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古神話中戰力最強的十位神仙,蚩尤上榜,鴻鈞老祖僅排第三位

作者:史書淩軒閣

10、共工

共工氏與颛顼争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

在遙遠的古代,共工,這位紅發蛇軀的炎帝後裔,以人的面孔和蛇一般的身軀聞名。在黃帝與炎帝握手言和,共築華夏的繁榮之時,共工卻未向黃帝臣服。

身為水利部落的首領,共工在黃帝的朝廷中擔任要職,其治水之術為天下稱頌。然而,當颛顼帝召集諸神,包括火神祝融,來對抗他時,他的輝煌開始黯淡。與祝融的戰鬥中,共工屢屢失利,憤怒與無奈在他心中交織。終于,在一次戰敗後,共工滿腔的怒火化為了決絕的力量,他猛地沖向不周山,一頭撞去,山崩地裂,天地為之變色。此番力量,仿佛連《封神演義》中的準聖也難以承受。

上古神話中戰力最強的十位神仙,蚩尤上榜,鴻鈞老祖僅排第三位

9、祝融

共工是水神,祝融是火神。

在古老的傳說中,祝融,那位神秘的火神,以他的獸身人面,駕馭雙龍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直接秉承天帝之命,成為天帝的忠誠使者。祝融,不僅是楚人的始祖,更是接替炎帝神農氏,承擔起火神的重任。

祝融,是炎帝的得力助手,也是南方的守護神,掌管着盛夏的炎熱。他的坐騎,是兩條威武的龍,這一點,便讓其他神仙望塵莫及,共工亦不例外。

共工,他的坐騎夫諸,乃是水系洪荒異獸,按說水克火是自然法則,然而祝融卻以他的火力,打破了這一正常,成功擊敗了水神共工,這樣的力量,想必他的火焰,已經超越了凡火,或許,比那三昧真火還要更為猛烈。

上古神話中戰力最強的十位神仙,蚩尤上榜,鴻鈞老祖僅排第三位

8、炎帝

在古老的傳說中,炎帝的母親在夢中感應到龍的氣息,進而孕育了他。炎帝擁有着人的身軀,頭頂牛首,天賦異禀,短短幾天便能言能行,長牙成長。炎帝身軀雄偉,近三米高,猶如巨人降臨人間。

曾有一次,他目睹鳥兒播種之景,靈感迸發,便開創了五谷種植的先河,是以得名神農。他深感人間病痛之苦,立志探尋百草之秘,以解群眾疾苦。為求醫術,炎帝向神明求學,得書一卷,洞悉疾病之源。

炎帝派人四處尋覓珍稀藥材,更親身試藥,甚至一日嘗試七十餘種,甘冒奇險。此外,炎帝還創造了蠟燭,為人間帶來光明,是以被尊為照明之神。神農,亦即炎帝,與黃帝齊名,然其勇猛與貢獻,使其名列神話之巅。

上古神話中戰力最強的十位神仙,蚩尤上榜,鴻鈞老祖僅排第三位

7、蚩尤

蚩尤,上古神話裡面的首任戰神,兵器就是他發明的。蚩尤的身邊簇擁着八十一位銅頭鐵額的兄弟,他們擁有猛獸的身軀,無比勇猛。當蚩尤挑戰軒轅黃帝時,即便黃帝曾以軒轅劍斬下刑天的頭顱,但在與蚩尤的對決中,他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蚩尤并非隻有武力,他的智慧同樣深不可測。他召集了風伯、雨師、誇父等神話中的強者,共同對抗黃帝。在風伯雨師的協助下,黃帝一度被困,身處險境。若非旱魃與畢方的神力相助,黃帝恐怕早已敗下陣來。

這場激戰被《山海經·大荒北經》所記載,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神話色彩。應龍、風伯、雨師、女魃、叔均,這些神秘的角色紛紛亮相,他們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自然的力量,更是黃帝與蚩尤之間這場較量的象征。盡管蚩尤最終敗北,但他的英勇永遠留在了神話的記憶中。

上古神話中戰力最強的十位神仙,蚩尤上榜,鴻鈞老祖僅排第三位

6、燭龍

在古老的《山海經》中,燭龍的故事被神秘地描繪。鐘山之神,名燭陰,其威能無比,掌控着晝夜的更疊與四季的輪回。每當它睜開眼,便是白晝;閉上眼,黑夜便降臨。它的呼吸,仿佛能喚來嚴冬與盛夏的交替。

燭龍,這赤色的神秘生物,人面蛇身,它靜靜地盤踞在鐘山之下,無需飲食,無需睡眠,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奇迹。當它的目光投射之處,世界便明亮如晝;而當它閉目養神,四周便陷入深深的黑暗。

