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文|玥甥

編輯|t

引言

馬新贻是清末官員,曾擔任多地知縣,政績卓越。他開展過減賦運動,減漕減浮,糾偏補漏兩淮鹽法,投身河工,興修水利,雖然是個文官,卻對戰過太平軍。

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馬新贻遭遇刺殺,刺客名叫張汶祥。

此案被稱為“刺馬案”,因疑霧重重,廣為流傳,成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更是對晚清政治格局産生重要影響。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圖一:馬新贻)

一、清末“刺馬案”成為晚清四大奇案

同治九年,馬新贻在江甯(今南京),一次,他出發前往官署西側箭道校閱,檢視士兵操練射箭的情況,結束後,他步行回官署。

結果沒想到,剛走到門口,就有一人突然從旁冒出。他心中駭然,結果聽那人說,自己要告狀,他便放下了戒心。

此時的馬新贻是兩江總督,負責江蘇、安徽和江西這三省的一切事務。這地方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說,誰管着這地方,就是掌管了大清的錢糧賦稅,是大清的經濟命脈。

作為二品大員,有人想要攔他的路告狀,實屬正常。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圖二:刺馬案)

隻是沒想到,馬新贻才松懈下來。告狀之人走上前,近身後,趁他不注意,不知道從哪裡抽出來一把刀來,他躲閃不及,竟然被對方刺中了腋下,刺客當場被抓。

次日,馬新贻重傷不治身亡。

上報朝廷後,滿朝驚愕悲悼,嚴查刺客身份時,對方毫不掩飾。

刺客名叫張汶祥,直言自己刺殺馬新贻,是因為馬新贻禁止放高利貸,斷了他的生路。而此前,他的妻子被人強占,他向馬新贻控訴,對方卻置之不理。加之他從前做海盜的時候,馬新贻剿匪,殺了他不少兄弟,三恨并加,是以動手殺了馬新贻。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圖三:影視劇中的張汶祥)

官府言之鑿鑿,但馬家親友不信,民間開始紛紛傳言,有說馬新贻漁色負友,有說他通回賣國,甚至有人說這是買兇行刺,隻是買兇之人也傳了丁日昌、湘軍、反洋教者三個版本。

後人已經無法得知,當年的真相究竟如何,但從李鴻章對此事的評價中,我們能夠窺知一二。

李鴻章言:“若非馬案,則裁(湘)兵日緊,終緻海防日廢,列強日盛,戰禍不斷,則國運日衰也”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二、“刺馬案”反應了清末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從李鴻章的話可以窺見,刺馬案和湘軍有很大關系。

首先,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所謂的湘軍。清末時期,各地民不聊生,起義軍四起,其中,以太平天國為最。

為了鎮壓太平天國,曾國藩把分散在湖南各地的兵力集中起來,形成了一支全新的正規武裝軍隊,即湘軍。

湘軍出現之後,曾國藩迅速掌握地方實權,打破了滿洲貴族高度的中央集權制度。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圖五:晚清湘軍)

而馬新贻究竟和湘軍有什麼關系呢?這件事和慈禧太後也有關系。

同治三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南京天王府被湘軍攻破。洪秀全掌管太平天國許久,定然積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湘軍并未上繳國庫,給出的理由是,天王府被一場大火燒成了灰燼,沒有剩下任何财物。

慈禧太後不信他們的話,隻覺這筆巨款被湘軍私吞了,加之此前就有傳聞,曾國藩打算帶着湘軍造反,慈禧以為,這筆錢一定是被曾國藩藏起來了。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圖六:湘軍屠殺太平軍)

于是慈禧召見了馬新贻,讓他擔任兩江總督,要他查清楚這筆寶藏的去向,更要查清楚曾國藩和湘軍的肮髒事。

在接到訓示之後,馬新贻就回鄉祭祖了,告訴兩位兄長自己此行十分兇險。如果他死了,千萬要忍氣吞聲,才可以保全家性命。

在馬新贻擔任兩江總督期間,清政府大裁軍,湘軍就被迫裁軍數萬。被裁掉的士兵并沒有立刻傳回湖南,而是留在了原地,成了地方黑勢力,又被馬新贻毫不留情地鎮壓了。

馬新贻遇難後,清政府讓曾國藩重新擔任兩江總督,他硬生生拖了三個月才去赴任。此後鄭敦謹查案時,他讓鄭敦謹不要細查,鄭敦謹按照他說的話做了。回京之後,便自行辭官,此後終生不再為官。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慈禧知道此事大有隐情,但她也不敢冒險,怕激變地方勢力,動搖滿清江山。

此前,清政府的最強嫡系軍隊是蒙古騎兵,但是僧格林沁在帶兵與撚軍對戰時,被撚軍殲滅。

此後清政府隻能依靠地方兵權維持統治,但他們又往往利用陰謀權術,周旋在各個地方勢力集團之間,抑制和支援并舉,以求平衡。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圖八:撚軍)

三、“刺馬案”的蝴蝶效應導緻晚清萬劫不複

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慈禧便有意收回地方兵權,馬新贻便是她的一枚棋子,“刺馬案”的發生堅定了慈禧裁撤湘軍的決心。

晚晴時期,多有列強入侵,以慈禧為主的中央希望背靠湘軍的東南一帶,可以用大刀長矛去對抗列強的炮火。而東南一帶根本不聽她的話,反而和列強簽訂了互保協定,顯然,中央已經掌控不了地方了。

為了收回地方兵權,清政府設立了中央練兵處,企圖借此收回全國的軍事指揮權,但這個決定觸犯了了地方的利益,于是清政府決定破釜沉舟。

隻是沒想到,清政府費盡心思削弱了東南督撫的勢力,卻沒有加強中央集權,最後練兵處到了袁世凱手裡,足以見得晚清兵權徹底旁落。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圖九:晚清中央練兵處)

但是,湘軍确實被慈禧裁掉了很多士兵,随之導緻東南沿海一帶的兵力下降,海防也日益衰退廢弛,最終形同虛設,引來了西方列強的進一步入侵。

1874年,日本占領了台灣島和琉球群島,事後伸手索要贖金。1883年,法國在東南沿海挑事,雖然大陸取勝,卻依舊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此次結果,被稱為“不敗而敗”,也難怪李鴻章發出那般感慨。

可以說,正是因為“刺馬案”使得原本就關系不太好的中央與地方更加敵對,導緻裁兵,使得海防廢弛,最終招來列強一輪又一輪的瓜分。清政府對地方的掌控,在列強的入侵以及地方勢力壯大下,逐漸削弱。最終,各省紛紛獨立,清朝覆滅。

值得一提的是,琉球群島就是現在的日本沖繩,至今沖繩人都不承認自己是日本人,隻說自己是沖繩人,他們的心依舊朝向中國。

一個簡單的刺殺案,如何讓晚清陷入了萬劫不複?李鴻章給出了答案

(圖十:列強入侵東南沿海)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張汶祥刺馬案.[OL].

徐洪波.對晚清中央與地方之間關系消長的再認識.[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