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郵儲銀行幹了農業銀行的活兒?

作者:BT财經V
郵儲銀行幹了農業銀行的活兒?

在國有大行裡面,郵儲銀行( 601658.SH )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存在。

說它古老,是因為郵儲銀行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1930年,依托這類儲金業務,郵政儲金彙業總局成立。新中國成立後,該機構在1949年被人民郵政接管。

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郵政儲蓄一度停辦,後又恢複。2005年,為期三年的郵、銀分離時代拉開帷幕。2006年,當時的銀監會發函準許籌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次年3月,郵儲銀行正式挂牌成立。

2007年,郵儲銀行誕生,成為最年輕的國有大行。

在銀行業改制發展的浪潮下,成立不久的郵儲銀行立即投身其中,分别在2012年、2015年、2016年和2019年完成了改制股份、引入戰投、赴港上市、赴A上市。

天眼查資料顯示,目前中國郵政集團是持股郵儲銀行62.78%的大股東,另外中國移動、中國人壽、中國電信等也是公司主要股東。另據公開報道,郵儲銀行大股東之列,也不乏李嘉誠基金會等明星機構。

别看是最年輕的大行,郵儲銀行的網點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同業,且下沉到縣域鄉村。截至2023年中,郵儲銀行總網點數達到驚人的39440個,其中代理網點占比為80%,遙遙領先于其他大行。這一數字在2023年末微降至39364個。

郵儲銀行幹了農業銀行的活兒?

網點規模如此巨大,離不開郵儲銀行獨特的代理模式。郵儲銀行成立之初,确立了銀行業中唯一的“自營+代理”經營模式。也就是說,郵儲銀行可以在郵局等營業場所基礎上設立代理網點,有郵局的地方就可能有郵儲銀行。而且這樣的代理模式未來将持續牢牢綁定郵儲銀行和郵政網絡。

代理模式帶來的最顯著優勢,就是可以快速形成覆寫面廣闊的營業網絡。另外,代理網點成本低、下沉力度大。在郵政的品牌效應之下,郵儲銀行也能獲得加持。

但代理模式也有劣處。例如民生證券在2024年2月1日的研報中指出,因為郵儲銀行會根據代理網點吸收存款的期限和規模向集團支付“儲蓄代理費”,對于結算擔保等中間業務還要遵循“誰辦理誰受益”原則,将代理網點中收轉移給郵政企業,是以會導緻其實際費率較高。

除了這樣的營業模式有别于其他銀行,郵政銀行的特殊之處還有更多。

郵儲銀行,很不一樣

郵儲銀行不一樣,業務層面上,最鮮明的就是零售特色。

因為廣泛的網點可以觸達到零售客群,是以2013年以來,郵儲銀行的零售業務營收貢獻度一直保持在60%以上水準。相比之下,建行、農行、工行和中行的該名額往往隻有50%以下。

3月28日,郵儲銀行釋出的2023年報顯示,全年實作營收3425.07億元,同比增長2.25%;實作歸母淨利潤862.7億元,同比增長1.23%。中泰證券4月4日釋出的研報分析指出,撥備釋放邊際放緩,是緻使郵儲銀行利潤增速下行的原因。

零售業務繼續成為郵儲銀行業績重要的增長極。2023年末,郵儲銀行個人銀行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33%,顯著高于營收總增速;個人銀行業務在營業收入的占比達到72.91%,同比提升2.8個百分點;管理個人客戶資産規模(AUM)達15.23萬億元。

銀行業2023年報陸續釋出後,多家銀行的零售貸款不良率、信用卡貸款不良率擡頭,是被廣泛關注的信号。在控制不良方面,郵儲銀行做得比較好。年報顯示,該行信用卡不良率在2023年底降至1.71%,較上年末下降0.24個百分點。

隐憂在于信用卡消費金額。2023年,郵儲銀行信用卡消費金額1.14萬億元,較2022年的1.16萬億元下滑。另外信用卡結存量也從2022年的4282萬張下降到了2023年的4240萬張。

零售業務如此亮眼,對公業務會顯得相形見绌嗎?

在郵儲銀行2023年報裡的“公司金融業務”篇章,并沒有像“零售金融業務”一樣披露營收占比,但我們還是能從存貸款資料中看出兩類業務的懸殊。

先看存款。2023年末,郵儲銀行客戶存款13.9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24萬億元,增長9.76%。這将近14萬億元的存款中,有89.53%為個人存款,僅10.45%為公司存款。這樣的“偏科”在2023年更加明顯,因為2022年公司存款的占比還能達到11.24%。

高比例的個人存款會帶來付息率難題。2023年,郵儲銀行個人存款平均付息率為1.56%,顯著高于公司存款的1.33%。

郵儲銀行幹了農業銀行的活兒?

再看貸款。2023年末,郵儲銀行客戶貸款總額8.1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384.60億元,增長13.02%。貸款的分布相對來說更加平衡,個人貸款、公司貸款和票據貼現占比分别為54.86%、39.45%和5.69%。

存貸二者之間,就是銀行的息差收入。郵儲銀行的淨息差表現極其靓麗,但其中也隐藏着它的特别之處。

息差有那麼好嗎?

