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作者:笙笙愛曆史

在康熙晚年,大清朝陷入了一場帝王更替的較量。太子二次被廢,康熙面臨着傳位的艱難抉擇。在這一過程中,老十三和老四的行為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猜測。究竟發生了什麼,導緻康熙下令将老十三圈禁長達10年?看似隻是一個小小的家務事,背後卻隐藏着令人震驚的陰謀與内幕。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康熙

乍一看,老十三似乎隻是一個對老四忠心耿耿的兄弟,但事實遠非如此簡單。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十三阿哥

在第一次太子被廢後,老十三對老四吐露了心聲,希望老四能站出來争奪太子之位。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老四

他坦言自己厭惡老八那種"滿嘴仁義,滿肚子刀槍"的虛僞做派,認為老四更适合做太子。

可誰曾想,老四對外的人設竟也存有重重疑虛。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一切要從喬姐的神秘失蹤說起。喬姐作為老八黨安插在老十三身邊的眼線,本應時刻監視着老十三的一舉一動。

然而就在老十三救下了鄭春華後,喬姐竟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對于老十三來說,這絕非偶然,因為如果喬姐仍然留在他身邊,倒不會引起老八黨的懷疑。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喬姐的失蹤無疑暴露了一個事實:有人故意除掉了她,以防止消息外洩。

老十三很快就将目光鎖定在了老四身上。他敏銳地察覺到,老四很可能就是這場陰謀的主使者。事實上,老十三說出了那句話這幾個字,也正是在向老四表達心中的不滿。如果喬姐隻是回到了老八黨,又怎會可憐?這明顯是在暗示喬姐已經陷入了更加凄慘的境地。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随後,老十三又對老四進行了一次試探。當老四提議派年羹堯前往江夏鎮處理劉八女一事時,老十三意味深長地看了老四一眼。

原來,老十三早就發現了老四的算計。喬姐的失蹤、鄭春華的被救,他覺得老四從一開始就知曉太子的終極目标是任伯安等,都在老四的掌控之中。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最令老十三無法接受的,是老四扣留了太子寫給任伯安的那封信。盡管老十三并不希望太子成為皇帝,但他也不願看到老四利用這封信進行陰謀算計。

為了最後确認,老十三對老四進行了最後一次試探。他故意提到保留那封信會引起老八黨的注意,看看老四會作何反應。果不其然,老四當即露出了心虛的神情,并極力掩飾自己的用心。從這一刻起,老十三徹底看清了老四的真面目——他也是一個善于玩弄陰謀詭計的人,與老八并無二緻。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就在這時,太子第二次被廢的風波爆發了。康熙得知老四暗中捅了一刀後,決定将老十三圈禁起來。表面上,康熙給出的理由是老十三協助太子暗殺鄭春華,以及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但實際上,這兩個罪名都站不住腳。真正的原因,還得追溯到當年老十三在狩獵期間喊出的那句"無情最是帝王家"。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當時,老十三看不慣老大的卑劣行為,與他發生了争執。康熙清楚地聽到了老十三的話,也是以将他關了一段時間。

從那時起,康熙就發現老十三是一個見不得陰謀詭計、兄弟相殘的好孩子。而眼下奪嫡之争将步入白熱化,老十三的兄弟們必将使盡渾身解數,用盡陰謀詭計互相傾軋。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康熙擔心,一旦老十三見到老四也使用如此手段,難免會對他失望透頂,進而失去了一個寶貴的幫手。

有了老十三的牽制,老四登基後才不會被八爺黨左右為難,才能專心緻力于重新整理吏治、糾正弊端。是以,康熙決定将老十三圈禁起來,等到奪嫡之争結束、塵埃落定後,再由老四将他放出。屆時,老十三必将因多年圈禁而更加成熟,并全心全意輔佐老四治理天下。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這就是康熙臨終前對老四所說的"苦心"——他之是以圈禁老十三,目的就是為了給老四留下一個寶貴的幫手。老四一語道破了這個隐秘,表示自己完全明白了康熙的良苦用心。

看懂老十三對老四的試探,才了解康熙為什麼要把老十三圈禁10年!

看似隻是一次家務事的決定,背後卻隐藏着令人震驚的内幕。康熙究竟是出于何種考慮,才會做出如此特殊的安排?老十三又是如何看穿老四的真面目,進而引發康熙的憂慮?這一切的背後,還藏着一段兒子與父親之間的糾葛與感情。康熙或許是一代明君,但在晚節之年,他也不得不在子嗣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盡可能地避免宮廷政治陷入颠簸。

這正是君主之道的無奈所在。即便是英明神武如康熙,也難免會在權力的博弈中左右為難。而老十三和老四之間的這一段插曲,則生動地展現了當時宮廷之中錯綜複雜的人際關系與權力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