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支援華為星閃就要退出藍牙聯盟?藍牙聯盟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作者:王新喜

最近,有消息稱:藍牙聯盟宣布任何支援華為“星閃”技術的成員将被要求退出藍牙聯盟。

支援華為星閃就要退出藍牙聯盟?藍牙聯盟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藍牙聯盟的這一決定,又是落後技術對先進技術的一次恐慌性圍堵?

藍牙與華為之間的沖突糾葛,要說到多年前老美宣布制裁華為後,藍牙聯盟居然立馬宣布把華為踢出聯盟。 後來藍牙聯盟又重新接收華為,但華為已經不需要了。

藍牙技術誕生于1994年,由愛立信公司發明,它最初的目的是希望通過無線音頻傳輸讓無線耳機成為可能。

後來藍牙應用逐漸擴充到鍵盤以及遊戲搖桿等領域。

在無線短距通信技術中,藍牙和Wi-Fi存在不少局限性。其中藍牙滑鼠、搖桿等人機互動裝置的時延感受、藍牙耳機的音頻品質和穩定性、全屋智能藍牙組網的裝置數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此外藍牙覆寫範圍小,傳輸速度慢,還不能同時被多台裝置共用。

WiFi 的異步問題和系統效率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而踢出藍牙聯盟之後,華為和國内科技巨頭聯合在一起,推出了新一代近距離無線連接配接技術——星閃技術。

支援華為星閃就要退出藍牙聯盟?藍牙聯盟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星閃是站在 WiFi 和藍牙肩膀上,發展出了新的技術優勢,它提供了高性能的信道編碼和離散單子載波排程等技術,提高了信号傳輸的速度和品質,去年8月,華為釋出了新一代星閃技術,更是完全颠覆了藍牙與wifi。此前藍牙和wifi之間标準南轅北轍,藍牙主攻低功耗,wifi則追求高速率,各有長處但卻互不相容。

而星閃通過架構設計兼具了低功耗和高速率,實作了對藍牙和wifi的相容。相較于藍牙,星閃能耗降低了40%,卻能實作6倍的傳輸速度,傳輸時延也隻有藍牙的1/30,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能源,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

此外,星閃首次引入了5G Polar碼等關鍵技術,降低網絡間幹擾,以及為了解決傳統無線連接配接的不足,在機場、地鐵等高人流場所抗幹擾能力有所提升;與此同時,将定位精度由傳統無線技術的米級提升到分米級,依托領先的測距算法,解決測距結果不穩定、反複解閉鎖的痛點。

在目前,星閃在智能終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制造等場景中實作了連接配接體驗的更新,目前它采用了Wi-Fi 6E标準,現在星閃技術的傳輸速率相比藍牙提高了6倍,同時連接配接數量也提升了倍數級。而星閃可同時連接配接4096台裝置,是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這是僅能連接配接8台裝置的藍牙技術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現在星閃聯盟有140多個成員,涵蓋了科研,汽車,家電,手機終端業務,營運商等等各行各業。

星閃的釋出動了藍牙聯盟多大的蛋糕,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藍牙聯盟目前的技術很可能進入落伍的行業,無法再像過去那樣躺着賺錢,是以,華為星閃的崛起,動了他們的蛋糕,要對新技術進行打壓。

先進的技術不會被落後的技術聯盟打敗。諾基亞聯合功能機排斥iPhone,是無法阻擋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的。落後生産力也無法封殺先進生産力。畢竟,現在星閃在建構區域網路互聯等方面有很大作用,它正在成為萬物互聯的基石,未來使用星閃技術的廠商也會越來越多。

華為原本是藍牙聯盟裡的重要專利持有者,有30%技術專利貢獻,把華為踢出聯盟後,其他所有成員都得給華為交巨額專利費!

尤其是華為星閃的技術厲害,但它也正在發展自己的自己的聯盟,且在 2020 年 9 月就已經将該項目轉投到了中國工程院的名下,華為在星閃聯盟裡僅僅與聯想和vivo一起擔任副理事長職位,也就是說,華為将星閃交給了大家,這也是為什麼星閃聯盟已經擁有超過 320 家會員。因為它是一個共用的産品,不被某一個廠商主導,大家在其中都有着共同的利益。随着目前聯盟的不斷壯大,國内在無線通信方面已經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一套體系。

支援華為星閃就要退出藍牙聯盟?藍牙聯盟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是以,藍牙聯盟在這種更加先進的技術聯盟競争之下,它本身需要想辦法留住原來聯盟成員,但藍牙聯盟讓任何支援華為“星閃”技術的成員将被要求退出藍牙聯盟,相當于逼迫更多的廠商二選一,這對落後生産力來說,打擊是緻命的。

因為現在星閃聯盟是建立了屬于我們的體系,集結了國内騰訊、京東等一衆科技巨頭,在時代趨勢下,這些成員多半是在向萬物互聯的方向布局與深耕,不可能因為這種二選一倒向落後生産力。時代向萬物互聯的趨勢演進,藍牙聯盟本身已經不适應萬物互聯時代的要求了,這種二選一有可能讓更多的聯盟廠商出逃藍牙聯盟,進入星閃陣營,畢竟,科技是向前發展的,對廠商來說,可以相容選擇兩種,但不能走回頭路。這種對聯盟廠商的逼迫,其實是把藍牙聯盟自己逼上了絕路。

對于藍牙聯盟來說,若再無實質性的技術突破與創新,被時代抛棄的那天将很快到來。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