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文案:兩抖雲

編輯:兩抖雲

無奈的合資

上汽最近挨了不少罵,因為它和印度最大的鋼鐵生産商(JSW)成立了合資公司,在印度生産、銷售MG名爵的車。于是很多人就說了,上汽這是要作死啊,小米和比亞迪的教訓還不夠嗎?還敢去印度?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其實恰恰相反,上汽成立合資公司是在找退路。上汽在2017年就進去了,這兩年的表現相當不錯,去年在印度還賣了6.2萬輛車,電車都幹到第二了。

由于上汽這兩年太順了,去年就有傳聞印度要狠收拾它,這才成立了合資公司,然後賣給對方51%的股份,把前期的投入全拿回來,據說還保留着公司的控制權。

上汽當年進入印度,也算是被自己的好基友通用給坑了。當年通用在印度實在活不下去了,想快速脫身,于是在2017年把一個工廠賣給了上汽。

不過上汽也不算太冤,它當年接鍋也是因為看好印度市場。可能大家不知道,印度的汽車産業這兩年發展得相當猛,已經成了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僅次于中美。而且賣車的淨利潤能達到10%,是所有新興國家裡最高的,一般在别的國家隻有5%,是以像特斯拉和國内的很多車企,都想去印度建廠。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可神奇的是,雖然市場紅火,但像豐田、通用、福特等十幾家跨國巨頭,絕大多數在印度都混得很慘,一個個哭爹喊娘的,印度市場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

那印度能否成為下一個汽車強國,中國車企在印度還有機會嗎?我看都夠嗆,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魔幻的印度汽車市場。

大國小車

印度的汽車行業,可以用兩句話來形容:無小車不印度,非大國毋甯死。

先說第一句,小車,這是外國車企在印度混最大的坑。

在印度,微型和小型車是銷售的絕對主力,過去占乘用車銷量的9成以上,緊湊級的都少見,隻是這兩年才多了一點。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那是印度人天賦異禀,專門喜歡開罐頭嗎?絕不是,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家公司,那就是馬魯蒂—鈴木。這家車企非常重要,因為它奠定了印度近50年的汽車發展路線——發展小車。

馬魯蒂的創始人,是印度國父尼赫魯的親外孫,英迪拉·甘地的小兒子桑賈伊。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這哥們是個汽車狂,曾在英國勞斯萊斯的工廠當過3年學徒。是以1968年回國之後,他就撺掇自己的總理媽媽大力發展汽車産業,說我要生産印度老百姓都買得起的小車。

桑賈伊是英迪拉的命根子,一直當接班人培養,如果不出意外,他一定會成為印度總理。是以英迪拉一聽,當即用友情價給兒子批了塊地,在1971年成立了馬魯蒂汽車。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無奈印度底子太差,折騰了好幾年也沒産幾輛車。桑賈伊隻能找大衆等車企合作,但還沒談妥這哥們就出了意外,在1980年6月開飛機時見了濕婆。

英迪拉悲痛欲絕,但為了能讓兒子閉上眼,她決定繼續兒子的事業,當務之急就是找個外國車企談合作。

英迪拉覺得日本的鈴木是專門生産小車的,和印度對脾氣,于是讓它和馬魯蒂合資,在1982年共同成立了馬魯蒂—鈴木。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為了表示誠意,印度一咬牙給了鈴木三成股份。1983年新車下線之後,英迪拉親手傳遞了第一輛車,也算是替兒子還願了。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關系到位,再加貨也硬,于是馬魯蒂—鈴木一下子就火了,在很長一段時間,馬魯蒂一直占據着印度8成的市場佔有率,直到今天還占着4成,印度每年的10大暢銷車型裡,它一家就占五六個,是印度乘用車的絕對霸主,基本都是小車,從此小排量汽車就成了印度市場的主力。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當時印度人喜歡小車主要是沒錢,但90年代之後,印度對小車的偏愛就是政府的問題了。

進入90年代之後,印度的經濟情況不斷惡化,隻能借外債過日子。于是印度決定摸着兔子過河搞改革開放,在1993年開放了汽車市場,允許外資進入印度建廠。

由于大衆在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外國車企都覺得印度那就是第二個中國,誰不去就是傻,于是通用、豐田、現代、日産等9大車企全進去了,都是合資的模式。印度這次下了血本,本土與外資的持股比例定為五五開,和中國差不多,2000年之後幹脆取消了持股限制,外企可以成立獨資公司,進口配額等限制也陸續拿掉。

