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遭遇“增量不增收”,銀行理财下一步怎麼辦?

作者:中國證券報

“現在單純關注各家公司的管理規模沒有太大意義,更重要的是底層(投研+科技系統)能力建設。”一位銀行理财行業觀察者意味深長地說。

自2019年5月工銀理财作為首家銀行理财公司成立以來,銀行理财公司走過近5年發展曆程,行業在投研能力建設、科技系統建設、銷售管道拓展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與此同時,銀行理财行業面臨着産品同質化、産品短期化、底層資産單一化等問題,而費率内卷下的“增量不增收”、被公募基金在規模方面反超引發的焦慮同樣不容忽視。

展望未來,銀行理财行業如何通過提升底層能力破除成長焦慮,擁抱下一個五年、十年、二十年?

轉型成果豐碩

2023年,“穩健低波”成為銀行理财的重要代名詞,行業在穩健布局中逐漸加大轉型力度,這既展現在産品政策、管理規模的變化上,也展現在産品形态、投研政策、管道建設、系統建設等方面。

這在各家銀行2023年報中顯現端倪。

産品端,中郵理财在郵儲銀行年報中披露,2023年公司在業内首發多款創新産品,收益互換、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目标日期指數等産品規模突破100億元。興銀理财在“八大核心、三大特色”産品體系基礎上,搭建量化多類型産品線,發行“固收+優先股”等低波含權理财,持續完善主流政策産品線。

事實上,多資産、多政策已成為銀行理财公司的熱詞。“目前各家公司都在實行多資産多政策投資。我們公司也在完善政策庫建設,會根據行情發展創設不同政策産品,比如前陣子就創設了包含黃金投資政策的産品。”一位國有行理财公司高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管道端建設更是多面開花,這不僅展現在銷售管道數量增多,也帶動着理财公司管理規模的提升。

中信銀行2023年報稱,2023年信銀理财不斷加強“線上宣傳+線下推廣”“機構+個人”的直銷體系建設和“12(國有、股份行)+3(頭部網際網路銀行)+N(中小城農商行)”的代銷管道建設,進一步完善銷售管道生态圈,截至2023年末累計與127家代銷機構開展合作。

截至2023年末,平安理财已與超40家同業銀行合作開展代銷業務,代銷餘額超3400億元……平安銀行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末,平安理财管理規模突破萬億元級别大關,産品餘額10130.60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14.2%。

多項難題待解

在銀行理财行業穩健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着規模被公募基金超越、行業“增量不增收”等尴尬境地,這在2023年更加凸顯。

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和2023年12月末,公募基金資産淨值分别為27.69萬億元和27.60萬億元,而同期銀行理财市場存續規模分别為25.34萬億元和26.80萬億元。這意味着銀行理财失去“資管一哥”寶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募基金的市場規模還在快速增長,截至2024年3月末,公募基金資産淨值規模為29.20萬億元。而銀行理财在“季末效應”下規模有所降低,據中信證券研究測算,2024年3月末理财規模環比降低約1.2萬億元至26.33萬億元。

行業經營業績整體出現下滑,部分公司更是出現“增量不增收”的窘境。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多家銀行年報發現,2023年,中郵理财、興銀理财、青銀理财、中銀理财、招銀理财淨利潤均較2022年減少超10%,農銀理财、建信理财、渝農商理财淨利潤均較2022年減少超50%。

對此,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信分析稱:“2023年理财規模增加的同時業務收入同比下滑,進而導緻占總營收比例有所下降。我們判斷這與産品結構短期化、高收益資産留存不足、代銷行議價能力強等因素有關。”

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末,1年以上期限封閉式産品存續規模占全部封閉式産品比例為67.02%,較年初減少5.58個百分點。2023年末,權益類資産配置規模下降,僅為0.83萬億元,占總投資資産比例為2.86%,而2022年末占總投資資産比例為3.14%。

在業内人士看來,這種短期化的産品結構容易帶來管理規模和經營業績的不穩定,底層資産單一化更是“危險”。

“過去幾年來銀行理财規模實作大幅提升,但這隻是債牛行情下的一種表象。當未來權益市場行情大幅好轉之後,長期着重發力固收投研的銀行理财不一定能經得起市場考驗,客戶、管理規模可能會被其他資管行業快速奪去。”一位股份行理财公司高管對銀行理财的産品結構和投資政策表達擔憂。

強化底層能力建設

自銀行理财公司成立以來,銀行理财行業逐漸破解産品淨值化、投資者教育等系統性難題,完成了一次“脫胎換骨”。行業如何迎接下一個五年、十年、二十年?

在部分業内人士看來,銀行理财公司紛紛開啟管理費率、申贖模式優化,“0費率”“理财夜市”等模式獲得不少投資者好評,更有部分理财公司管理規模突出重圍,實作逆勢增長。但這些僅是表象,以投研能力、科技能力為基礎的底層能力建設才是理财公司作為資管機構的最終競争力。

對于投研能力的建設,興銀理财董事長景嵩表示,要“展多資産中闆,補權益短闆”。未來,銀行理财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政策、行業、個股在内的多元度、多層次權益投研體系,大力培養多資産、權益投資優秀隊伍,與各類優秀資管同業、市場研究機構及高校開展深度合作,靈活運用衍生工具、對沖手段管理好含權産品的波動和回撤,在多資産及權益投資上實作高品質增長。

與其他資管子行業相比,銀行理财行業具有從業機構和産品數量多、期限複雜等特點,這些都考驗公司的金融科技能力。這也将促使銀行理财加大科技系統建設,加大相關人才培育力度,為後期豐富投研體系和産品投資政策奠定堅實基礎。

“以往有一些理财公司的營運人員是外包的,目前也在逐漸走向自主化建設,培養和招募專業的人才。”一位國有行理财公司營運部門人士表示。還有一位股份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銀行理财在債券市場發揮着機構投資者和産品定價者的作用,公司内部正在研究債券量化交易,其中科技系統建設将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目前銀行理财呈現精細化管理特征。某理财公司表示,投研交易闆塊,2023年投資系統新增9項投資品種或場景,智能交易平台項目上線,詢價交易效率大幅提升,投研交易管理功能持續完善。風險管理闆塊,實作對産品全流程門檻值偏離度、破淨産品修複跟蹤監測的數字化。

發力五篇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業内人士看來,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組成部分,銀行理财在産品端、投資端、資産端甚至是内部管理方面都可以有效發力。

“針對科技金融,理财公司要在科創金融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視野,通過私募股權理财産品等方式,引導長期資金投資非上市公司一級市場股權。針對綠色金融,理财公司要在産品端、投資政策端和資産端同時做好文章,推進ESG綠色産品創設發行,探索綠色理财産品形态創新、投資政策創新和資産創新。”景嵩表示。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意見》,有望為理财公司服務實體經濟打開更大視窗。

招銀理财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銀行理财公司來說,《意見》意味着産品端可配置更多優質資産,提高資産配置的多樣性和投資效率。通過參與資本市場,銀行理财産品能夠更好地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提升理财産品的收益水準,進而提高投資者的财富感覺。《意見》有助于推動銀行理财業務的創新和發展。政策鼓勵銀行理财産品通過參與資本市場,提升權益投資規模,這為公司提供了更多業務創新空間,可加大對股票型、混合型理财産品的設計創新力度,滿足投資者對高收益産品的需求。

遭遇“增量不增收”,銀行理财下一步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