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儲能企業競逐大電芯賽道

作者:中國能源報
儲能企業競逐大電芯賽道

儲能電芯容量大型化已成為發展趨勢之一。目前,鵬輝能源、南都電源、天合儲能、蘭鈞新能源、晶科能源等企業均已推出300Ah+容量儲能電芯産品。未來行業競争核心又将如何演變?

儲能企業競逐大電芯賽道

在行業降本增效訴求推動下,儲能電芯容量大型化已成為發展趨勢之一。從2023年開始,300Ah+等不同規格儲能電芯産品正加速替代280Ah,并朝着500Ah+乃至1000Ah+快速邁進。目前,鵬輝能源、南都電源、天合儲能、蘭鈞新能源、晶科能源等企業均已推出300Ah+容量儲能電芯産品。

随着大容量電芯産品不斷推陳出新,未來行業競争核心又将如何演變?

電芯容量不斷更新

目前,國内300Ah+儲能電芯賽道已百家争鳴。近日,晶科儲能首次推出314Ah專用儲能電芯,循環壽命可達10000次以上,充放電能效高達94.71%;蘭鈞新能源新一代314Ah儲能電芯循環壽命可達12000次以上,經典使用工況下首年衰減≤3%,-30℃放電容量保持率90%以上。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企業已在500Ah+電芯賽道争相追逐。近日,南都電源釋出690Ah超大容量儲能專用電池,體積能量密度達380Wh/L—440Wh/L,循環壽命達15000次,能量效率超96%;今年1月,億緯锂能釋出全新一代Mr旗艦系列産品,電芯容量為628Ah。

為何目前企業紛紛緊盯大電芯?企業降本增效訴求是首因。2023年,受原材料價格大幅下滑影響,儲能電芯價格一路震蕩下滑。CNESA資料顯示,2023年儲能電芯平均價格從年初的0.9元/Wh—1.0元/Wh下降至年末的0.4元/Wh—0.5元/Wh,使得儲能企業降本訴求迫切。

以億緯锂能此前釋出的的LF560K大電芯為例,相比LF280K儲能專用電池,使用LF560K電池可減少50%的電芯數量、減少47%的電池包零部件數量、提升30%的生産效率。

鵬輝能源儲能與動力電池研究院助理院長闫龍龍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電芯容量的提升,可明顯減少電芯在系統中內建數量,大幅降低系統內建難度及售後維護成本。從應用側來說,是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據悉,在大電芯方面,鵬輝能源也積極布局,去年推出的風鵬314Ah電芯正在大批量傳遞,更大容量電芯如500Ah以上的産品也在研發中。

技術難度指數級增加

目前,儲能行業技術快速革新,電芯容量越來越大已成行業發展趨勢。在業内人士看來,除了降本增效訴求,還得益于儲能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國家能源局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6687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為2.1小時;2023年,新增裝機規模約為2260萬千瓦/4870萬千瓦時,較2022年底增長超過260%。

“目前,儲能行業發展活力強、潛力大,衆多企業都争相布局儲能賽道,是以技術一定會快速疊代。”闫龍龍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儲能大容量電芯在降本增效、促進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技術挑戰與安全風險。

“随着電芯容量從280Ah提升到314Ah,甚至500Ah+,新的問題随之出現,材料體系的穩定性和電芯的安全性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其技術難度并非線性增加,而是指數級增加。”闫龍龍表示。

安全性方面,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指出,320Ah大容量電池,内部溫度可達700攝氏度—900攝氏度,超過磷酸鐵锂正極分解的溫度。而随着SOC(電池單元的充電狀态)的增加,大容量磷酸鐵锂電池熱失控産生的氫氣比例升高,燃爆指數是三元電池的兩倍。

同時,不同電芯尺寸提容的難度不同。闫龍龍舉例稱:“電芯如果從280Ah到560Ah,尺寸增加後技術難度就會側重于大容量帶來的安全風險,但如果從280Ah到314Ah,尺寸不變,則更側重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循環壽命的保證。要實作電芯容量提升,從技術角度而言,不同的調整需要解決不同的技術問題。”

高安全性成競争焦點

目前,雖然儲能行業賽道擁擠,面臨競争激烈等一系列難題,但闫龍龍認為:“目前整個儲能行業确實存在較多劣質産能,在行業洗牌加速的背景下會被逐漸淘汰。但儲能市場規模仍在不斷快速增加,相信優質産能供應還不飽和。”

在業内人士看來,基于目前儲能市場淘汰賽更新,産品的高安全性将成為未來儲能市場頭部企業競争的焦點之一。

“電池的安全性能非常考驗企業的技術能力和技術沉澱。”在闫龍龍看來,“儲能市場短期内還是更看重價格,在産品滿足相關認證、安全保障的前提條件下,挑選出相對成本效益更高的産品,并能适配更多應用場景,這是繞不開的話題。不過,随着大家對産品安全性越來越重視,為減少産品在研發設計、生産制造、落地應用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隐患,未來市場對儲能電池的一緻性要求還會更高。”

蘭鈞新能源儲能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楊波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基于“雙碳”目标,相信未來儲能市場規模一定會越來越大,但競争也會愈發激烈。要想打破目前行業現狀,儲能企業一定要摸清發展道路,做到從産品價格輸出轉化為價值輸出。“我們一直倡導科技創新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僅要使價格有競争力,更要聚焦産品全生命周期性能與使用安全,為客戶提供高安全、長壽命、高成本效益的産品。”

儲能企業競逐大電芯賽道