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作者:智電出行

在這個内卷到極緻的新能源汽車時代,任何一款新車都需要給自己貼上某種标簽,才有可能脫穎而出,蔚來汽車靠着極緻服務出圈,理想SUV靠着極緻家用走紅,而最近上市的小米SU7則希望靠着保時捷化的設計圈粉。

衆所周知,小米手機最成功的一句宣傳語就是“為發燒而生”,10年過去,小米新機的包裝上依舊留有這麼一句話。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在科技界,“發燒”意味着濃厚的極客精神,小米手機因追求極緻的性能,赢得了無數手機發燒友的青睐。不過造車的小米汽車,卻為了追求所謂的“發燒”,瘋狂碰瓷保時捷,導緻設計上出現了硬傷。

相比之下,反倒是尺寸、售價跟小米SU7極為接近的星紀元ES,更能抓住消費者的核心訴求,通過打造極緻的舒适性,為自己貼上了超舒适的标簽。

01

小米SU7不再“發燒”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小米SU7就是抄襲了保時捷的外觀,雷軍也表示這款車的設計就是直接對标保時捷來做的,也是以小米SU7被不少人視作“年輕人第一輛保時捷”。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保時捷911雖然有四個座位,但因為是純跑車的定位,隻配備了兩個車門,後排幾乎不考慮乘坐舒适性。而小米SU7為了追求極緻的保時捷跑車的設計,導緻後排頭部空間捉襟見肘。

早在小米SU7上市前,這個問題其實就已經引發了廣泛關注。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乘坐小米SU7後排時空間局促的視訊在網絡上“瘋傳”,從截圖中可以看到,他的腿部前方隻有不過1拳多點的餘量,頭部明顯頂到了頂棚。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雖然之後小米汽車各種辟謠,聲稱後排空間堪比寶馬5系,但不少消費者并不買賬,畢竟實際體驗下來,大家普遍反映小米SU7的後排空間不大,更别提跟寶馬5系比了。

而且小米SU7的底盤着實很硬,妥妥的運動化調校,對于玩車的人來說很适合,但真正要把它拿來家用,舒适性這關就過不了。

可以說,小米汽車“緻敬”保時捷的設計本身沒錯,但太過于“發燒”,導緻犧牲了後排的舒适性,可謂是得不償失。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有着超舒适标簽的星紀元ES,其實更值得家庭使用者擁有。

02

将舒适拉滿的星紀元ES才稱得上極緻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星紀元ES沒有像小米SU7那樣去抄襲保時捷的外觀,而是專注原創的風之美學設計。更重要的是,相比外觀設計,星紀元ES更注重消費者最核心的需求——舒适性,并将其做到了極緻。

首先,星紀元ES在底盤方面下足了功夫,不但用料紮實,而且配置也直接拉滿,進而帶來同價位少見的乘坐進階感。

從最基礎的懸架來看,星紀元ES采用了比小米SU7更高規格的雙球節結構的前雙叉臂,可強化車輛的操控穩定性,後懸架同樣采用了豪華車才有的五連杆。

另外星紀元ES首發智控底盤(CIC)技術,結合簧下重量降低25%的全鋁底盤和一體式壓鑄車身,帶給使用者行雲流水般的駕乘體驗。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不過舒适性更展現在星紀元ES搭載的“雲台底盤”技術,不僅融合智控底盤CIC技術,還融合了IAS智能空氣懸架+CDC電磁減振等高端先進技術,為駕駛帶來更好的穩定和操控性。

空氣懸架一向都被視作豪華和舒适的标志,可根據路況和駕駛模式自動調整底盤的高度和姿态,适應多種駕駛路況和場景,極大優化車輛駕乘體驗。

不過,空氣懸架成本極高,一套下來少則好幾萬,是以往往隻在百萬級豪車上才搭載,但星紀元ES作為一款20萬級汽車,卻幾乎做到了全系标配,并且空懸還提供終身質保,不誇張地說,星紀元ES打破了百萬豪車的神話,真正做到了科技豪華平權。

