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府為何要“聽勸”?

作者:決策雜志

“聽勸”之風,從網上刮到身邊。

不久前,杭州市綜合執法局公布今年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等區域的夏季非機動車道遮陽棚安裝點位。相比原計劃的410個點位,新增了古墩路萍水西街十字路口、文一路崇義路路口、石祥路通益路路口等3個路口共6個點位。

6個點位的新增,來自廣大市民的“勸告”。3月初,杭州城管部門就遮陽棚點位設定向市民公開征集意見建議。一周時間,收到市民回報意見13個,其中涉及具體點位8個,安裝款式2個。

“我們‘聽勸’!”杭州市綜合執法局市容景觀中心相關從業人員,通過十多次實地踏勘和調研,并送出交警部門征詢意見,最終确定了6個符合安裝條件的點位。而對不符合條件的,也及時向市民做了解釋。

聽人勸,吃飽飯。前有年輕人“聽勸”爆改形象,後有雨傘老闆“聽勸”逆襲破圈,現有政府聽勸服務民生。網友笑言:這股“聽勸”的風,刮得越勁越好。

政府為何要“聽勸”?

杭州市區的非機動車道遮陽棚。受訪機關供圖

風起文旅

要說“聽勸”風的源頭,大約該從去年冬天說起。

哈爾濱冰雪旅遊火爆出圈,各地遊客到訪,從自己的感受出發,提出了很多建議。為了留住客人做好服務,“聽勸式文旅”成為哈爾濱的流量密碼。一時間,追随者衆。

聽勸的出發點,是需求有回有應。“聽勸”之是以讓人舒心,是彼此間看到了對方的真心。

回顧因文旅出圈的城市,淄博的政通人和讓遊客感受到溫暖細緻;沈陽的“沈陽站站”在反複調整中成為網紅打卡點;天水的“麻辣燙專線”已是城市的“富貴線“。這些城市用實踐證明:聽勸帶來的服務心,是文旅業吃好飯的根基。

日前,1800餘條感謝短信從剛晉升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麗水雲和梯田景區發往全國各地,收信人是此前遊覽完雲和梯田景區,對景區提出意見建議的“找茬者”。短信感謝他們給了當地“聽勸”的機會。

政府為何要“聽勸”?

雲和梯田景區給“找茬者”發出的感謝短信。潮新聞記者 林霄 攝

“經濟複蘇後,刺激旅遊消費是推動經濟内循環的重要途經。政府面對需求,主動回應主動轉變,提供更優質服務的同時,也在打造全新的城市文旅形象。”在浙江師範大學國際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許濤看來,這是“聽勸風”最先刮進文旅部門的原因。

“你看,大家‘勸’得最多的,往往是民生需求。”許濤說,從吃喝玩樂,到住行遊逛,民生小事是網友花式相勸的熱門領域。開口的網友,往往帶着相關部門“會聽“的期待,其中,包含着信任。

比如說,此前,家住杭州餘杭塘河附近的陳先生提出,西湖邊的殘荷是冬日美景,那麼城市河道邊枯萎的蘆葦,是否可以保留下來作為河邊一景,也給水鳥們多留一個可以栖息的家。

杭州市城管部門“聽勸”,他們去請教專家。專家認為,蘆葦是具有生态修複功能的濕地植物,通過吸收水中氮、磷及重金屬等物質來改善水質。如果不及時收割,枯萎後的蘆葦将沉入水中腐爛,污染水體。

綜合研判,城管部門向陳先生作出了解釋。雖然沒有聽進“勸”,但陳先生感受到了政府部門對河道生态多樣化建設的重視,也感受到了尊重。

從旅遊消費到城市治理,網民參與的領域越來越多、範圍越來越廣。這一波“聽勸”風,始于文旅,持續蔓延,塑造着網絡時代的政府新形象。

政府為何要“聽勸”?

杭州城市河道。受訪機關供圖

放下身段

政府“聽勸”到底有什麼特别的意義?

浙江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陳娟認為,一個個小小的“聽勸”故事,是新時代走群衆路線的微觀生動展現。

從群衆來,到群衆中去。群衆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多年來,随着社會發展和資訊技術疊代,民意訴求的收集管道一直在變。

早年通過群衆來電來信,後又經曆媒體公開熱線、BBS網絡論壇、政務網站等新興媒介的陸續興起,邁入數字化時代,政府各部門開通了問政微網誌賬号和政務微信公衆号等途徑,民意訴求至此實作井噴式發展。

年初各地文旅的“搖人”熱潮中,浙江文旅官方賬号的評論區成了網友的“許願池”:“能邀請到陳麗君嗎”“想看陳麗君的Vlog”……

“你們要的君君來啦!”一周後,@浙江文旅成功“搖”到了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陳麗君。短短3天,“陳麗君推薦家鄉嵊州美食”“陳麗君一日演出Vlog”等多條視訊迅速出爐。網友點贊:“浙浙,你是真聽勸!”

