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雪孩子”,也是“星星的孩子”,來聽聽他和書的故事

作者:上海松江
是“雪孩子”,也是“星星的孩子”,來聽聽他和書的故事

冰雪孕育出的雪孩子,走遍了整個雪原,也沒有找到一個朋友,除了風。有一天,他決定去往夏天的國度,風攔住了他:“那裡的陽光會把你曬化的。”可雪孩子想:“我總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一個人的世界裡啊。”于是,他穿越了66個溝谷,戰勝了77條餓狼,趟過了88條大河,翻過了99座高山,終于抵達溫暖的夏天的國度。

這則故事摘自西外外國語學校初三學生董天志和母親江月合著的自傳體小說《雪人,向夏而生》。故事裡的雪人就是“星星的孩子”董志天(小董)本人。今春,小說出版後,小董成了學校裡的“風雲人物”,有人甚至用“雪人”稱呼他,他不僅不生氣,反倒很開心,他說:“人生道路千萬條,不聰明的孩子也終将有不聰明的路可以走。願我們都有能越過寒冬走進春天,走向夢中的彼岸,實作心中的理想。”

是“雪孩子”,也是“星星的孩子”,來聽聽他和書的故事

初三少年的作家夢

不懈前行的“雪孩子”

小董打小因長時間沉默不語,不會說三字以上的詞句,甚至不會說“爸爸”“媽媽”之外的詞語,父母沒少是以跑醫院。當時,長輩寬慰隻是開口晚,醫生則告訴他們,這種情況屬于語言發育遲緩。可直到上幼稚園,小董依然不願張口說話,并且拒絕與除母親之外的人溝通交流,四處求醫也依然查不出是以然來。後來,父母結合所學所查推測,小董身上的小毛病可能是因假性自閉所緻。

是“雪孩子”,也是“星星的孩子”,來聽聽他和書的故事

就這樣,在父母的愛與呵護下,小董成長為了一名少年。盡管現在的他依然不是特别健談,但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躲在自我世界裡的“雪孩子”了。喜歡讀書的他在書裡結識了餘華、莫言、王朔、路遙、金庸等作家,也從文學作品中汲取了向上生長的力量。

初二那年,他萌生了要為國中生活留下些文字的想法,像他喜歡的作家那樣,記錄那些或精彩或暗淡的成長故事。今年年初,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構思書寫,以《初三少年》命名的手稿終于完成。“從校園内到校園外,從松江的角角落落到祖國天南海北,國中生活的點點滴滴都令我難忘。”小董說,盡管它很稚嫩,但這并不妨礙他為自己鼓掌。

天賦不佳的孩子如何收獲人生美好?小董在小說裡寫道:“父親告訴我一個秘籍,那就是‘終身學習’,多讀書、讀好書、一直讀書。”而今,他也越來越相信,隻要選擇了終身學習,人生之路就會越走越開闊,命運之光就會越來越閃耀。與此同時,他也想把這秘籍分享給和他一樣面臨類似困境的每一個人。

堅韌母親的成長路

追光逐火的“築夢人”

作為《初三少年》的第一個讀者,母親江月幾乎一口氣讀完了小董的處女作。“是我熟悉的孩子,也是我未曾見過的孩子。”江月說,盡管兒子經常跟她交流,但有些發生在校園裡的故事她也是第一次了解。透過小說,她也看到了兒子認識自我、發現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的心智解鎖過程與自我成長之路。

是“雪孩子”,也是“星星的孩子”,來聽聽他和書的故事

“我從未想過會進行寫作。因為同我的孩子一樣,我也生得平凡,活得普通,在茫茫人海中前行。但世間一切也許都會因為對孩子的愛而改變。”這是江月寫在《雪人,向夏而生》自序開篇的一段話,也是她身為母親的心靈獨白。成為母親之前,她如天底下所有母親一樣,盼望孩子的出生;成為母親之後,面對上天的玩笑,她化悲歌為戰歌,陪伴鼓勵孩子,也自我加油打氣,咬牙挺過每一個脆弱的瞬間。

是“雪孩子”,也是“星星的孩子”,來聽聽他和書的故事

為了幫助小董實作他的小夢想,江月提筆以母親“何雨晴”的視角補充了近8萬字的故事内容,講述了父母和家庭用力托舉孩子的教育實踐與心路曆程,并與小董的《初三少年》整合,形成母子合著的親子養育與青春勵志自傳體小說。“‘何雨晴’意味‘何時迎來雨過天晴’,這是做母親的心願。”在《雪人,向夏而生》自序的末尾,江月說,“無論我們的孩子出生時是否擁有幸運,我們都要給他們創造幸運的可能,這是身為父母的責任。”

文字:王梅

圖檔:受訪者供圖

編輯:韓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