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發達的社會也用不上那麼多大學生,複旦教授一席話,醍醐灌頂

作者:甜途

“大學生如潮水,研究所學生如繁星。”2023年,高達1158萬的大學畢業生數量凸顯了就業挑戰的嚴峻性。

在這個日益競争激烈的時代,985和211高校畢業生以送外賣、送快遞為生已經司空見慣。随着學曆競争不斷激烈,“内卷”現象已不再新奇。

再發達的社會也用不上那麼多大學生,複旦教授一席話,醍醐灌頂

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攀升,看似擁有學位的大學生卻面臨着就業難題。許多招聘機關提高了門檻,過去僅需要專科學曆的崗位現在卻要求研究所學生以上學曆才有資格參與面試。

即便是擁有研究所學生學位,就業前景也不盡如人意。雙非院校畢業的研究所學生在找工作時經常遭遇挫折。問題的根源在于大學畢業生人數龐大,市場并沒有足夠多适合學生的工作崗位。

再發達的社會也用不上那麼多大學生,複旦教授一席話,醍醐灌頂

即使社會再發達,也未必需要如此多的大學生。複旦大學一位教授的言論引人深思。 大學生的價值似乎在下降,這種現象十分普遍。許多畢業生即使擁有名校背景和高學曆,卻選擇從事基層服務行業,這已經不再是稀奇之事。

複旦大學77歲的葛劍雄教授對目前高等教育發表了觀點,他認為并非所有學生都應該上大學,應該根據個人優勢選擇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即使是再發達的社會也不需要那麼多的大學生。”

再發達的社會也用不上那麼多大學生,複旦教授一席話,醍醐灌頂

教授指出,大陸大學生的數量已遠超美國、德國等國家,但即便是那些非常發達的國家,也未必需要如此龐大數量的大學畢業生。碩士、博士生數量增加,但誰能確定這些畢業生就業問題呢?

雖然教授的言論可能有些刺耳,但卻道出了一個事實。大學生人數的激增導緻原本招聘相對冷門的企業也變得競争激烈,用人機關面對越來越多的求職者逐漸提高了招聘門檻。

再發達的社會也用不上那麼多大學生,複旦教授一席話,醍醐灌頂

學生為了就業開始選擇“下沉”,清華北大畢業生申請國小教師崗位,985碩士參加城管考試,這種現象已經司空見慣。然而,這是否真的合乎正常?

雖然讀書有其意義,能培養人的智慧和辯證能力,但難道上大學就是唯一的道路嗎?并非如此。專科畢業生同樣可以擁有光明的未來。

大陸有許多非常優秀的專科院校,甚至在就業前景上能勝過一些大學院校。

再發達的社會也用不上那麼多大學生,複旦教授一席話,醍醐灌頂

盡管教授的觀點大家都能了解,但對于沒有背景、人脈和經濟支援的寒門學子來說,讀書仍然是最好的選擇。

學曆并非是衡量學生價值的唯一标準,但它能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把讀書和上大學視作學生唯一出路的想法太過狹隘,但不可否認,學曆可以成為學生的一種資本,讓他們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盡管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但在就業過程中,沒有學曆和文憑支援的學生甚至無法參加很多用人機關的面試,這才是現實。

再發達的社會也用不上那麼多大學生,複旦教授一席話,醍醐灌頂

雙非院校的碩士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屢屢受挫,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要求較高。如果他們能适當降低要求,很可能會找到合适的工作。

哪怕是雙非院校的碩士畢業生在某些大公司可能不被重視,但如果選擇公務員考試或者編制考試,他們也會有一定的優勢。競争崗位相對較少,如果學生實力強,未來發展也有很好的前景。

大學生應避免自欺欺人,因為2022年的就業率僅為23%,顯示了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尤其是這種情況下,他們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隻有表現優異才能獲得更多機會。

再發達的社會也用不上那麼多大學生,複旦教授一席話,醍醐灌頂

然而,大學生在學習上的态度也是個問題。有些學生每個學期隻求及格,甚至有些壓根不上課,在寝室虛度時光。

大學給予學生很多機會,尤其是具備保研資格的高校,每個學生都有明确的機會,但如果不努力,就别抱怨大學生就業困難。

大學四年看似漫長,但時間飛逝。希望學生們珍惜這段時光,提升自己的能力,避免成為“社會不需要的大學生”。

再發達的社會也用不上那麼多大學生,複旦教授一席話,醍醐灌頂

今日話題:你對複旦教授言論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