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農人文學院:新書釋出會上師生議讀書

作者:農業科技報

在個體化程序不斷加快的時代,如何克服社會的喧鬧,心無旁骛的靜下心來讀書?該怎麼讀書?又該讀哪些書?4月22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師生共聚一堂,以《書海有道:新文科建設與社科人才培養的西農叙事》新書釋出會的形式,共同回味“讀書會”的建設故事,探讨怎樣做到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問題。

西農人文學院:新書釋出會上師生議讀書

釋出會現場

釋出會伊始,在人文學院副院長楊乙丹的主持下,院長趙曉峰、副教授王春凱、崔盼盼帶領現場的師生們共同重申了人文學院讀書會以“四為”命名的價值内涵,旨在追思先賢學楷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德追求;以“兩經一專”、“三個貫通”等重點内容暢談了在“精英化培養,學術型導向,多元化成才”的培養理念下,開展有組織讀書,紮實推進經典閱讀、經驗訓練、專題研究的實踐經曆,交流了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經驗—理論比較與重構—經驗”或“經驗—理論提煉與創新—經驗”循環研究進路,實作了理論貫通、經驗貫通和表達貫通;并分享了該學院組織的讀書活動受到新華網、全國高校思政網、湖北日報、陝西日報、騰訊網、澎湃新聞網等媒體的廣泛關注的喜悅。

“希望通過回顧讀書會成立的過往和定期舉辦讀書會,能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活動當中,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文化素養,達到共勉的目的。”西農人文學院院長趙曉峰表示。

西農人文學院:新書釋出會上師生議讀書

人文學院院長趙曉峰發言

釋出會上,書刊參編副教授王春凱、崔盼盼首先對讀書會師生參與書刊編寫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謝,在談到稽核讀書會成員所“思”、所“感”、所“想”的總結性文章時,認為其很好地總結了相關讀書和科研的方法,分享了專題調查的細緻體悟,對後續做好讀書會工作,持續推進“兩經一專”實踐有着重要參考價值。

西農人文學院:新書釋出會上師生議讀書

趙曉峰(右二)院長與副教授崔盼盼(右一)、王春凱(左二)參加座談活動

釋出會最後,現場還舉辦了《書海有道——新文科建設與社科人才培養的西農叙事》一書的簽名贈書活動和讀書會基金成立儀式。

西農人文學院:新書釋出會上師生議讀書
西農人文學院:新書釋出會上師生議讀書

讀書會基金成立儀式

據了解,《書海有道——新文科建設與社科人才培養的西農叙事》全書37萬字,分為理論、方法、體悟、媒體等四個篇章,詳實記錄了“四為”讀書會指導教師、學生,圍繞經典閱讀、經驗訓練、專題實踐“兩經一專”等内容展開,具體以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社會學類人才本研貫通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等重點項目的系列成果為理論支撐,是一部讀書會經驗總結性書籍。

西農人文學院:新書釋出會上師生議讀書

博士研究所學生吳雨霞在書中談到了分散閱讀、集體研讨、分享交流閱讀思考經驗的價值與意義。讀書會的學習,讓我們既達到了“通識教育”所要求的“博”,更有着專業知識體系化儲備的“專”,還有專題化訓練的“精”、田野調查的真知實“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褚慶宜在書中分享了讀書簡單又充實美好時光,感慨無限熱愛學生的老師們在成長路上陪伴的重要性。

讀書會導師組負責人、新書主編、人文學院院長趙曉峰在釋出會最後談到,社科類人才培養的關鍵是通過系統的學習,進而具備基本的理論抽象能力、經驗感悟能力和學術創新能力,并圍繞工作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形成獨立見解的素質和能力。“從該意義上講,讀書會的建設與實踐,對農林類社科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指導性。新書的釋出對學生培養具有一定實用參考價值。這也是我們人文學院為今年學校成立90周年所做出的學術校慶、文化校慶系列工作之一。”趙曉峰說到。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胡潤田 胡海飛 通訊員 邵貴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