政府為何要“聽勸”?

“浙江文旅”官方釋出陳麗君美食推介視訊

“‘聽勸’的本質,就是黨委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主動聽取民意并及時回應民意的過程,這不新鮮。”陳娟直言,“但新在它帶上了時代味兒。”

她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治理手段,在新時代有了新的管道和新的呈現方式。“政府借助新媒介主動搜集民意、及時響應民意,并快速解決問題的動态過程,實作了全業務流程閉環治理。”過去的民意收集,政府是否采納、采納了哪些、具體如何落實等相關問題群眾一般不知情。如今通過網絡,政府與公衆“一勸一聽”的互動關系被更加實時公開透明地呈現出來。

同時,還互動得有趣好玩。“勸”字常常伴随着固執的意涵,“聽勸”則展現主動被說服的過程,“這讓‘聽勸’二字自帶幽默感,符合當下網際網路傳播氛圍。”

剛剛過去的周末,常州市副市長蔣鵬舉在個人抖音賬号釋出觀看“鳳凰傳奇”演唱會的視訊,使得其評論區“搖身一變”成了網友的“許願池”。

在網友吐槽演唱會内場廁所太少的評論下,蔣鵬舉回應“今天(21日)改善”。随後觀衆欣喜發現,21日晚的演唱會現場增加了多排臨時洗手間,并增設洗手台。網友點贊“高效又接地氣”!

政府為何要“聽勸”?

常州市副市長線上“聽勸”回應網友訴求

“這也是政府從管理走向治理的一種直覺展現。”陳娟總結,過去政府自上而下單一主體管理,如今走向黨委上司、政府負責的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放下身段的政府部門或官員有了可親可近的“人設”,“恰恰更有利于實作政務傳播的有效觸達。”

“聽勸”背後,還展現了一種開放包容的政治文化。

“比如浙江,由于民營經濟發達,政府部門相對更具服務意識。”陳娟說,最近三番兩次“火”上熱搜、“主打啥都能辦”的浙裡辦APP就是最好的印證,浙江誠信務實、政通人和的整體形象也跟着鮮活起來。

“聽勸”背後

“聽勸”于政府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許濤看來,“聽勸”鼓勵網友暢所欲言,調動起大家廣泛參與的積極性,有助于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實作“衆人拾柴火焰高”,同時提高政策的執行效率,降低政府的解釋成本。這是機遇。

但與此同時,對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考驗。“響應的速度、服務的溫度、對話的态度,各方面都需要更細緻、更周到。“

比如,雲和梯田景區啟動邀您來“找茬”活動,收到1800餘條“找茬”資訊後,“我們将同類型問題,或是針對同個地方的不同問題進行整合,最終歸納整理出280餘條意見建議。”雲和縣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制定了問題收集處置機制,由專人負責收集彙總、現場核實、分析研判等,然後統一交由有關責任機關認領整改,并在限期内送出回報單,形成全鍊條閉環工作體系。

“既要求相關從業人員有足夠的知識技術儲備與分辨能力,又考驗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同關聯能力。”許濤說。

政府為何要“聽勸”?

麗水市雲和梯田景區。受訪機關供圖

“政府應當把耳朵放大,加深對‘勸’的了解,提高對‘勸’的甄别能力,将‘聽勸’轉化為一種社會公共治理智慧。”在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張志安看來,這張更高要求的考卷,政府在作答時應充分把握其重要性、代表性和科學性。

首先,要從民生建議的緊迫度、受益的寬度及廣度等方面,綜合考慮其重要性,進而實作公共價值的最大化。

其次,要通過資料分析,在碎片化的建議中總結其普遍性與代表性,并深入挖掘建議背後代表的本質民意。

最後,要在衆多議題中科學把握輕重緩急,“這就涉及到效率與公平的問題,倒逼政府探索出一種精細化、現代化的社會治理方式。”

熱鬧始于“聽勸”,但不應止于“聽勸”。

張志安認為,“聽勸”作為一個流行話語,有其熱度話題的短暫性。各級政府應将眼光放長遠些,思考如何将這種公開透明的政府民意響應形式轉化為常态化機制。

城市作為貫穿曆史并承載目前人類文明的主導形态,其要義正在于“溝通”。“換句話說,‘可溝通’是城市的核心價值,政府‘聽勸’則為可溝通型城市的體系化建設提供了新的靈感。”張志安表示。

一座可溝通型城市,應包含人與人、人與城市、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多元溝通,“其中可溝通的頻度、平等性都應得到保障。”張志安認為,這就要求城市既要有便利多元的民意管道,又要有高效順暢的響應機制,“這是在考驗城市的治理智慧與治理手段的現代化。”

“聽勸”僅僅是表象。無論如何,一座善于溝通的城市、一個傾聽民意的政府,始終是生活在這裡的居民最可靠的後盾。

來源:潮新聞用戶端

編輯:王牧寅

稽核:紀海濤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微信公衆号“決策雜志”(微信ID:juece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