事先打好,要整個下,再以镬鏟鏟之,就能達到蛋包飯的效果,給蛋白包住的呈銀,蛋黃包住的呈金。兩者混雜,煞是好看。

為什麼要用隔夜飯?米粒冷卻之後才能分開,剛蒸熟的米飯會黏成一團,不容易粒粒都照顧到。

至于用什麼米來做炒飯呢?中國台灣的蓬萊米和日本米雖然肥肥胖胖,但黏性極強,不是上選,普通米最佳,泰國香米是我最喜歡用的材料。

配料應該是冰箱裡有什麼就用什麼,不必苛求。爆香小紅蔥(廣東人叫幹蔥),已很不錯;用洋蔥來代替也行,不過要切粒,爆至微焦才甜。

基本上所有的配料都應切粒,顆粒隻能比米粒大兩三倍,才不喧賓奪主。加上一條切粒臘腸,炒飯即起變化,臘腸是炒飯的最佳拍檔。

有點蝦更好,冷凍的固佳,但新鮮遊水蝦白灼之後,切粒炒之是正途。絕對不能用養殖的,養殖的蝦蝦味太遜。

金華火腿切粒也是好配料,但先得将它蒸熟。随便加一點兒,就用西洋培根代替,爆脆後放在一邊待用。沒有這兩種,也可用叉燒粒入飯。

日本人做中華料理中的炒飯,喜歡加豌豆,一粒粒圓圓綠綠的,扮相雖好,但味道差。蔬菜之中和炒飯配搭得最好的是芥藍,将芥藍幹切片,葉子切絲,并炒之。夏日時節中,用芥菜好了,芥菜任何時候吃都美味,蔬菜不甜略帶點苦味,更似人生的滋味。

豪華奢侈起來,可用螃蟹肉來代替鮮蝦,蒸好螃蟹并拆肉備用。蒸螃蟹時可以在水中下點醋,這樣肉熟了也不會酸,拆肉也容易得多。當然,以大閘蟹的膏來炒飯,更是美妙得很。

我對抗世界的方式,是下班回家自己做飯

影視劇《廚房的愛麗絲》

再追求下去,用雲丹(Uni)來炒,會更上一層樓。吃鐵闆燒的時候,最後大師傅一定來碟炒飯,這時請他來一盒海膽,他會嗖的一聲将海膽鋪在飯上,兜炒幾下即成。

調味方面,材料豐富的話撒點鹽就是。但是單單用一味小紅蔥炒飯,就要借助魚露了,魚露帶腥,可避免味道太過寡淡,對烹饪失敗的菜有起死回生的作用。

喜歡用蚝油和大量味精的師傅,最要不得。如果要用蚝油,就還不如取蝦膏了。蝦膏分兩種,幹的一塊塊的和濕的瓶裝的,前者切成薄片後先用油爆,再以镬鏟壓碎,混入飯中;後者舀一兩茶匙在炒飯上,蝦膏永遠惹味,可用它取巧。

上桌之前撒不撒胡椒?這就要看你好不好此物,我放胡椒是在用蛋包米粒的階段。

做炒飯不能死守一法,太單調,便失去樂趣,我雖然很反對所謂的融合菜,但是求變化時,在炒飯的上碟階段加入伊朗魚子醬,也是一招。法國鵝肝醬則不好用,它太濕了,要煎過之後用镬鏟切粒才行;而且要選最好的,不然吃起來總有一股異味,不過如果就此對鵝肝醬印象極差,以為鵝肝都是難吃的,那麼人生又要少一種味覺體驗了。

以龍蝦肉來代替鮮蝦也是一種想法,不能采用澳洲或波士頓的龍蝦。中國南海的龍蝦,肉質才不粗糙。

将香菇浸水後切粒來炒飯也是好吃的,但如果想讓菌類派上用場,那麼也有法國黑松露菌和意大利白菌的選擇。

粵人有一道姜蓉炒飯,一般是把姜切成碎粒,油爆之。這種方法怎麼爆也爆不出姜香來,姜蓉炒飯的秘訣在于把姜磨碎之後,包布擠出汁來,而姜汁棄之,隻采姜渣,混入米飯中炒,才夠香。

某日在菜市場看到新鮮的荷葉,我要回來,燒了姜蓉炒飯,置于荷葉之上。又逢黃油蟹應季,我買了一隻,用洗牙齒的噴水器把螃蟹腿上的腋下處噴個幹淨,再以清水喂一天,沖淨腸胃,把螃蟹擺在姜蓉炒飯上,以荷葉包裹,蒸30分鐘,取出,剪開,香氣迫人。

使用貴重的材料都屬險招,偶爾使之以補廚藝的不精是可以接受的。這些材料一吃多了就會膩,會起反效果。

傳回炒飯的精神: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充饑烹調法。

但是千萬要記住的是用豬油來炒,其他什麼粟米油、花生油、橄榄油,都不能燒出一碟好炒飯。爆完豬油後的豬油渣,已是炒飯的最佳配料。

“什麼?用豬油?不怕膽固醇嗎?”小朋友問。

任何東西偶爾食之,總可放心。而且,講個笑話,大家都知道膽固醇有好的和壞的:“别人吃的,都是壞的;我們吃的,都是好的。”

04

燒烤是人類學會烹調後的第一課

年輕人對燒烤樂此不疲,夏日冬天都在野外麇集,把各種肉類燒得半生不熟後吞進肚,即使自己的血液給蚊子吸掉,那也樂融融。

人類學會烹調後,燒烤是第一課,這種方式最為原始。有什麼比把食物用火燒烤一下更簡單的呢?

