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作者:陳石頭本頭

衆所周知,過去解放軍陸軍中曾有三大王牌集團軍,分别是38集團軍、39集團軍和54集團軍,其中這個54集團軍更是“猛虎”,還有研究學者概括說:“組建很晚,曆史很長,善于同外敵作戰,戰果十分輝煌。”

韋統泰是上司這支鐵軍成長的軍長之一,他的人生足以稱得上為傳奇。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書生到虎将

1938年,日寇侵占了山東省,當地曹縣四中有一個非常傑出的學生,在日僞軍散布的恐怖氣息之下,這位學生積極組織其他學生參與地下抗日活動,他的名字就是韋統泰。

和早年間很多八路軍将領不同,韋統泰的教育程度很高,再加上靈活的頭腦,很快就展現出了過人之處。

山東的“舞台”終究不夠大,日寇的四處搜捕,也讓這位初有名氣的學生領袖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接連輾轉湖北、湖南等多地後,曆經千裡的韋統泰抵達了聖地延安,從此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領袖毛主席聽聞了他的故事,對他的人生經曆很是贊歎,便開始留意這個投身革命不久的年輕人。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記得那是一個晚飯後的傍晚,隊長突然吹響了哨聲,大家迅速集合在大院的空地上,韋統泰也身在其中,他沒見過毛主席,卻也對毛主席的革命過往了解頗深,從心底裡佩服這位幾次扶大廈之将傾的人物。

不久,毛主席便帶着警衛員健步而來,身着灰色軍裝,頭戴八角帽,膝蓋處還補着兩塊布,他站在一張八仙桌前,與大家親切交談。

在有人問道“抗大需不需要考試”時,毛主席笑了:“你們走了幾千裡的路來到延安,這不就是很好的考試嗎?”

這樣的初遇,在韋統泰的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如此叱咤風雲的統帥,竟又是如此親切。

那次毛主席講了一個多小時,大家的興緻也很高,會後不知是誰開頭,大家一擁而上紛紛請毛主席題字留念,毛主席一一應允,在韋統泰的筆記本上寫下了“光明”二字。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抗大”畢業後,韋統泰去了晉察冀抗日前線。

那時根據地的條件很苦,日寇在1942年和1943年分别進行過大掃蕩,韋統泰跟随部隊四處轉移,狼牙山、道地、青紗帳中都曾留下過他的痕迹,而毛主席寫的那張紙條,一直跟随在他的身邊。

汗水若是将這張紙浸濕了,他就用雙手夾着把它烘幹。

艱苦的抗戰歲月中,毛主席的題詞更是堅定了他與戰友們勝利的信念。

解放戰争時期,韋統泰更是鏖戰遼西與熱東,配合東北主力部隊三下江南期間,他所率領的獨立團在沒有炮兵、炸藥的情況下僅憑機槍、步槍火力掩護爬上了雲梯登城,攻克了号稱“鐵打的松嘴子樹”的堡壘。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後來,作為團長的他又支援了遼沈、平津兩大會戰。

衡寶戰役中,他帶領部隊深入敵陣心髒地帶,擊潰了國民黨桂系的“鋼七軍”,進而确立了其“虎将”的美譽。

1948年,他與王志敏在遼西昌圖縣訂婚,王志敏還專門回憶過那段有趣的過往:“當時我們還不流行送戒指,他一高興,就把那張珍藏了十幾年的小紙條送給了我,我當然知道,那是他的寶貝,果不其然,剛剛結婚不久,他就把小紙條給要回去了。”

新中國成立,對于全國人民而言是重大的勝利裡程碑,可對于久經沙場的韋統泰而言,還有更多的任務等着他去執行。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在辭别親人後,他也踏向了抗美援朝的戰場,由于在抗日、解放戰争中的出色表現,此時的他已然成為志願軍第54軍135師師長。

