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甲午殇示:呼喚國民意識

作者:海南小甲

導讀: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戰争爆發130周年的紀念日。這場戰争對近代中國意義重大,既标志着洋務運動的的失敗,又激發了知識界變革政體的要求。同時它也改變了東亞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擴張道路。甲午戰争,可以稱之為近代中國的重大議題。新浪特邀請各領域專家,從國際、思想、文化、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解析甲午敗局的成因,品評甲午戰争影響。以史為鑒,啟迪未來。本文為新浪專欄作者撰寫的文章,作者認為甲午戰争的敗因之一在于當時的國人缺乏國民意識。

  (一)

  2024,又是一年甲午。

  130年前,正是甲午年,在我黃海海域,中日兩國爆發一場海戰,中國大敗,戰況慘不忍睹,大清朝喪權辱國,一蹶不振。

甲午殇示:呼喚國民意識

  又到甲午,關于甲午戰争敗因,再度成為熱門話題。諸如“清政府腐敗無能”、“李鴻章賣國避戰”、“北洋海軍軍紀敗壞”、“日本間諜猖獗”,甚至“慈禧太後故意輸局”等等觀點學說,充斥報章,不一而足。這在一定意義上充分證明了這場戰争的複雜性,以及由戰争導緻的曆史深刻性。隻可惜,戰争的硝煙盡管已熄滅百年之久,關于戰争敗因的研究卻至今幾無定論,依然衆說紛纭,莫籌一是,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遺憾,甚至悲哀的事。

  (二)

  甲午戰争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兩個國家,尤其是戰敗國中國的命運。但凡戰争,都是國家間綜合國力的全面較量,因而決定戰争勝敗的因素總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是戰略的宏觀布局,也可以是戰術的細節考量;既可以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乃至外交等的綜合作用,也可以是戰時某個節點,指揮員的某個具體的臨場指揮與決策,甚至是臨時出現的某個偶發因素。但這樣說,并不意味着決定戰争勝負的關鍵要素就不可把握、不可知論。我們無疑應該力戒狹隘單向的思維方式和樸素的悲情意識,而更重視對于決定戰争成敗的深層次原因的探究。

  甲午海戰,究竟敗在何處呢?在我看來,就決定戰争格局的基本面而言,當朝國民精神的缺乏與認同,是最本質最關鍵的原因。

  有國家自然就有國民,但這隻是正常意義上的國民。國家的主體力量是老百姓,然百姓不等于天然就是“國民”。一國的百姓是不是國民,我認為有兩條重要的也是基本的評判标準,其一是看百姓有沒有“國家”的觀念?其二再看百姓有沒有清醒的個性意義上的權利意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千百年傳承綿延的中國傳統的封建政治制度,決定了“家天下”的政治架構。這種架構,要求最高統治者一人為天下負責。這種原因衆所周知的政治制度設計,造成多種政治惡果:一是國家的生存強弱,發展走勢,太過取決于某個政治統治者的個體素質,而不是依賴一種合理進步的制度設計;二是超強的政治重擔使得最高統治者既無比孤獨又無比自負,難有簡政放權與廣納民意的氣量;三是百姓以子民自居,以順民為常,麻木不仁,逆來順受,臣服于權貴官勢。天長日久,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百姓隻有宗族意識,沒有國家意識,隻知朝廷不知國家。當時日本出版的一本叫《支那論》的書籍,曾如此恥笑大清國民:“似蚯蚓這種低級動物,把一段身子給切斷了,其他并非沒有感覺,仍能繼續活着。”甲午戰争後,中國國内才開始有了痛定思痛的反思之聲,梁啟超在一篇名為《中國積弱溯源論》的文章中說:“是故吾國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國家為何物。”

  誠然,不知國家為何物,豈有為國盡全力之心?本來,大敵目前,能摒棄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重,同仇敵忾,何其重要!然而現實是,北洋水師大敗而廣東水師不僅坐視不救,反而暗自嘲笑。有荒唐可悲的執行個體是,當北洋水師的艦隻被圍在威海衛港中瀕臨滅亡時,正在附近遊弋、實際也落入日本海軍包圍圈的1000噸級的魚雷巡洋艦“廣丙号”竟然向日方提出,本艦屬于廣東水師,北上黃海系拉練而非參戰,是以日方“應予放行”。令日本人驚愕和恥笑:恍若“不是與支那進行戰争,而是與直隸省進行戰争。”

  國民具有清醒自覺的個性意義上的權利意識,是國民意識的另一要義。即有權利參與國家的治理,諸如動用多少國庫銀子,購買什麼等級的軍火,等等的國民權利,無不事關戰局,甚至牽動國體,但在當年的大清,又是一件多麼遙不可及的奢侈的事情。

  國民的清醒的個性意義上的權利意識,還展現在能夠自覺的學習精神上,這種學習,是自覺的瞄準最先進内容的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僵化了的知識的學習。

  與經曆了“明治維新”大變革和“脫亞效歐”大學習的日本國相比,甲午戰争前的清朝,根本沒有進行過比較全面的國民意識啟蒙。近代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思潮還沒有興起,中國社會仍然處于典型的傳統社會狀态,“國人沒有獨立的國家認同感和忠誠感”。當外敵入侵時,中國需要以民族國家的整體力量應對挑釁時,這種國民意識的薄弱,就成了緻命傷。

  不僅如此,當時的清朝政府還十分恐懼和仇視那些可能喚起國民意識的所謂“異端邪說”,以“學鬼魅伎倆,有傷國體”為名,不顧一切地将那些民間思想火花撲滅在萌芽狀态。郭嵩焘介紹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的《使西紀程》,甫一出籠就被列為禁書,打入冷宮。黃遵憲自費刻印《日本國志》,始終無人問津,直到甲午戰争後才被有識之士感歎,其價值相當于《馬關條約》賠款的兩億兩白銀。可歎,僵化凝固的封建體制與落後的政治思維,疊加作用,“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哲學觀深深地凝結了民族精神和社會結構,終于形成了一個神經極不靈敏的牢固封閉的政治格局。

  (三)

  甲午海戰的深刻教訓,或者說探讨甲午慘敗原因的重大意義還在于:戰争雖然早已結束,但傷口并未愈合,仍然橫亘在曆史與現實之間。交戰雙方時至今日,關系依然十分敏感脆弱。一方因為一場大捷,自我膨脹,長期目中無人,一方蒙羞百年,心有不甘,急欲一雪百年之恥。

  當其時也,呼喚國民意識的覺醒與到位,讓一國之民成為具有民族民主意識、富有學習力創造力的“國民”,不僅沒有過時,反而真正适當其時、十分急迫重要!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你氣質那麼好還來看小甲的文章,喜歡曆史和房産知識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小甲,每天都會更新好文章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