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罕見,藥物治療嬰兒血管瘤,竟有這種副作用?

作者:有趣的曆史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皮科探案,等你來斷!

撰文 | 熱愛醫學的小朱

嬰兒血管瘤是兒童皮膚常見病。腎上腺素β受體阻滞劑自2008年應用于治療該病以來,以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成為了嬰兒血管瘤治療史上的裡程碑。

國内2020年《β受體阻滞劑治療嬰兒血管瘤》指南中指出,對于高風險嬰兒血管瘤,應口服β受體阻滞劑普萘洛爾治療;而對于除高風險之外的嬰兒血管瘤,可以采用噻嗎洛爾或卡替洛爾滴眼液濕敷。相較于口服普萘洛爾,外用β受體阻滞劑的系統吸收更少,發生系統性不良反應的機率極低。

然而,外用β受體阻滞劑仍會在局部皮膚出現一些副作用,比如由于液體制劑引起瘤體皮膚刺激或浸漬,導緻皮膚發紅、脫屑及出現濕疹等。了解并提前告知患兒父母潛在的副作用有助于提高患兒家長的用藥依從性,減少副作用給患兒家長帶來的恐慌。

Pediatric Dermatology曾報道了一則外塗β受體阻滞劑治療嬰兒血管瘤引起副作用的病例,這一副作用尚未在國内指南中提及,下邊我們共同學習。

病例簡介

一個3月齡大的足月産女嬰,就診時見右額頭處有一紅色皮下結節,周圍有不規則蒼白暈(圖1)。

罕見,藥物治療嬰兒血管瘤,竟有這種副作用?

圖1.患兒就診時額部皮損(源自參考文獻)

患兒一月前診斷為嬰兒血管瘤,并給予外塗2%普萘洛爾乳膏治療,每日使用4次。患兒家長訴一個月以來,皮損已經明顯變小,然而在血管瘤周圍卻出現了形狀不規則的白暈。這一症狀已經持續了幾天,往往在塗抹2%普萘洛爾乳膏30分鐘後最為明顯,在下一次外塗普萘洛爾之前皮膚顔色可以恢複正常。

患兒父母說他們在血管瘤皮損及其周圍均塗抹了乳膏,有的時候為了友善,會在夜間4小時内塗抹兩次。

診斷及治療

白暈為外塗β受體阻滞劑引起的皮膚血管收縮。

醫生建議将患兒塗抹乳膏的頻次降為每日2次,并僅限于血管瘤皮損部位,而非周圍正常皮膚。

調整治療方案後,白暈很快消失。幾個月後随訪患兒,額部血管瘤已消退。

嬰兒血管瘤外用藥物應用的注意事項

外用腎上腺素能β受體阻滞劑治療的副作用相對較少,主要為皮膚刺激和過敏反應。

因國内尚未準許普萘洛爾乳膏上市,是以以同為腎上腺素能β受體阻滞劑的0.5%噻嗎洛爾或2%卡替洛爾滴眼液替代。

國内指南推薦用4~6層醫用紗布修剪至血管瘤大小,将滴眼液滴在修剪後的紗布上,要求完全浸透但不下滴,濕敷在血管瘤表面;并用保鮮膜封包,以固定紗布,同時防止藥液蒸發;每日敷2~3次,每次1小時,每0.5小時打開保鮮膜,視紗布幹濕情況酌情添加滴眼液,以保證藥物作用的持續時間。

然而,實際應用時,紗布覆寫的範圍往往會超過血管瘤本身,這可能會引起如本文中所報道的副作用。國内指南尚未提及外用腎上腺素能β受體阻滞劑所導緻的局部皮膚血管收縮這一改變。

是以,要提前告知患兒家長不規範應用的潛在風險,減少這一副作用給家長帶來的恐慌。

小結

外用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滞劑可能導緻局部皮膚變白。這是非選擇性β2受體阻滞導緻血管收縮所緻。這一可逆的血管收縮反應常由外用過量及應用部位不當引起。

本病例提示臨床醫生在指導患兒家長濕敷治療嬰兒血管瘤時,應詳細說明使用的方法和次數,并對局部應用的副作用進行告知及教育,指導其正确使用。

罕見,藥物治療嬰兒血管瘤,竟有這種副作用?

點選,下載下傳醫生站App即可檢視~

參考文獻:

[1]Saerens J,Gutermuth J,Janmohamed SR.An infant with localized vasoconstriction following topical propranolol exposure for infantile hemangioma.Pediatr Dermatol.2020.Epub ahead of print.

責任編輯:向宇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内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内容的準确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罕見,藥物治療嬰兒血管瘤,竟有這種副作用?

,學習更多臨床技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