這個54軍,絕對是共和國曆史上一支戰功赫赫的鐵軍,它的誕生曆史,與抗美援朝戰場密不可分。

1952年秋季,中央軍委決定:原第四野戰軍第45軍和第44軍各一部合編為一個軍入朝參戰。

在當時的很多士兵眼中,這次的合并就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強強聯合。

先說這個44軍,他們的前身是抗戰時期晉察冀八路軍第3縱隊和新四軍第3師,當年日寇發動“五一大掃蕩”後,冀中的主力部隊迫于形勢不斷向外線轉移,抗戰勝利後,朱德下令壯大該部隊,在血戰四平、錦州、天津戰役後,該師成為44軍130師南下廣東。

45軍就更不得了了,他們的前身是紅軍時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工農政府警衛團,也就是名聲極大的“瑞金團”,擴編前的部隊隸屬于紅一方面軍第9軍團,軍團長正是悍将羅炳輝。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長征途中,紅9軍團承擔着迷惑調動敵軍、掩護主力突圍的重要任務,他們在完成任務後于1936年北上會師。

抗戰勝利後,該師主力挺進東北,取得了遼西三戰三捷的偉大勝利,後來在天津的攻堅戰中,也正是這支部隊一舉突破民權門,全軍才得以找到突破口插入市區。

衡寶戰役中,135師大膽穿插拖住敵軍,為殲滅李宗仁、白崇禧的4個師起到了關鍵作用,劉伯承聞訊後當即誇贊“腰斬七軍”,而韋統泰當時就在這個135師。

是以,44軍、45軍合并成一個軍更是強強聯合,兩個軍究竟用什麼番号,也報到了軍委那邊解決。

周總理還特意找來了44軍軍長張才千、45軍代理軍長丁盛等召集在一起開會讨論,他說:“我知道戰士們都希望保留自己軍的番号,依我看,兩個軍的番号都能保留。”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就在衆人疑惑不解時,周總理接着說:“44軍取一個4,45軍取一個5,組成54軍,這樣兩個番号不就都保留了嗎?”

54軍這支鐵軍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當時的軍長還是丁盛,他率領54軍迎來了出國的首戰:金城戰役第三階段。

戰鬥最困難的時候,54軍的預備隊都全部投入戰鬥了,他們與南北韓軍展開了激烈的争奪戰,拉鋸一度進行到25次,直到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時,陣地依然還在志願軍手裡。

回國後,54軍又向西進發,接連征戰青海、西藏,殲滅叛匪超過2000人,確定青藏公路的運輸安全。

這些戰鬥,韋統泰全部都參加了,作為一位随軍一同成長的指戰員,他的職務也從師長升任為副軍長。

可以說,這支部隊是一支将星雲集的部隊,共和國5位元帥、7位大将曾在該部隊中戰鬥和工作過;對于很多普通的戰士而言,能在這樣的軍隊中戰鬥,更是一種無尚的榮耀。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邊境反擊大捷

常年在邊境作戰,也讓韋統泰與其他54軍将士們積累了豐厚的實戰經驗。

上世紀60年代初,尼赫魯大肆指責中國,還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要把12.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劃給印度,這直接造成了中印兩國關系惡化。

在譴責後,印度方面不僅不知悔改,反而派兵直接進入中國領土,一意孤行地執行所謂“前進政策”,1962年尼赫魯下達“将中國軍隊趕出去”的指令後,邊界戰争由此爆發。

敵寇面前,又是54軍大顯神威。

其麾下130師來到邊界東段、喜馬拉雅山南麓參加反擊作戰,丁盛軍長與韋統泰副軍長負責指揮瓦弄地區的作戰。

他們二人在前線察看地形時,記者也拍攝到了一張非常珍貴的照片。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戰役正式打響于10月16日淩晨4時40分,第390團發起了對“07”高地的攻擊,同時,團主力沿“05”高地東南側向瓦弄方向穿插前進。

戰鬥初期,第389團在刀底曲向東台地進攻時,突遇印軍從“80”高地的側擊,部隊陷入苦戰。

防守高地的印軍錫克聯隊部署嚴密,建構了堅固的防線;關鍵時刻,第7連的3排排長周天喜在重傷中不顧個人安危,帶領部隊奮勇攻擊,盡管全排遭遇重大傷亡,周天喜仍高呼“為烈士報仇,為祖國人民立功!”繼續帶領士兵向前沖擊,最終英勇犧牲。

