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化 學 制 劑

作者:老趙國文
化 學 制 劑

地球上生命的曆史也就是生物與它們的環境互相作用的曆史。動植物的形體和習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對其所在環境的實際影響則相對較小。隻有到了20世紀,作為物種之一的人類才獲得了足夠的力量,有效地改變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

在過去的四分之一世紀裡,這種力量不僅增大到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性質也發生了變化。人類對環境最可怕的破壞,是那些有害甚至緻命的物質對空氣、土地、河流、海洋造成的污染。在當今對環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學藥品和輻射線共同改變着生物的根本性質。噴灑在農田、森林或花園裡的化學藥品長期留在土壤中,進入活的生物體内,在一種毒害和死亡的連鎖反應中從一個生物體傳到另一個生物體。有時候,這些化學藥品會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到冒出地表,通過空氣和陽光的化合作用構成新形式。植物毒死了,牲畜得病了,曾經一度純淨的井水,也給飲用它的人群造成了危害。

适應這些化學藥品所需要的時間應該用大自然的尺度來衡量——人的一生太短暫,而它所要求的是若幹個世紀。但即使經過漫長的時間,人們能夠奇迹般地适應了它們,也無濟于事,因為各個實驗室還在源源不斷地冒出新的化學藥品,并投入使用。這些藥品的數字實在令人震驚:每年有500種新的化學藥品需要人和動物的身體以某種方式與之适應。其後果還不容易被我們所預料,因為它完全超出了我們對生物學的了解和經驗。

化 學 制 劑

40年代中期以來,為了殺死老鼠等齧齒動物以及害蟲、雜草而研制出來的基本化學藥品就超過200種。這些粉末、噴霧液、煙霧劑在農場、花園、森林和家庭中都普遍使用。它們不加選擇地殺死任何昆蟲,不管它是“好”是“壞”。這種劇毒物質覆寫在葉片表面上,或者滞留在土壤中,能使鳥兒不再歌唱,魚兒不再邀遊。可是,人們使用這些藥品,其目的僅僅是消滅屈指可數的幾種害蟲、雜草或老鼠等。

藥物噴灑的發展過程似乎卷入了一個永無終點的螺旋。自從滴滴涕被允許民用以後,殺蟲劑便逐漸更新。因為有的昆蟲已演化出對某一殺蟲藥具有抗藥性的新品種,于是,人們又發明一種更毒的藥劑,接着,再發明一種比這種藥劑還要毒的藥劑。然而,難道有人會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傾瀉這麼多毒物而又适宜于一切生物生長嗎?

化 學 制 劑

6.下列不屬于人類對環境的直接影響的一項是 ( )

A.動植物的形體和習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造成的,而生物對其所在環境的實際影響則相對較小。

B.自40年代中期以來,逾200種基本化學藥品被研制出來,用于殺死老鼠等齧齒動物以及害蟲、雜草。

C.噴霧液、花粉、煙霧劑等化學藥品的普遍使用,能夠不加選擇地殺死任何昆蟲,不管它是“好”是“壞”。

D.那些藥品中的劇毒物質覆寫在葉片表面上,或者長期滞留在土壤中,能使鳥兒不再歌唱,魚兒不再遨遊。

7.下清單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地球上生命的曆史也就是包括人類在内的生物與

它們所在的環境互相作用、互相影響的曆史。

B.化學藥品中那些有害甚至緻命的物質嚴重污染了空氣、土地、河流、海洋,這是對環境最可怕的破壞。

C.适應化學藥品需要若幹個世紀,而人生太短暫,是以人類能夠适應化學藥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D.無論化學藥品的毒性有多大,有些害蟲總有辦法演化出具有抗藥性的超級品種。

化 學 制 劑

8.根據原文提供的資訊,下列推斷正确的一項是 ( )

A.動植物的形體和習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造成的,人類也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動植物的品質。

B.化學藥品和輻射線能夠改變生物的根本性質,是以治理環境污染的首要任務就是控制化學藥品和輻射線。

C.僅僅為了消滅屈指可數的幾種害蟲、雜草、老鼠等,可見人類研制化學藥品是得不償失。

D.藥物噴灑的發展過程卷入了一個永無終點的螺旋,是以化學藥品也将會永無止境地研制下去。

化 學 制 劑

6. A (B、C、D選項中的化學藥品均由人類直接所為)

7. C項(說法太絕對)

8. A(B項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C項與作者的觀點不相符,D項“永無止境地研制下去”是以偏概全)

9、B(差: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