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分鐘打掉一個營,還原75年前那場漂亮仗

作者:紫牛新聞

75年前的今天,南京勝利解放。以慶祝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75周年為起點,一系列活動接連開展。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六合區龍袍街道趙壩村有一處民國時期的不可移動文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京文史作家栾川認為,這是南京範圍内迄今唯一能找到的渡江解放南京作戰之中摧毀的敵人碉堡群遺迹,然而長期以來,這次六合境内的打勝仗鮮為人知,六合革命史重要資料彙編《抗日、街坊戰争時期我縣境内發生的戰鬥錄》對此次戰鬥也完全沒有記載。

20分鐘打掉一個營,還原75年前那場漂亮仗

拔掉"橋頭堡",

以極少損失全殲一個營

六合區龍袍街道趙壩村的一處農田裡,一塊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牌立在其中,這是此前被認定的渡江戰役碉堡遺址。采訪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京文史作家栾川依據發現的各種史料,對此次勝利的細節進行考證和還原。

1949年4月8日,人民解放軍第34軍一部攻克了六合沿江的大河口,這是我軍以極小的損失赢得的全殲敵人守軍一個營的重大勝利。從國民黨《中央日報》新聞報道來看,可見這次戰鬥帶來的心理打擊。在我軍即将渡江之際,大河口戰鬥掃清了敵人在南京江北對岸又一重要的“橋頭堡”。其後第34軍很多部隊都是從大河口渡江,随後在南京東郊登陸。

大河口,即六合區龍袍街道大河口社群。因這裡是滁河入江口而得名。這裡是往來南京和六合之間長江輪渡的重要停泊港口。當時,敵人為了確定江防和阻止我軍渡江,在江北修築工事,設定了若幹"橋頭堡"。其中一些重要的"橋頭堡"就設定在長江支流河道的入江口。渡江戰役之前,敵人在六合境内江岸的大河口、劃子口設定了"橋頭堡"據點。而我軍當時籌措的渡江船隻,平時隐藏在支流河道裡,渡江時必須通過入江口推船進入長江北岸沿線。于是在發起渡江戰役時必須首先在六合拔掉敵人的“橋頭堡”。栾川表示,“大河口戰鬥就是我軍在六合發起的第一次拔除橋頭堡的戰鬥。1949年4月8日人民解放軍一舉攻占六合大河口的戰鬥,在解放軍第3野戰軍的曆史文獻之中有明确的記載。”

20分鐘打掉一個營,還原75年前那場漂亮仗

采用"步炮協同"戰術,

老兵回憶記錄曆史細節

栾川說,渡江戰役時擔任第34軍第101師第302團參謀的魏朝春,在晚年撰寫的回憶文章《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中,以"首戰大河口"為題詳細回顧了大河口戰鬥的經過,為後人們留下了這次戰鬥極為豐富的曆史細節。迄今為止,這也是唯一一份我方詳細記錄大河口戰鬥經過的資料,具有填補空白的曆史意義。

據大河口的一些老人們還回憶,解放軍的炮兵當時曾經從山頂居高臨下炮擊大河口江面的敵艦,并且擊中了大河口的敵人碉堡和營部駐紮的寺廟。魏朝春的回憶裡也有從山頂擊敵船的細節:“我軍的榴彈炮在山頂和長江對岸栖霞山一帶的敵軍炮兵陣地展開了炮戰。”當時我軍炮兵陣地在六合方山頂上,但這一位置以當時的榴彈炮射程絕無可能向長江南岸炮擊(直線距離達到了20多公裡)。我軍的炮兵陣地隻有設定在龍山山頂,才有可能炮擊長江南岸。

