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逐漸步入中老年,有這4種處世态度,人生更平穩幸福

作者:李子聊LZL

人生匆匆,或許很多人,并不感覺到時光的流逝有多麼快,然而眨眼間,卻是到了遲暮之年。

是以,盡快的讓自己有一個很好的處世态度,那麼思想就變得更平穩成熟,也讓自己的家庭以及生活更美滿。

一個人逐漸步入中老年,有這4種處世态度,人生更平穩幸福

當一個人慢慢走向成熟,那麼或許就會悟出這幾種處世态度:

1,不與任何人争辯,争勝,争執

或許年輕的時候,無論是男還是女,都有一顆争勝之心,又或者,總覺得自己對的,是以喜歡争辯,甚至争吵。

可當人慢慢的成長,成熟,有了一定的閱曆之後,就會感慨,當初所進行的各種争辯,争吵,其實是傷自己的心神,也傷别人的心神,對自己或者對别人來說,都是一種精神内耗,雙方都沒能在這種争之中,得到什麼,反而是有所損傷。

是以這樣的“争”,變得毫無意義。

當我們真正的長大,就會發現,莊子那一套不争不鬥的處世觀,才是讓我們真正能過上平穩安定的生活,也達到一個内心的和諧。

2,尊重家人以及外人的喜好,性情

每個人的喜好都是不一樣的,不管是對食物的口味,以及對視覺或聽覺,又或者嗅覺方面的審美,都各有不同。

你自己認為很好的菜肴,或許别人就覺得不好吃,你自己覺得送出去的禮物,是相當的好,但别人收下來後,卻覺得不好,不喜歡。

無論你是對父母,還是對子女,都要尊重他們的喜好,要弄清楚他們内心真正喜歡的是什麼,而不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到他們身上。

一個人逐漸步入中老年,有這4種處世态度,人生更平穩幸福

這就好比,你送禮物的話,你倒不如,問他想要什麼,直接給他錢,讓他自己去買,他會更加的高興和開心。

相反,你自己花了一些錢,買什麼貴重的禮物,他如果不喜歡,就覺得你是在浪費錢,甚至相當的反感,相當的不高興。

3,識别人心,順應人性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或許還不知道人心的難測,也不知道人心是多麼的複雜,更弄不清楚,别人的心裡是想什麼的。

而當我們真正的成熟蛻變之後,還不知道人心,還不知道人有好壞之分,以及人心的多變,那麼我們或許就不能很好的處世,也不能很好的防範某些小人的算計。

一個真正成熟的智者,能通過自己的察眼觀色,就能判斷出對方的心裡在想什麼,以及這個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這是一種識人以及識心的判斷力。

一個真正成熟的智者,也是很能拿捏人性,并且順應人性的,他(她)會知道真正的人性是什麼,并且會順應着人性去辦事,而不是違背人性,違背大自然的規律。

一個人逐漸步入中老年,有這4種處世态度,人生更平穩幸福

比如說,他知道,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那麼他要讓别人為他打工,就知道要獎罰分明,才能更好地管理一個團隊,以及他知道自己的後代,必須如何去教育,讓他們如何愛上讀書,而不是整天吃喝玩樂,這些都需要做到拿捏好人性,并且順應人性。

4,利他進而利己,做事要對社會對他人有好處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或許總覺得,利益都是要争奪,甚至要掠奪回來的。可當他們慢慢的長大,就會發現,社會以及經濟體制,真的就像亞當斯密《國富論》所說的,是一個社會大分工,你給他人以及社會創造多少價值,進而就得到多少的回報。

是以,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會的事,你也就得到自己應得的回報,這才是最問心無愧的利己。

當你從事一個事業,一項工作的時候,要問一問自己,你做這個事,是否有利于社會,有利于别人,進而也有利于自己。

一個人逐漸步入中老年,有這4種處世态度,人生更平穩幸福

假若你做的事,隻是為了謀你自己的私利,卻是損害他人以及社會的利益,那麼你這個事肯定不能長久,必定會被社會排擠以及被别人反對的。

而假若你做的事,哪怕是很小的慈善公益,也會得到社會的贊許,進而讓你得到一個榮譽以及良好的名聲,這才是值得多做并養成習慣的。

-END-

你的點贊,評論,關注,收藏,轉發,是最大的支援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