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解水制氫高成本難題咋破解?

作者:中國能源報
電解水制氫高成本難題咋破解?

業内人士認為,成本控制是電解水制氫産業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

電解水制氫高成本難題咋破解?

近年來,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和氫能應用需求的增加,電解水制氫行業快速發展。在業内人士看來,盡管電解水制氫産業發展前景樂觀,但成本控制仍是其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

或成主流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氫能部主任王金意指出,目前,大陸總體氫能需求量為3300萬噸。根據2030年100GW儲能需求的預測,大約需要接近2萬台1000标方堿性電解槽。目前,綠氫從裝備制造到産能整體發展前景看好,預計未來綠氫直接産值将達到千億級别,産業輻射能力将達到萬億級别。

“堿性電解水制氫技術的主要優勢在于容易大型化;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則主要面向動态運作特性,特别是冷啟動和熱響應特性更為優越,主要問題是成本偏高;固體氧化物(SOEC)電解水制氫技術效率較高,但目前仍處于技術驗證和疊代過程中。”王金意說。

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技術戰略研究中心室主任康建東看來,随着技術進步等因素推動,可再生能源度電成本及制氫裝置成本呈下降趨勢。綜合考慮環境、碳排放等因素,電制氫經濟性優勢将逐漸顯現。氫能為電力系統靈活性資源提供了更多技術選項,同時,氫儲能具有儲能容量大、儲存時間長、清潔無污染等優點,能夠實作電能跨季節長周期大規模存儲。據全球長時儲能理事會預計,當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超過60%—70%時,包括氫儲能在内的長時儲能的作用和優勢将會進一步凸顯。

成本偏高

不過,在業内人士看來,電解水制氫成本偏高。電解水制氫過程需要大量電能,而電能生産成本較高,使用太陽能和風能可以降低部分電能成本。此外,電解水制氫裝置,包括電解槽、輸氫管道、儲氫設施等初始投資和維護費用相對較高。

氫輝能源董事長李輝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電解水制氫成本高于傳統化石燃料制氫、工業副産制氫。“假設煤價為800元/噸,煤制氫成本約為11元/千克、焦爐氣制氫成本約為10元/千克—15元/千克;假設電價為0.6元/千瓦時,電解水制氫目前成本仍大于35元/千克。目前,電解水制氫電價成本占比約為60%—70%,不同技術路線制氫成本構成稍有浮動。”

“核心材料及裝置降本将直接影響電解水制氫的推廣應用。”李輝直言,“以煤制氫為例,煤炭材料成本超過50%,與電解水制氫中60%的電價成本占比相差并不大,但傳統灰氫、藍氫發展時間長、供應鍊成熟,占據成本優勢,是以,目前大陸以傳統制氫為主。随着‘雙碳’目标推進,電解水制氫應用将會提速。”

在王金意看來,針對隔膜技術,第三代有極無極負荷隔膜有助于降低綜合電耗,每标方可少用0.1度至0.3度電。

康建東也認為,随着電制氫參與電力市場的推進,綠氫制取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随着全球綠氫認證的不斷推進,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的應用規模和範圍将逐漸增加。”康建東建議,“氫能布局需要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規劃相銜接,明确氫能在新型電力系統應用發展的路線圖,開展激勵政策設計,進行應用引導和優化補貼。”

降本成關鍵

為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行業内正在采取多種措施,包括改進電解技術、優化降解機制、電解槽能量密度分布、推動規模化生産等。

李輝建議,在行業層面,相關部門、協會應制定行業規範性标準,讓氫能産業鍊更加規範成熟;在企業層面,要持續聚焦創新,堅持研發投入,靠産品打天下。

談及如何降本,李輝表示:“以PEM電解水制氫為例,可通過自主研發的雙增強質子交換膜替換進口産品、提高膜電極、電解槽等核心産品的性能、建設自動化、批量化産線等方式降本。未來,随着産品成本的降低、上下遊供應鍊的成熟,PEM電解水制氫在對可再生能源的消納、綠色脫碳、多能互補、經濟性等方面的綜合性價值将進一步提升。”

另外,《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發現,電解水制氫裝備方面,主流廠家以2000标方、3000标方大規模制氫裝備為主,電耗基本可達到每标方4.5度電。不過,中船(邯鄲)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玉廣直言:“雖然市場上已有單槽達到3000标方制氫規模的裝置,但裝置過大可能帶來生産、運輸、維護等問題。是以,未來制氫裝置不是越大越好。”

電解水制氫高成本難題咋破解?

原标題:如何破解電解水制氫高成本難題

文丨本報記者 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