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日|讀書的三個境界,您在哪一層

作者:鎮原融媒
讀書日|讀書的三個境界,您在哪一層

作者 :儒風君 · 彩霞滿天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

可見,作為幾千年的文明古國,一向有以讀書為尊、為貴的傳統。

一個人為什麼要讀書?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老問題。

南懷瑾先生說過:讀書,是為了“讀書明理”。

這,是我見過最正确的答案。

讀書,一般有三種:碎片化吸收、整本書閱讀、經典書鑽研。

胸無江海心難闊,腹有詩書氣自華。無論哪一種方法,都能夠幫助我們回首曆史長河,走出狹小的自我。

1

碎片化吸收

以前,大家通過讀書、看報紙雜志來進行閱讀;如今,很多人通過手機進行碎片化閱讀。

對于碎片化閱讀,人們褒貶不一。

有人堅決反對碎片化閱讀,說什麼收獲也沒有。

其實,手機的友善攜帶性和資訊覆寫面廣,使碎片化閱讀勢不可擋。

碎片化閱讀有利于實作全民閱讀,許多本來不大閱讀的人,也開始閱讀了。

頭條新聞、微網誌等内容,使人們接收了很多資訊;公衆号文章,提高了人們的認知。人們了解了外面的世界,開闊了視野。

碎片化閱讀,應了那句話:“風吹哪頁讀哪頁,喜歡了就看,不喜歡了就丢開。”

在公交、地鐵、高鐵上,堅持打開音頻軟體聽書;或者連續十幾天,看完一整本電子書。同樣可以拓寬一個人的知識面,也是一種收獲。

碎片化閱讀,就是閱讀本身。隻要堅持不懈,碎片就成了整體。

閱讀這件事,講究的是開始,而不是形式。

當然,碎片化資訊,人們往往會一邊接收新資訊,一邊在遺忘。

甚至,每天被各種碎片化資訊包圍。會有各方面的誘惑,諸如推銷保健品、網絡詐騙等等,難免會上當受騙。

是以,一定要擦亮眼睛,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隻有辨識消息的真僞,才不會人雲亦雲,更不會草木皆兵。

有句話說得好: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閱讀本身,是因人而異的事情。

碎片化閱讀,是讀書的第一層境界。

讀書,是一場向内的旅行。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有目的地閱讀,同樣可以讓精神世界更加豐饒。

讀書日|讀書的三個境界,您在哪一層

2

整本書閱讀

與碎片化閱讀相比,整本書閱讀是深度閱讀。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整本書閱讀,可以拓展人生的閱曆、豐富生命的體驗。

長期堅持整本書閱讀,既可以把書讀薄,也可以把書讀厚。能夠提高人們的閱讀鑒賞能力,培養思辨探究能力。

白岩松在一次演講中說:讀書久了,你就會信一些東西,會有了一顆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你就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我可以去做,知道什麼是不好的,不可逾越。

每天固定至少1個小時雷打不動的閱讀時間,沉下心來找回讀紙質書的快感,内心越來越平靜,獲得“浸入式的享受”。

整本書閱讀,如馬未都先生所說:人活着有三重追求,第一重是趨利,第二重是趨名,第三重是趨靜。

在紛紛擾擾的紅塵中,人們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再為虛無缥缈的名利所左右,可以靜觀庭前花開花落、閑看天上雲卷雲舒的境界。

整本書閱讀,是讀書的第二層境界。

章學誠說: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讀書日|讀書的三個境界,您在哪一層

3

經典書鑽研

樊登老師說:“閱讀的終點一定是經典,因為隻有經典才能給你帶來無限的樂趣。”

深以為然。經過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散發着獨特的魅力。

讀經典書,猶如同最高尚的先哲對話。一邊做讀書筆記,一邊做有深度、成體系的閱讀。

研讀《史記》,能讓我們了解曆史,看到中國曆代的興替;

研讀《紅樓夢》,讓我們親眼目睹大家族發展、鼎盛、衰敗的全過程;

研讀《巴黎聖母院》,能讓我們從字裡行間感悟到人性既有光明與善良,也有黑暗與醜陋;

研讀《道德經》,能讓我們體驗到中國古代樸素的辯證法,給現代生活以啟迪;

人生如茶,讀書,可以讓大家看清人生之路坎坷曲折,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在生命的起起落落中,越來越看淡世俗的得失、名利的多寡。心靈充實而豐盈,在歲月流轉中收獲心靈的富足!

三毛曾經說過:讀書多了,容顔自然改變。

知書才能達理,無論是碎片化吸收、整本書閱讀,還是經典書鑽研,隻要堅持閱讀,您的氣質、談吐都會改變。

王小波說:“一個人隻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深以為然,讀書,就是詩意的世界。

經典書鑽研,是讀書的第三層境界。

無論現在您在讀書的哪個境界,都能享受到”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的樂趣。

世界讀書日,不是口号,更不是一種形式。真正的意義,在于使大家把每天都當成讀書日,時時汲取養分。

林語堂:愛讀書的人,靈魂和容顔都會優雅起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