在他的激勵下,班長陳榮接過指揮棒,繼續推進攻勢,最終成功攻占“80”高地,彰顯出54軍的鐵軍精神。

可以說,放眼整個對印自衛反擊戰中,瓦弄之戰都是關鍵一戰。

昔日還曾“威名赫赫”的印度部隊面對54軍根本無可奈何,使得尼赫魯亂了方寸,他甚至在沒有與任何人商量的情況下獨自向美國總統肯尼迪求救,希望美國能派遣轟炸機與中國作戰。

印度國内原本都在等待着“好消息”,沒想到兵敗的消息這麼快傳來,全國陷入一片混亂,大家都開始關心中國軍隊會不會乘勝追擊威脅到自己的生命。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中國軍隊單方面宣布停火并主動撤退到1959年11月控制線後20公裡,彰顯态度。

印度這下徹底破防了,尼赫魯更是認為中國軍隊的“懲罰”傷害了印度的自尊和體面,戰争結束後,他們也加快速度向美國靠攏,英迪拉·甘地政府還與蘇聯簽訂了為期20年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雙邊條約。

由此,中印關系進入冷凍期。

原本于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的韋統泰,在1964年晉升為少将軍銜。

後來擔任54軍軍長的那段時期,韋統泰也總是以毛主席題詞的“光明”二字教育廣大士兵,在和平發展年代,他也在引導着部隊朝着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的目标前進着。

任何時代都有任何時代的使命,54軍的戰鬥力,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韋統泰與54軍的故事一直持續到70年代,他奉命去昆明軍區擔任副司令後,韓懷智接任了軍長一職。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即便出現人事調整的狀況,54軍的精神始終存在,這也正是丁盛、韋統泰及無數位革命先烈留下的寶貴财富。

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副軍長張萬年親自指揮54軍投入戰鬥,他們在諒山外圍的支馬、祿平地區接連打了四仗,全部都收獲了勝利。

值得一提的是,張萬年副軍長更是身先士卒,保持在最前線指揮,強渡奇窮河之戰中,指揮所距離槍林彈雨不過幾百米。

54軍始終都在譜寫着輝煌故事。

全面發展經濟的時期,54軍部隊還參加了1998年長江抗洪、1999年國慶閱兵等重大任務及活動,始終保持着勇猛頑強、英勇善戰的鐵作風。

而韋統泰從上司崗位退下來後,他一直住在幹休所中。

21世紀時,有記者專程去采訪年滿86歲的老将軍,那天老将軍的興緻很高,他拉着記者走到簡樸的卧室裡,指着鑲上玻璃的小紙條說:“你看,戰争年代我什麼都丢了,就它沒有丢。”

解放軍第54軍原軍長——韋統泰

記者走近一看,那張小紙片隻有掌心大小,紙張的四周都已卷損,上面的橫線格都看不清了,唯獨“光明”二字依舊色彩鮮明。

于是,老将軍再度講述了關于這張小紙條的故事,提到毛主席時,他的眼眶也有些濕潤了:“若是毛主席健在,那麼他今年也要110歲了。”

一向不愛說話的老将軍在那天竟然和記者聊了3個多小時,他還了一本剛寫完的《戰鬥歲月》給訪客,那是他對自己戎馬生涯的回顧總結,書本的首頁,正是毛主席的題詞印。

談到子女時,老将軍擺了擺手:“我們這代人沒有什麼寶貴的遺産留給後人,那這頁毛主席題詞就算我留給子女的傳家寶了。”

他的晚年是幸福的,各方面都有保障,老将軍的生活平靜又淡然,他也十分滿足,很少出現在公衆視野,直到2013年因病離世。

在他的一生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挫折的磨砺,而毛主席對他的教導始終是他戰勝困難的法寶。

對于後人而言,他更像一盞堅實的明燈,照亮着前進之路,那些英勇事迹将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國軍人繼續前行,去捍衛國家的尊嚴。

參考資料

韋統泰:從書生到虎将 人民網

老将軍珍藏毛主席親筆手迹 曾用做訂婚紀念物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