在《淮南子》中,燭龍更是被賦予了冥界主神的身份,它口中的天燭,能照亮那九重幽冥的深處。燭龍,這位鎮守在冥界的神秘存在,以其浩瀚的神力,掌控着生死與光明的界限。

上古神話中戰力最強的十位神仙,蚩尤上榜,鴻鈞老祖僅排第三位

5、帝俊

帝俊的原型是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帝俊出現于《山海經》之中。

在三界之巅,帝俊,這位至高無上的天帝,矗立于雲端,宛如星辰的主宰。他與羲和女神締結連理,共同孕育出十顆熾熱的太陽,這些太陽猶如他們的孩子,每天輪流升上天空,為大地帶來光明與溫暖。同時,帝俊又與月神常羲相知相守,他們的深情結晶為十二輪皎潔的月亮,守護着夜晚的安甯。

在《山海經》的傳說中,帝俊如同創世之神,他的地位與盤古相當,共同開辟了天地,創造了萬物。盡管《山海經》中并未明确記載盤古的事迹,但帝俊的傳說已然成為了上古神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形象,如同日月星辰般璀璨,永遠照耀在人們的心中。

上古神話中戰力最強的十位神仙,蚩尤上榜,鴻鈞老祖僅排第三位

4、應龍

龍族裡面的頭号戰神,應龍。在上古的黃帝時期,一場震撼天地的戰争在涿鹿原野上展開。黃帝與蚩尤,兩位戰神的對決,成為了傳世的佳話。而在這場戰争中,應龍展翅翺翔,以其無匹的戰鬥力成為了黃帝的得力助手。

當蚩尤請來風伯、雨師,呼風喚雨,肆虐的暴雨向黃帝傾盆而下時,應龍挺身而出。它蓄水攻擊,盡管初時未能占據上風,卻堅定不移地站在黃帝一方。最終,天女魃的出手止住了大雨,黃帝憑借九天玄女的陣法,一舉将蚩尤擊敗。

應龍,在戰争中不僅殺掉了蚩尤,還擊敗了誇父等戰神,戰功赫赫。它的雙翼如同遮天蔽日的雲朵,讓人望而生畏。在後來的大禹治水中,應龍又一次展現了它的神力,引流洪水,生擒妖猴無支祁,為世間帶來安甯。

上古神話中戰力最強的十位神仙,蚩尤上榜,鴻鈞老祖僅排第三位

3、鴻鈞老祖

在絢爛多彩的《封神演義》世界中,有一個神秘而威嚴的存在——鴻鈞老祖。其身影如虛幻般矗立在紫霄宮中,開壇講解天道至理,吸引着衆多聖人前來傾聽。作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導師,鴻鈞老祖無疑是智慧的化身,其深邃的目光似乎能洞悉世間萬物的奧秘。

這位老祖的形象,卻隻存在于《封神演義》的奇幻世界裡,他并未在《山海經》或《淮南子》的神話體系中留下足迹,也未被道教神話所記載。盡管如此,鴻鈞老祖的形象仍深入人心,與《封神演義》一同成為人們心中的經典。他的存在,如同那高懸于空中的明月,雖觸不可及,卻永遠照亮着人們的想象與向往。

上古神話中戰力最強的十位神仙,蚩尤上榜,鴻鈞老祖僅排第三位

2、女娲娘娘

“史書淩軒閣”在此,為女娲娘娘正名!

在現代洪荒小說的杜撰中,常有一些誤導性的描述,但我們需要明确真實與虛構的界限。女娲娘娘,并非妖族,而是上古的正神,人類的始祖。她的故事,深深烙印在華夏兒女的集體記憶中。

當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地為之變色,萬物陷入混沌。而女娲娘娘,心懷世人,毅然熔煉五彩石,以己之力補天。她英勇無畏,斬黑龍,斬神鳌,隻為立下四極,穩住這動蕩的天地。這樣的行為,豈是妖族所能為?她的慈悲與力量,與妖族截然不同。

《封神演義》中提及女娲娘娘功德成聖,然而這隻是對她偉大行徑的簡化描述,實際上,她的貢獻遠超此述。神鳌雖大,但在女娲娘娘面前,也顯得如此渺小。鴻鈞老祖雖強,但面對鲲鵬和燭龍,誰又能斷言他的勝負?唯有女娲娘娘,以她的慈悲與力量,守護着這片天地和其中的生靈。

上古神話中戰力最強的十位神仙,蚩尤上榜,鴻鈞老祖僅排第三位

1、盤古

盤古在混沌的夢境中沉睡,直至被深邃的黑暗喚醒。睜開眼,四周盡是密閉的夜。他試圖動彈,卻似被無形之力束縛。心中湧起一股不甘,他從口中拔出一齒,瞬間化作熠熠生輝的巨斧。他揮斧破混沌,一劈即開,天地初分。

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盤古立于這新生世界的中心,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自由與豁達。他揮舞斧鑿,斷開天地最後的牽連,然後頭頂天,腳踏地,以身軀撐起這方宇宙。日複一日,他的身軀随着天地的成長而壯大,直至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

然而,當這個世界終于穩固,盤古卻耗盡了所有的力量。他累了,他睜開疲憊的雙眼,最後一次凝視這片由他親手開辟的天地。微笑着,他緩緩倒下,永遠地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