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測血壓到底是左手還是右手?看完這篇就懂了

作者:急診醫生大劉

血壓監測技術的差異可以導緻不同的血壓讀數。許多因素如身體位置,手臂位置,手臂間的差異,袖口大小,袖口位置等均可以影響血壓測量的準确性。

一、血壓測量的正确打開方式

1.選擇血壓計類型

雖然許多人傾向于使用傳統的水銀血壓計,但電子血壓計實際上更為安全和可靠。水銀血壓計容易因操作不當産生誤差,并存在水銀洩漏的風險。相比之下,電子血壓計在準确性和重複性方面表現更佳,而且操作簡便易學。

測血壓到底是左手還是右手?看完這篇就懂了

(圖源:太帥圖庫)

2.選擇合适的袖帶

正确選擇袖帶的大小是保證測量準确性的關鍵。一個過大或過小的袖帶都會導緻讀數不準。标準規格的袖帶适用于大多數成人,而肥胖者或上臂較粗的人則需要使用大号袖帶。對于兒童或臂圍較小的成人,則應選擇小号袖帶。

3.測量前的準備

為了確定血壓測量的準确性,測量前30分鐘内避免運動、飲用含咖啡因飲料或吸煙。測量前應先排尿,并在靜坐狀态下休息3至5分鐘。建議穿着寬松的衣服進行測量,避免将袖子緊緊地卷起來。

4.選擇測量的手臂

初診時應測量患者的雙臂血壓,以後則根據血壓較高的一側進行測量。如果因某些特殊情況(如一側手臂受傷)無法測量,則選擇固定一側手臂進行随訪測量,以便進行資料對比。若懷疑主動脈弓縮窄等疾病,需測量兩臂血壓,并關注兩臂血壓(收縮壓)的差異。

5.測量的姿勢

理想情況下,測量血壓時應坐着進行。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躺着測量,但必須是仰卧位,不宜側卧。確定袖帶與心髒保持同一水準高度。

測血壓到底是左手還是右手?看完這篇就懂了

(圖源:太帥圖庫)

6.測量的時間和頻率

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分别測量2到3次,取平均值。這兩個時間段能最好地反映出血壓的基本狀态。24小時動态血壓監測則能全面反映一天内的血壓變化。

7.理想的血壓水準

一般來說,診室血壓低于140/90 mmHg,家庭自測血壓低于135/85 mmHg是可接受的。對于大多數患者,如果耐受性良好,建議進一步将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二、測血壓到底是左手還是右手

正常情況下,人體四肢的血壓有一定規律。

右側上臂比左側上臂血壓高5~10毫米汞柱,左右下肢血壓基本一緻,下肢收縮壓比上肢高20~40毫米汞柱。

但如果上肢或下肢某根血管發生堵塞,上述內插補點很可能出現異常。

右臂vs左臂,測哪個更準?

測血壓到底是左手還是右手?看完這篇就懂了

(圖源:太帥圖庫)

理論上來說,距離源頭較近的一側壓力更大,就像距離水源最近的水龍頭内總是壓力最大、出水最快。

人體的右手肱動脈來自頭臂幹分支,左手肱動脈來自左鎖骨下動脈,按“水龍頭出水”理論,右臂測量血壓一定高于左臂。

是以,權威的《診斷學》給出的标準推薦是測右手手臂血壓。

但也有醫生對數百名患者的左右上臂血壓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大多數人的左上臂舒張壓要稍高于右上臂。從解剖學上看,血液從心髒到右肱動脈的距離,比到左肱動脈要遠一點,這樣看,右上臂血壓比左上臂低,似乎也合理。

根據最新《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首診時應測量左右兩上臂血壓,以血壓讀數較高的一側作為測量的上臂。

三、一天中什麼時候測血壓更準?

白天血壓有兩個高峰:上午6~10點及下午16~20點,在這兩個時間段内測量血壓,可了解一天中血壓的最高值。

服降壓藥後2~6小時内測血壓,可反映藥物的最大降壓效果。

要提醒的是,高血壓患者最好選擇每天固定時間測量。血壓升高時間的節律性不盡相同,患者要經常自測,以便了解血壓變化的規律。

出現不适如頭痛、頭暈時,要及時自測;開始服藥或更換降壓藥時,尤其要規律家庭血壓監測。

初診高血壓患者或血壓不穩定者

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測量血壓時,應至少測2次,間隔1~2分鐘。

如果差别≤5毫米汞柱,則取兩次測量的平均值;如果差别>5毫米汞柱,應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

建議連續測量家庭血壓7天,取後6天血壓平均值。

測血壓到底是左手還是右手?看完這篇就懂了

(圖源:太帥圖庫)

血壓控制平穩且達标者

可每周自測1~2天血壓,早晚各1次。每次測量後應詳細記錄日期、時間以及所有血壓讀數,而不是隻記錄平均值。

四、影響血壓測量值的5個“小動作”

1、仰卧時,手臂低于心髒,測量的收縮壓要比坐着時量取的高3~10 mmHg,舒張壓也要高1~5 mmHg,是以仰卧位測量時手臂下需要适當墊高。

2、坐位時,如果後背沒有靠背,收縮壓和舒張壓會分别增加5~15 mmHg和6 mmHg。

3、上臂低于右心房水準,手臂下垂時,測出的血壓會升高。

4、測量時跷二郎腿,會使收縮壓升高5~8 mmHg,舒張壓增加3~5 mmHg。

5、測血壓時,過緊的衣物會壓迫動脈,導緻血壓值不準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