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理工啟動“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建設

作者:現代快報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朱力影 記者 于露)4月22日,南京理工大學舉行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培育)簽約啟動儀式暨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學術研讨會。本次研讨會以“涉外知識産權法治人才協同培養”為主題,旨在加快建設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高品質培養涉外知識産權法治人才。

南理工啟動“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建設

簽約儀式

現場,江蘇省進階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李紅建與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李強,代表江蘇省進階人民法院與南京理工大學簽訂共建協定。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建設正式啟動。

南理工啟動“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建設

啟動儀式

涉外知識産權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學術研讨會上,全國知名的知識産權實務界專家與學者,為涉外知識産權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号診把脈,建言獻策。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産權學院常務副院長戚湧介紹了《南京理工大學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培育)建設方案》。

“我們已經完成基地實驗班學員的遴選工作,這批學員非常優秀,下一步我們準備與實務部門共同培養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特别是在國際舞台推進中國國際知識産權合作,維護大陸知識産權權益的涉外人才。”在接受采訪時,戚湧介紹,涉外知識産權法治人才應具備家國情懷和極高的政治素質,有紮實的法律及國際法治規則知識儲備,良好的外語交流、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實戰能力。

南理工啟動“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建設

活動現場

為此,學校将優化培養課程、培養體系,打造優秀的涉外知識産權校内教師隊伍與校外導師隊伍,與此同時建設一批涉外學生實習基地。“我們精心設計了培養課程,為涉外知識産權法治人才培養設定了五六門必修課、十門左右選修課,此外,再聯合實務部門設定十門左右實踐課程。相信通過優秀的師資、良好的培養體系、一套合适的課程以及建設一批實習基地,能将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工作做好,為國家、為江蘇培養一批優秀人才。”

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駿指出,南京理工大學從全國衆多高校中脫穎而出,成功獲批江蘇省内兩家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之一,這是南理工高端化人才培養程序中的重要突破。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簽約啟動,對加強學校知識産權國際化人才培養、推動知識産權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南京理工大學将大力推進教育部、國家依法治國辦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培育)建設,為國家培養政治立場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基礎牢固的涉外高端知識産權法治人才。

(南京理工大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