報告期内,郵儲銀行利息收入4983.27億元,同比增加240.87億元、對應同比增長率為5.08%。在财報中郵儲銀行寫道,它着力建構以風險調整資本回報率(RAROC)為标尺的資源配置體系,生息資産規模穩步增長,資産結構持續優化。

個人和公司貸款利息收入同比一降一升。先看規模較大的個人貸款,對應利息收入2037.86億元,同比減少7.65億元,下降0.37%。在财報中郵儲銀行分析道,這主要是因為LPR下調等因素拖累個人住房貸款利息收入下降。再看規模較小的公司貸款,對應利息收入1091.88億元,同比增加133.54億元,增長13.93%。

2023年郵儲銀行利息支出2165.24億元,同比增加158.77億元,增長率為7.91%。

在直覺反映吸金能力的淨息差名額上,郵儲銀行做到了遙遙領先——2023年郵儲銀行淨息差高達2.01%,繼續保持行業極優水準。

2.01%的淨息差,是好到了什麼程度呢?在郵儲銀行淨息差保持2%的水準之際,其餘五大行的淨息差均低于1.70%。因為肩負賦能實體經濟的重任,整個銀行業都在面臨息差壓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末,商業銀行的淨息差降到了1.69%,國有大行的淨息差更是隻有1.62%。這樣看來,郵儲銀行簡直是鶴立雞群。

可惜的是,郵儲銀行的優秀淨息差和其他家銀行沒有直接的可比性。原因就出現在郵儲銀行需要向郵政集團繳納的“儲蓄代理費”上。

2023年,郵儲銀行儲蓄代理費及其他一項的支出為1149.24億元,同比增加12.40%。該項支出記在郵儲銀行财報的業務及管理費之下。

上述民生證券研報測算,将儲蓄代理費回調至利息支出後,郵儲銀行的實際存款成本率會提升約0.9個百分點。有投資者測算發現,調整後郵儲銀行的淨息差隻有1%出頭。随着2024年一季度降息再定價,郵儲銀行也将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息差考驗。

這樣難以同業比較的問題,也讓一些投資者感慨郵儲銀行業績“似好非好”,令人迷惑。

郵儲銀行也意識到了息差管理的重要性。在2023年業績釋出會上,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指出,未來銀行業淨息差收窄的趨勢可能仍會延續,是以将對中長期存款進行管控。在投放重點上,郵儲銀行将會圍繞年初提出來的差異化增長極,推動信貸結構優化。

在資産品質方面,截至2023年末,郵儲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83%,表現優于其他國有大行。值得注意的是,介于正産和不良之間的“關注”類貸款占比出現了明顯的提高,占比從2022年的0.56%上升到了2023年的0.68%。

郵儲銀行幹了農業銀行的活兒?

對此,郵儲銀行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姚紅作出解釋。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姚紅指出,關注率的上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嚴格遵守新規要求、把一些正常貸款調入了關注類,二是對個人客戶交叉違約的正常貸款予以從嚴認定。

“中收”貢獻度較低

非利息收入,如手續費、傭金等中間業務收入,是銀行業績重要的新增長點。是以中收業務也被稱為銀行通過息差盈利之外的“第二把手”,被視為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

但郵儲銀行的經營模式下,它的中收業務規模小、貢獻率低。

利潤表顯示,2023年郵儲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一項錄得282.52億元,同比下滑0.64%;“其他非利息淨收入”錄得324.52億元,同比下滑1.45%。财報裡還提到,剔除上年理财淨值型産品轉型一次性因素後,2023年郵儲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還是同比增長了12.05%。

和另一家國有大行建設銀行比較可以發現,建行2023年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為1157.46億元,體量遠大于郵儲銀行。同比雖然下滑,但下滑幅度為0.29%,也較郵儲銀行更小。

貢獻率方面,郵儲銀行也略遜建設銀行一籌。“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對營業收入比率”顯示,建設銀行2023年該名額為15.04%,較2022年的14.81%上升0.23個百分點;郵儲銀行為8.25%,較2022年的8.49%下滑0.24個百分點。

涉農貸款成為重要增長極

展望未來,因為可以借力廣泛的營業網絡,郵儲銀行的涉農貸款有望成為擴表增長的重要動力。

上述民生證券研報指出,看好郵儲銀行涉農貸款領域的前景,有兩大支撐理由。其一是政策支援,“三農”長期作為中央一号檔案主題、鄉村振興大背景,令涉農貸款市場需求值得期待。其二就是郵儲銀行的自身能力。除了網點廣布、下沉縣域之外,該行的信用體系建設和數字化轉型,也是其服務“三農”金融能力根本性提升的基礎。

2023年,郵儲銀行涉農貸款增量再創新高,深耕“村社戶企店”五大客群,涉農貸款餘額2.15萬億元,增長3464.98億元,餘額占客戶貸款總額的比例超25%。值得注意的還有,在公司财報的“稅項”中特别提到,根據《關于延續實施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涉農貸款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一些涉農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已經延長至2027年底。

但郵儲銀行也面臨對手競争。瞄準涉農貸款的,還有農業銀行。農行2023年度業績顯示,其縣域和涉農貸款的增量雙雙超萬億元,涉農貸款餘額更是已經做到了6.55萬億元,遠超過郵儲銀行的2.15萬億元。相較之下,郵儲銀行的涉農貸款體量仍有較大的追趕空間。

在競争中突破創新、向上發展,郵儲銀行能否利用其零售特色和網點優勢,在這場“涉農比拼”裡脫穎而出,乘風鄉村振興再上一個台階,仍是一篇未完的篇章。

作 者 | Ha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