有人可能會說了,這還是印度嗎,怎麼比中國都大方?那不能,“大方”在印度人眼裡和“傻”是一個意思。印度政府之是以敢這麼幹,是因為留了個後手。

這個後手就是車型歧視。

印度政府認為,印度人民最需要的是小車,“大車”都是奢侈品,誰敢買就往死裡加稅。

在印度,隻要是發動機排量在1.2L以下,那隻征29%的稅(商品服務稅+補償稅),膽敢超過4米,直接幹到43%,膽敢超過1.2L,直接幹到50%。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資料來源:印度财政部

像朗逸、軒逸這些在中國大賣的緊湊級車,如果放在印度,那都大的沒邊了。

因為收入有限,印度車主對價格極其敏感,你這麼征稅誰還敢買?這就是逼着人家買小車。

這樣一來,那些造“大車”的廠商就非常酸爽了,最爽的肯定是美系,比如通用,不管是歐寶系還是雪佛蘭系,因為沒有價格和成本優勢,一直火不起來。比如2009年,印度通用一共賣了7萬輛車,不到馬魯蒂—鈴木的十分之一。福特也是半死不活的,是以這兩家在2017年後陸續退出了印度市場。

最搞笑的是哈雷,一個做機車的,就因為排量超過1.2L,在印度死活賣不動,無奈在2020年也跟着兩個大哥去了。

就連日系也玩不轉,比如老大豐田,它的緊湊級車比如卡羅拉,在印度那是嚴重超标。是以豐田在印度的市場占有率一直在5%徘徊,這讓豐田非常痛苦。

豐田也是被逼瘋了,去年豐田印度的負責人 (Vikram Gulati)還給莫迪寫了封信,說燃油車我們就不争了,混動你也收43%的稅,能不能降到21%放我們一條生路。

莫迪根本不搭理他,這人也是傻得可愛,印度這麼做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保護本土市場。

印度的本土車企,比如馬魯蒂、塔塔,都主打小車,比如上個月的銷冠——塔塔的Punch。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塔塔Punch

長是3.83米,發動機排量是1199cc,那是1cc都不帶多的。還有一大批用散件拼成的民間小車,連牌子都沒有。要是全放開了,大家都買你們的大車,那我的小車怎麼辦?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你說這些汽車強國,有幾個擅長造這種買菜車的?開發印度特供款吧,又怕銷量不行回不了本,這就起到了保護市場的作用。是以印度人不是不想開大的,如今很多人也有錢了,但就是因為市場保護,隻能選小車。

唯獨一個例外,那就是現代。現代和其他廠商不一樣,一上來就推A0級小車,比如1998年的Santro 。而且它的思路是,價格上我肯定幹不過馬魯蒂,那就在配置和舒适度上比它高一點,是以一推出就火了,在 i 20等爆款的加持之下,再加上印度對南韓的蜜汁喜愛,現代一直占着印度17%左右的市場佔有率,是印度第二大汽車制造商,僅次于馬魯蒂,去年在印度的銷量還破了60萬大關。

但了解印度的人都知道,在印度賺錢是原罪,是以現代經常被印度政府收拾。比如2015年,14家車企因不正當競争被罰,現代被罰的最慘,一共交了6600萬美元,就因為隻給自家的4S店提供零配件,沒給其他修理廠。

2017年,現代又被罰了1360萬美元,原因是打折太狠了。

而正因為市場保護的存在,想要在印度站住腳是非常難的,掙錢的大多都是本土企業。

再說第二點,非大國,毋甯死。

汽車強國夢

印度雖然保護本土市場,但它的野心一直很大,一心想把汽車産業做大,幫助印度成為全球一霸,是以印度從90年代就開始扶持汽車産業。但因為當時印度3大車企比如馬魯蒂、TATA和馬恒達,在溫室裡呆久了,導緻其技術落後,隻在本土有競争力,一旦出了國就如同進了狼窩,肯定活不了。

是以印度一開始的思路是借雞下蛋。1997年,印度眼瞅着各大車企的廠子建得差不多了,直接下了個文,要求他們在正式投産的第三年,就必須開始出口整車和零配件,少掙盧比,多掙美刀。

幾大車企一看全瘋了,我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還兩說,進口的組裝件你還要收一大筆關稅,哪有成本優勢?于是都強烈反對,說不改我們就撤,反正都是個死。印度一看沒辦法,最後取消了。