廚藝進化了,我們才發現原來有鹽焗、泥煨、炖、焖、煨、燴、扒、“火靠”、汆、涮、熬、鍋、醬、浸、炸、烹、熘、炒、爆、煎、貼、燭、拔絲、琉璃、臘涼、挂霜、拌、炝和腌那麼多花樣來,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要回到燒烤呢?

西方人的廚藝就簡單得多了,就算讓他們把分子料理算進去,也不過是烤、焗、煎、炸罷了。他們甚少把蔬菜拿去炒,要到近年來才知道什麼叫Wok Fried。至于蒸,更是再學數百年也趕不上廣東人,是以就非常注重燒烤(Barbecue,即BBQ)了。

我對抗世界的方式,是下班回家自己做飯

影視劇《和歌子酒》

燒牛扒、豬扒、羊扒我能了解。但他們有個傳統,要燒軟糖。你可以在《花生漫畫》中看到,史努比和胡士托都愛用樹枝插幾粒軟糖燒烤。軟糖這種東西,本來就不好吃,燒起來即焦,縮成一團,味道更是古怪,但這是燒烤派對必備的,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對燒烤不感興趣。

到了日本,人們甯願吃生的食物,對燒烤,他們叫作“落人燒”。落人就是失敗的人,據傳,源氏和平家打仗,後者輸了,跑進深山躲避,沒有烹調用具,隻有以最原始的方法燒制肉類為食,這是日本人最初的燒烤。

到了中東,有烤肉串和挂爐各種進一步的燒法。來到中國人手裡,就塗上了醬,用枝鐵杆叉了肉在炭上烤。後來還發展到明火烤、暗火烤等熱輻射方式,更有在低溫100攝氏度以下烤制食物的方式,叫作“烘”,或用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叫作“烘烤”。最高境界,莫過于廣東人的叉燒,吃了的人都會豎起拇指稱好。

說到底,燒烤爐上的肉,不必用最新鮮柔軟的,因為那麼燒,也吃不出肉質的好壞。肉多數腌制過,加糖加蒜和各種醬料,就能把劣質或冰凍已久的肉燒得香噴噴。

舉個例子,南韓人吃的肉,以燒烤居多。最初是用一個像龜背的銅器制作的,銅器四周有道槽,把腌制過的牛肉就那麼在龜背鍋上一放,不用去動它,讓燒熟的肉汁流進槽中,用根扁平的湯匙舀起來淋在飯上,送肉來吃。

南韓人的生活水準提高後,就發明了一個平底的火爐,把上等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往上擺着燒,這麼吃雖然比大塊牛扒文明,但肉到底是沒經過腌制的,味道反而沒有便宜的肉好。

日本經濟騰飛後,就流行起所謂的“爐端燒”了,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燒烤,比從前的“落人燒”進階得多。“爐端燒”什麼都燒,肉、蔬菜、飯團,用料要多進階有多進階。由一個跪着的大師傅燒好後,放在一根大木闆匙上,送到客人面前。“爐端燒”沒什麼大道理,隻講究師傅的跪功,年輕的跪不到15分鐘就要換人。

“燒鳥”是另一種形态,日本人稱雞為鳥,其實燒的是雞。這種平民化的食物烤起來雖說很容易,但如果有好的大師傅,做出的燒鳥就是不同。溫度控制得好,肉就軟熟,和那些烤得像發泡膠的鳥有天壤之别。

同樣是串燒,南洋人的“沙嗲”就更有文化,主要是肉切得細,又有特别的醬料腌制,烤起來易熟又容易吃進口,如果肉切得太大塊的話,水準就低了。東南亞一帶,做得最好的是馬來西亞,進階起來,還削尖香茅來當簽,以增加香味。蘸的沙嗲醬也大有影響,醬不行,就甭吃了。

中國新疆的羊肉串與沙嗲異曲同工,在肉上撒了孜然粉,吃不慣的人會覺得有一股奇怪的味道,愛吃的人卻沒有孜然粉不行。

在野外吃燒烤,我最欣賞的是南斯拉夫人做的。他們遇上節日,就宰一隻羊,制作之前先堆上一堆稻草,把羊擺在鐵架上。鐵架的兩端安裝了風車,可以随風翻轉。稻草生的火極細,慢慢烤,能烤個一整天。等太陽下山,農夫勞作完畢就把羊拾回家,将羊斬成一塊塊的,一手抓羊,一手抓一整個洋蔥,蘸了鹽,就那麼啃起來,真是天下美味也。

總之,要原汁原味的話,不能切塊,應該整隻動物燒。廣東人的燒大豬最精彩,先在地上挖個深洞,洞壁鋪滿磚頭,放火把磚燒紅,才把豬吊進洞内燒,熱氣不是由下而上,而是将豬全面包圍,這樣一來,皮才脆,肉才香。

整隻燒烤的動物,還有烤乳牛和烤駱駝。我在中東吃過,發現後者沒有什麼特别的香味,駱駝肉真不好吃,還是新疆烤全羊最為精彩。

羊烤得好的話,皮也脆,可以就那麼撕下來送酒。有人喜歡吃排骨上的肉,說它最柔軟;有人愛把羊腿切下,用手抓着大嚼,這種吃法,豪爽多過美味。

我則一向會伸手進羊身,從腰部抓出羊腰和旁邊的那團肥肉來吃,這個部位最香最好吃了。古人所謂“脂膏”中的“脂”,就是這個部位吧?這次去澳洲我也照樣吃了,但年紀一大,消化系統沒年輕時強,吃壞了胃,午睡時做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個貪官,被閻羅王抓去拔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