20分鐘打掉一個營,還原75年前那場漂亮仗

魏朝春作為參謀,當時随副團長姜祖岐一起在山頂的炮兵陣地指揮。按照魏朝春對敵人陣地情況的回憶,敵人戰前在大河口修築的工事較為堅固。大河口的北大堤東端和西端各有一個碉堡群(又稱子母堡,防守方在構築工事時修建多個碉堡以形成火力網)。大堤也被改造為作戰時的射擊掩體。面對這麼堅固的防禦陣地,我軍在大河口戰鬥能夠以極小的損失而大獲全勝,成功的"步炮協同"戰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河口一帶的多位老人也都記得,解放軍的炮兵把那座寺廟擊毀了之後,大河口的國民黨軍都投降了。大河口戰鬥之前,我軍炮兵驅退了敵人的運兵船,切斷了敵人的退路。随後又通過隔江炮戰,吓阻了長江南岸的敵人炮兵不再敢開炮支援大河口守敵。到大河口戰鬥開始之後,我軍成功運用炮兵從山頂進行了俯射,第一步擊毀了敵人碉堡,第二步攔截轟擊敵人反撲的步兵群,第三步擊毀了敵人營部。在炮兵的巨大威力之下,敵人再無鬥志,隻有向解放軍第302團舉手投降。是以,魏朝春老人将這次戰鬥稱為"我團渡江戰役的開門紅",是實至名歸的。至今,大河口附近的趙壩社群還留下了大河口戰鬥之中被我軍炮兵擊毀的碉堡遺迹。當地人大多知道是1949年解放時我軍從龍山頭開炮。

20分鐘打掉一個營,還原75年前那場漂亮仗

20分鐘打掉“禦林軍”,

展現人民軍隊發展壯大

在大河口被我軍一舉消滅這一個營的敵人,隸屬什麼部隊呢?栾川說,1949年4月13日,第3野戰軍代理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向中央軍委、渡江戰役總前委發出《攻擊江北橋頭堡戰況》的電文中,曾明确記錄了戰鬥之中殲滅的守敵是國民黨軍第45軍下轄的第306團一個營。第45軍是此時國民黨在其首都南京的“禦林軍”。

栾川說,在我軍渡江戰役前形成的國民黨軍"京滬杭護路司令部"轄區劃分要圖之中,可以看到六合對岸的栖霞、龍潭區域屬于敵人拱衛南京的守備區。而國民黨軍駐防首都的"禦林軍"專門選一個營到江北岸的大河口駐守,是為了在我軍渡江的江北岸線上打下一個"釘子",企圖以這樣一個橋頭堡阻止我軍渡江船隻進入長江岸線。但南京城裡的敵人萬萬沒有想到,這個來自其"禦林軍"的建制營,我軍無一人陣亡就在20分鐘之中将其全殲。

回顧此次戰役取得勝利,魏朝春老人這樣總結:“此戰在沒有直接通訊聯絡下,能打得如此漂亮,我認為主要是指揮機動靈活所緻。如攻擊前,炮兵試射,是沒有告訴突擊分隊的。沖擊部隊能根據炮彈炸的情況适時爆破、沖擊,炮兵又能随着沖擊部隊的發展,适時炮擊敵堡群,為部隊排除障礙。接着部隊占領敵前沿陣地,向内沖擊時,敵反擊群出動,炮兵又适時炮擊敵群。敵向廟回逃時,炮兵又及時炮轟寺廟。沖擊部隊緊随炮火跟進,緻敵無力反抗,迅速被殲。真是一次絕妙的步炮協同戰。我終生不會忘記。”

栾川認為,渡江戰役即将發起的時候,人民軍隊從弱到強、發展壯大之後,在武器裝備和作戰技戰術等方面都較以前有了飛躍。渡江戰役之中的人民軍隊,在對敵鬥争之中第一次能夠以壓倒的優勢投入作戰,這是革命戰争史上值得紀念的一次重大變化。而六合的大河口戰鬥,其實也是這種變化在六合土地上的一次展示。

栾川還告訴記者,目前知道這裡确切位置的人很少,是以來參觀的人不多。南京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大學生“晨光社”的志願者們,發揮自身專業的優勢,對這一文物進行了定位和三維模組化。今後,人們不僅能通過結合電子地圖街景标注出精确定位,快速确定前來參觀的路線;同時,也能在網絡上看到任意拉近拉遠、自由高低俯仰,周邊細節一應俱全的文物三維模組化圖像,通過手機螢幕“走近”這一曆史遺迹。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