一看整車不行,印度又來了一個曲線救國,那就是發展零配件,先讓印度成為汽車零配件大國,慢慢積累技術,然後再發展自己的汽車品牌。于是印度把汽車零部件的進口關稅,從2007年的7.5%,逐漸提升到15%—35%。

這招非常奏效,因為印度市場對價格極度敏感,擡高進口成本之後,各大外國車企不得不用本土的零部件,盡管品質可能差一點。有些實在受不了了,就在印度投資建廠自己生産。在這個政策下,2020年印度的汽車平均國産化率已經突破70%,就連寶馬這種高端品牌也超過了50%。

印度政府還嫌不夠,2020年,印度的道路運輸和公路部部長(Nitin Gadkari)就放話,說如果你們這些洋車不把國産化率提高到100%,那我們還要加關稅,加到你們服為止。

各大車企一聽,隻能加大投資力度,是以這兩年印度汽車零部件的銷售增長率高達20%以上,遠超整車的表現,2023年已經接近5000億人民币了,占GDP的2.3%,有希望成為支柱型産業,印度做個汽車零配件大國不是夢。

不過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讓印度緊張了起來。

不情願的開放

早在2011印度就想發展電動車,還出台了補貼政策。原因很簡單,印度非常缺油,而且油價很高。另外印度的空氣污染非常嚴重,新德裡是全球空氣品質最差的首都,差到什麼程度呢?2019年11月3日,新德裡的PM2.5和PM10同時達到了999,這不是巧合,因為他們的儀器最大隻能測到這個數,是字面意義上的“爆表”。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可印度政府沒什麼思路,直到莫迪上台。

2016年之後,電車發展開始提速,中國和歐洲也相繼出台了扶持政策。莫迪一看,覺得印度是大國,這種大事必須跑在前頭,于是印度政府在2017年宣布,到了2030年要實作新車的100%電動化,也就是消滅油車。

印度政府經常說一些用力過猛的話,國内的人都不信,結果引發了國内批評,于是在2018就了改口,說那就降到30%吧。

為了找靈感,莫迪在2018年9月專門開了個峰會,把豐田、現代、鈴木等幾大公司的頭,還有各國的官員都叫去了,共同探讨印度電動車的發展路徑。莫迪表示政府将集中所有力量發展電動車,這就是國策,希望大家提供一下思路。

各大廠商一看,都非常興奮,說什麼的都有,反正都蠢蠢欲動。

其實印度的電動化基礎非常薄弱,當時唯一在售的電動車是馬恒達的e2o,最高時速85公裡,最高續航110公裡。這種車在中國有一個專門的分級,深受中老年司機的喜愛,是很多小縣城的拳頭工業産品。

已是全球第3大市場的印度,為何成了外國車企的“修羅場”

e2o plus

是以印度想發展電動車非常困難,隻能先把三蹦子,也就是突突車電氣化了。

但是各大廠商不這麼看,都被印度龐大的市場饞得不行。2017年的時候特斯拉就想進去,計劃先用整車進口的方式探路。無奈印度的關稅極高,對Model 3這種超過4萬美元的車一律征收100%的關稅,根本沒法賣,是以馬斯克一直和印度拉扯,希望莫迪把關稅降到40%。

印度政府折騰了三四年,發現靠本土企業确實不行,于是還想用老辦法,把外國車企先勾引進來,然後逼着他們提高零部件的國産化率。

于是今年3月印度政府下文,說我可以把關稅降到15%,但隻針對3.5萬美元以上的電車,給你們一家一年8000輛的進口名額,但前提是必須來我這投資建廠,最少投5億美元,5年後的國産化率要提高到50%。

對3.5萬美元以上車型減稅,說白了還是想保護國内的小車,不過這已經算是妥協了,因為這幾年TATA等車企一直對政府施壓,說一分錢關稅也不能降。但即使這樣,這個條件也夠誘人的,别說特斯拉,就連越南的新能源車企(Vinfast)都準備進去了。

那印度扶持電動車,中國企業有沒有機會呢?

