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家推薦 | 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入圍圖書(二十二)

作者:新發現雜志
專家推薦 | 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入圍圖書(二十二)

春暖花開,期待已久的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終于來啦!

“新發現·科普書單”是全國首個專門評介科普圖書的書單品牌,以引領讀者關注科學閱讀為宗旨,秉承“科學照進未來”的價值主張,緻力于彙聚全國科普好書,定期推出具有評選公信力、社會影響力和市場認可度的全國性科普書單。 書單分科學人文、科學生活、科學少年三個子書單。

目前,46種入圍圖書已産生,今日的兩本好書推薦新鮮出爐,敬請關注~

科學人文·子書單18

專家推薦 | 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入圍圖書(二十二)

蘇宜 著

9787115601940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23 年 9 月

内容簡介

天文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和我們息息相關。探索宇宙是人類永恒的欲望,學習天文學知識是攀登科學高峰的重要階梯。南開大學蘇宜教授在他的這本書中,通過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嚴謹準确的文字,向讀者展現了天文學中要研究的各類天體,包括地球、月球、太陽系、銀河系、黑洞、星團、星雲、星系等一些列天體的科普知識。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引導讀者,用科學的眼光審視關于日月星辰的最新知識,化解你久已埋藏心底的關于宇宙時空的種種困惑。

專家推薦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南開大學蘇宜教授,年逾85旬仍然活躍在科普創作的第一線,為我們奉獻了如此精彩的《星海求知》一書。

正如該書的第一章标題“人類天生就是追星族”, 因為夜觀星象是人類自古以來憑借肉眼就能做到的,是以對天文宇宙奧秘的好奇心,可以說占據了每一個人的心靈。該書用非常大衆又兼具文學色彩的語言,講述了我們地球上看到的天文現象、地日月三者運作的規律探索、太陽系和系外恒星行星的觀測、星團、星雲、變星、超新星、類星體、黑洞、白洞、蟲洞等一系列天文學和宇宙學的故事。最後,本書詳細介紹了标準宇宙模型,以及暗物質和暗能量等帶來的一些新的挑戰。可以說,這本書以尺度的脈絡非常清晰地把宇宙展現了在我們面前。

十分感謝出版社的精心設計,該書有大量彩色插圖,十分精美,令人讀起來愛不釋手。

19

專家推薦 | 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入圍圖書(二十二)

[澳] 克裡斯·費裡 [澳] 傑蘭特·F. 劉易斯 著

王清揚 譯

9787115603852

人民郵電出版社 | 信通傳媒

2023 年 7 月

内容簡介

本書全面闡述宇宙從哪裡來,涵蓋宇宙起源、發展及未來。第一章介紹宇宙的起源,講述了描述宇宙最初階段的大爆炸理論與暴脹理論,以及輕元素的誕生過程。第二章介紹當今的宇宙,講述了恒星的演化、終結與形成重元素的核反應過程。第三章介紹宇宙的歸宿,講述了描述恒星、黑洞、宇宙的最終狀态的理論。第四章介紹了嘗試統一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萬實體論,講述了它的幾種可能的形式。

書中巧妙地将量子和宇宙結合,盡管二者有天壤之别,但書中展示了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最大尺度上的宇宙運轉與最小尺度上的量子作用其實是緊密相連的。同時,本書還講解了微觀的現象如何影響宏觀的理論。書中沒有公式,而是從量子實體學的獨特視角講宇宙學,涉及了量子力學、宇宙學和自然哲學等,并用了很多巧妙、通俗的比喻,使複雜的科學原理易于了解。本書适合宇宙學、實體學愛好者閱讀。

專家推薦

關于宇宙的優秀科普書很多,關于量子的優秀科普書也不少,但是把量子和宇宙放到一起講的優秀科普書就不是太多了,而這就是《宇宙從哪裡來:從量子實體學到宇宙結構》這本書所做的。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專業科學家,一位是從事量子實體研究的,而另一位是從事天體實體研究的,兩位科學家一起寫了這本很受歡迎的科普書就不奇怪了。從實體學和天文學的發展上講,量子實體和天體實體的發展的确是交織在一起的,離開量子實體,我們就無法了解恒星的演化、中子星、黑洞以及宇宙的起源。同樣,離開對宇宙的研究,尤其是對宇宙剛開始的時候的研究,我們也無法最終檢驗量子理論。而平行宇宙和多重宇宙的學說,在很大程度上就來自于量子實體的學者對終極理論和萬有理論的研究。雖然包括了這麼多很酷很前沿的科學,這本書卻相當的薄,文字流暢而極緻的簡約。

END

專家推薦 | 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入圍圖書(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