反觀小米SU7,隻有售價近30萬元的頂配才配備空懸+CDC,誠意明顯不如星紀元ES。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有了CDC電磁減震系統的加持,星紀元ES能根據輪端加速度傳感器、方向盤轉角、油門狀态等多個傳感器的實時信号對車輛狀态進行全面、細緻的分析,實時調節減振阻尼大小,讓舒适性更進一步。

比如在颠簸路面上,CDC電磁減震系統能夠降低路面沖擊,迅速吸收震動,減少車身晃動,進而提升了乘坐舒适性。再比如在高速行駛時,該系統還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力,確定車輛的穩定性。

有了空懸+CDC,配合前高階雙叉臂+後五連杆獨立懸架,星紀元ES實作了實體機構運動解耦極限,真正完美平衡了舒适性與操控性。

另一方面,星紀元ES還有着超大空間+衆多舒适配置,能夠為駕乘帶來更好的舒适氛圍。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從賬面資料來看,小米SU7和星紀元ES的尺寸十分接近,車身長度都接近5米,軸距也都是3米,不過由于星紀元ES采用了兼顧運動和進階感的風之美學原創設計理念,進而保障了後排乘客的頭部空間,其後排腿部空間達975mm,後排頭部空間更達到了958mm,真正做到了比肩寶馬5系、奔馳E級的後排大空間。

至于舒适性配置,星紀元ES同樣要比小米SU7更豐富,比如中低配車型上,就要比小米SU7多出了雙層隔音玻璃、後排獨立空調、座椅按摩、真皮方向盤、23揚聲器、後排液晶屏等。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是以一番對比後不難看出,星紀元ES之是以敢把超舒适作為主要賣點,就因為它從看不見的舒适底盤到看得見的舒适空間+舒适配置,都做到了極緻。

03

星紀元ES的極緻舒适背後,更顯大廠實力本色

當其他車企都在拿設計、拿性能、拿智能說事的當下,星紀元ES并沒有随波逐流,而是拿出了極緻舒适,算得上是汽車界特立獨行的存在。

而更深層次的了解是,星紀元ES背後的星途乃至奇瑞集團,實際要比很多車企更讀懂了消費者的核心需求。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至少從曆史經驗來看,普遍受消費者喜歡的車型,往往都在舒适性上做得要比同級更出色,星途作為奇瑞集團的高端品牌,自然能夠從奇瑞二十多年的造車曆程中,知道消費者更需要什麼。

是以,就算當下的車市足夠卷,但星紀元ES也絕對不會隻卷三電技術、卷智能化技術,卷設計美學,反倒是更要做到大多數都沒有做到的極緻舒适。

而初來乍到的小米汽車,由于從立項到首款車型上市僅3年,進而缺乏造車經驗,也缺乏技術上的積累,更缺乏對市場的長期摸索,是以除了設計上抄襲保時捷外,真正在技術上也并沒有做到颠覆性,像800V高壓平台、超級閃充等基本都是這個級别的主流水準,其最大800多公裡的續航也比不過星紀元ES的900多公裡。

小米SU7對比星紀元ES,到底誰才是極緻的“代名詞”?

可以說,小米SU7作為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雖然很想在各個方面做到極緻,不過實際上并沒能各方面都做到極緻,就連最基本的後排頭部空間都很難保證。

相比之下,星紀元ES既有着900多公裡的超長續航、15分鐘就能将電量充至80%的超級快充、最快3.8秒的零百加速,也有着高速/城市NOA等高階智能駕駛,還有着同級最好的舒适性,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這些實際上都離不開星紀元ES背後奇瑞集團大廠的實力背書。說到底,也隻有技術實力雄厚的大廠,才敢做到同級中的最卷。

很顯然,比起小米SU7,星紀元ES更顯極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