很困難,因為印度對中國的敵視已經到了瘋魔的程度。

狙擊中國車企

2020年之前,印度雖然經常收拾外企,但還算一視同仁,并沒有太大的國别歧視,誰賺多了就罰誰。但2020年6月中印爆發邊境沖突之後,印度對中國的态度急轉直下,從那以後就開始頻繁折騰中國公司。

就單說汽車圈吧。2017年通用撤離印度時,把一個廠賣給了上汽,那時候一切順利,新工廠2019年就投産了。但通用還有一個廠,準備賣給長城,雙方在2020年1月就簽了合同。結果沖突之後,印度政府直接暫停了這筆交易,延期了2年依然不批,最後到底是攪黃了,通用這個廠到現在也沒人接。

再說比亞迪。根據路透社的披露,2023年比亞迪想花10億美元去印度建廠,連合作夥伴都找好了,比亞迪的印度籍高管還公開宣稱,要拿下印度40%的電車市場,你看這Flag立的,我都懷疑這哥們是個内奸。印度政府一聽,立馬以國家安全為由,斃了比亞迪的申請。

一個月不到,印度政府就以逃稅為名,罰了比亞迪大約6300萬人民币。這事能把人氣炸了肺,2022年比亞迪通過進口組裝(CKD)的方式,在印度賣了1960輛車。按照印度的稅法,進口組裝的零部件隻收15%-35%的關稅。結果三哥把臉一變,說你比亞迪不符合要求,必須按整車的進口關稅來交,也就是70%-100%,反正怎麼收都是它說了算。

是以比亞迪才是真正的作死,印度對中國都這樣了,它還敢往裡進,被罰是一點也不冤,估計是在國内一聲聲的“卷王”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其實比亞迪和長城應該感謝印度的不殺之恩,因為如果把你們放進來,那就是不是罰6000萬的事了,弄不好連廠子都沒了。

是以印度今後不可能再讓中國車企進來,那就剩下了上汽這條漏網之魚了,是以我才說上汽合資賣股份是為了找後路。

是以印度這塊蛋糕,中國車企是很難分到的,但如果是這樣的話,肯定會拖累印度電車的發展,畢竟中國掌控着全球電動車的産業鍊。

那印度會成為下一個汽車強國嗎?

很難,因為開放30多年了,印度依然在想辦法保護國内的車企,但隻有在充分競争的前提下,本土車企才能不斷成長,最終成為巨頭。

2002年之前,咱們和印度有點像,在入世談判中最艱難的部分就是汽車,就是怕放開後被抄了,是以集中一切資源,力保一汽、上汽這幾個大車企,同時限制民間資本搞汽車,這才有了李書福在99年喊出的那句悲壯的話:“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

事實證明,把外國車企放進來之後,雖然經曆了一定的沖擊,但也誕生了吉利、奇瑞、比亞迪等優質車企。不光是電車,燃油車的品質也上來了,中國去年出口了500萬輛車,75%是油車,上汽、奇瑞、長安的燃油車,在海外的銷量都在節節攀升。

這就是為什麼當年要把特斯拉放進來,就是要引入競争,激發市場活力。日韓這些汽車強國都是這樣,國内市場小,就在政府的扶持之下,積極參與國際競争。

是以想要成為汽車強國,國家的政策扶持和市場競争,兩者缺一不可,可印度隻做到了第一點。

印度是個14億人口的大國,他們就沒有李書福嗎?肯定有,但在保護國内小車的同時,也斷了這些破局者的念想,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又怎麼在主流車型上和全球巨頭們競争呢?

不隻是汽車,印度的各行各業都這樣,表面上是開放了,可明裡暗裡都有各種限制,努力保護本土企業不受外部沖擊,是以能打的就非常少,這嚴重制約了印度的發展速度。

這就是為什麼同樣都在90年代初對外資開放,印度卻被中國快速拉開身位的關鍵原因之一。

而印度之是以敢長期折騰跨國企業,是因為它看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資本看起來強大,但它隻是市場的附庸和奴隸,為了利潤,資本甘願承受巨大的風險,甚至被罰了巨款之後,你印度隻要能給我剩一口,那我依然可以賴着不走,甚至還想擴大投資。

是以市場的掌控者,才是真正的霸主,可印度很大程度上浪費了這個巨大的優勢。

其實印度這樣也挺好,如果哪天印度像中國一樣放開了市場,也不再折騰外國企業,再加上國内的扶持政策,那才值得警惕,因為短期内咱們是能賺到錢,可實際上卻在為自己培養一個強大的對手。

另外,盡管已經有了各種血淋淋的教訓,大機率還會有國内的企業想去印度碰碰運氣,不信咱走着瞧。

(都看到這了,點個贊再走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